重視這幾個毛病,還怕做餐飲不賺錢?
餐飲行業每天都會有人說:做老闆真TM難。 其實,對於優秀的餐飲企業來說,餐飲競爭就是一場永不停息的馬拉松競賽,只要還站在賽道上,就得想方設法積聚能量,為長時間的堅持奠定基礎。
那有人又說:我每天都在做,早上五六點起來累到凌晨還不能沾床,我忙的要死,為什麼到頭來還是拼不贏別人。這種現象常常見,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得想想自己是否犯了以下所示毛病。
GIF/9K
定位不明確,改來改去
比如說,開一家餐廳,先是做火鍋,效果不明顯之後做炒菜。還是不行之後,又推出燒烤。定位不明確,改來改去,結果給消費者造成很大錯覺。同時想著改變也造成力量分散,菜品品質無法有效改善。
不僅是做餐飲,做什麼事情都一樣。切莫猶豫,左右徘徊,最後導致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就不妙了。
對員工不放心,親力親為
什麼事情都是老闆包辦了,能力差的員工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能力強的員工覺得沒有發揮的平台不願意待,更談不上對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和團隊的打造了。
對於這種現象,有人這樣回答:我手下沒有人才,我的員工沒有執行力,我公司地處偏遠找不到好管理人才。我不跟著不放心。
一句不放心,帶來的結果自然就是事事都要請示,老闆離開半天就亂套。而老闆的精力有限,最終餐館管不好,員工也不爽。
其實,社會在進步,競爭也在加劇,餐飲老闆還事事不放手,什麼都要管,最終結果自然就是自己累個半死。「不放心」是老闆累的最大原因。
合夥不當,吵鬧折騰
由於資金問題和人脈關係問題,部分餐飲選擇合夥經營。合伙人的選擇非常關鍵,如選擇不當,會後患無窮。當合夥生意剛起步或不好的時候,合伙人之間不會有太大的矛盾。往往是合夥生意變大變好的時候,矛盾和衝突發生的概率會非常大。合伙人的關係和夫妻關係有些類似,多數時候是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
合伙人之間利益的制度安排非常關鍵。特別是對握有經營權的小股東,大股東要給予其利益上的制度安排。比如,隨著餐廳生意的擴大,要適當提升小股東話語權,承認小股東的經營能力和業績,才能有效防止小股東因自己的貢獻和經營成果比例之間的倒掛,而心態失衡,做出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傷害合伙人利益的事情。
餐飲老闆不想最後這樣累死,最好謹慎選擇合伙人。
盲目跟風,什麼好做做什麼
什麼好做做什麼,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作為餐飲老闆,今年流行什麼菜賣什麼菜這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壞就壞在很多餐飲老闆將精力放在了「跟風」上面。
比如,看到今年某品牌服務很出色,好,立馬讓服務員全部學習;今年流行小而餐飲,美商超餐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一拍腦袋也要入駐商超。誰知道等優惠政策一過,想當然的高人流也沒有,房租卻開始上漲了。餐廳經營的利潤還不夠交房租,那才叫一個酸爽。
追著所謂的流行和風向,而不是研究市場,這個跟風不累死才怪!
任人唯親,不會用人
不會用人體現在不會找人、不會識人、不會安排人在合適的崗位。很多餐飲老闆選人首選「順不順眼、聽不聽話」,請問那些有才之士誰肯輕易俯首稱臣?即使你不三顧茅廬,至少也要禮賢下士吧?
曾經有不少餐飲人留言吐槽老闆的用人問題,明明做事不勤快的人偏偏受到老闆重視,發獎金、加薪都是那幾個會拍馬屁的人。那些有能力卻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員工永遠都是受到排擠的。久而久之,員工離心,能做事的員工都走了。
很多餐飲老闆都是夫妻店起家,在公司經營中都或多或少地用了自己家的親戚。用親戚本無可厚非,但應該「唯才是舉」,對自己家能力不行的親戚,不要「霸王硬上弓」,否則受損失的只有餐飲企業。
大而全,多元化疲於應付
幾年前,廣州有一家茶餐廳開在時代廣場那邊,環境和裝修在當時來說挺不錯的。但是進去裡面一看,內行人就看出問題了。做茶餐廳的大多數都是固定的幾個套餐或者飲品,但是這個茶餐廳卻連中式點心都齊全了。後廚裡面有點心部、粵菜、西餐、冷盤部,還有吧台等。
顧客可以吃正餐,還可以喝早茶、下午茶,聽著很豐富也能吸引各個時段的顧客,結果就是什麼都做什麼都不精。餐廳面積不小,但是客人卻寥寥無幾。結果不到一年,這家茶餐廳就換了招牌。
餐飲企業一般在生意好了賺錢之後,就有了多元化發展的衝動,開始代售茶葉,開設水吧,開始外賣業務。把雞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面,看似降低了風險,實則增加了風險。多業經營首當其衝地是分散了員工的精力,每個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特別是中國大多數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一般,一旦精力分散,往往會顧此失彼。
其次是分散了餐飲有限的資源,使餐飲不能專註在一個領域,把銷售戰線拉得太長,結果每個業務線都沒有做好,方向性、目標性不強,樣樣通樣樣松。
GIF/52K
其實說這麼多,做餐飲行業的,就一句話。
一起闖江湖為萬喜控股集團旗下企業,致力於打造O2O+F2C+社群的全新商業模式,為餐飲經營者提供一站式餐飲發展解決方案。


※外賣平台店鋪設置做好這幾點,瞬間提升點餐體驗
※重慶人的清晨,從一碗小面開始!
※女神餓了怎麼辦?那就下面給她吃咯!
TAG:一起闖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