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開:當批評被淪為廣告工具,或嘩眾取寵式地宣揚自我意志的時候,公正便成為批評的不可或缺的品格之一

石開:當批評被淪為廣告工具,或嘩眾取寵式地宣揚自我意志的時候,公正便成為批評的不可或缺的品格之一

書法批評與其他門類藝術的批評一樣,是靠感受和思辯為主導的一種理論形式。但它似乎又與其他藝術批評有不盡相同之處,首先在於它審美標準的狹隘性和模糊性。所謂狹隘性是因為批評者通常對書法的藝術形式容易產生鮮明的態度。例如,一個對帖學作品非常熟悉的人,就很可能抵制或貶低北朝碑刻所具有的美感。所謂模糊性是因為書法的藝術形式太抽象,在明眼人看來,它固然容易找到比較的基準,例如,作品的師承關係和風格的歸屬,但對它獨立的個性價值卻極難適時而客觀地作出準確的判斷,通常要作品自己通過社會和時間的檢驗而後才能予以肯定。如果說以上的狹隘性和模糊性在其它門類藝術中也同樣存在的話,那麼有一個則是書法藝術所特別看重的,即實驗性。書法是一門不親自深入實踐用功則很難體會其審美價值的藝術,如果僅以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訓練有素的藝術感覺去品評書法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其所得到的認識不但有隔靴搔癢之感,甚至是完全不知所云的。

當我們充分認識到書法藝術的這些性質,也就知道了批評對書法是何等的難於把握和力不從心,因為它的俯瞰支黠有模糊性,而切入點又經常帶有狹隘性。

鑒於此,在談書法批評品格時,我以為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誠然,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理論研究都離不開智慧。而智慧在人們心目中只不過是一個空洞的褒詞而已。如何在批評中體現智慧、開發智慧,使批評脫離一味無聊的評價和宣判式的事實陳述,使批評在主觀認識的同時給予讀者以開拓式的啟示和想像的餘地,看來是很有必要的。由於書法重實驗性,批評者在發言之前應該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創作能力和深刻的實踐體會,智慧產生於實踐而又運用於批評,這樣的批評才有說服力和生命力,遺憾的是,社會分工論者造成一種輿論,好像搞藝術創作的應該永遠本份於創作,搞理論和批評的則無需馳心旁騖,二者不可兼容似的。當然造成這種傾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創作家對批評語言的冷漠的無能為力。

批評的第二個品格是科學。

我們知道,文藝批評很容易帶有極強的個人主觀審美感受的意味。如何使這種感受盡量賦予客觀的色彩,使之更接近藝術作品的實質,而擯棄批評者的審美狹隘性,這不僅要求批評者首先摘除有色眼鏡,同時也不允許批評者以盲目接愛創作者意圖為借口的所謂最真實最實際的解說。批評應該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它不是創作的附庸和圖解,更不能成為藝術的廣告或者是判決書。我想,最佳的批評應該是以闡述藝術規律為目的,與其說針鋒相對於某種現象或作品,不如將之視為藝術哲學的一部分更令人可親。

為使批評披上理智的外衣,而除去其令生厭的警察形象,批評有必要講求科學。它通過批評的形式來闡述批評者對藝術規律的認識和發現。這時,批評者不僅要有複雜的比較能力和明晰的思辯才能,還必須有多角度審視的能力,總之利用現代學科的多種治學方法來增加文藝批評的科學性。

批評如果能達到科學的品格,一般說它也同時兼備了智慧和公正。然而,科學不易,智慧難求。當批評之樹尚未健壯成長、蔚然成林的時候,當批評還被淪為廣告工具,或嘩眾取寵式地宣揚自我意志的時候,公正便成為批評的不可或缺的品格之一。

公正是個帶有法律色彩的字眼,而把握公正又談何容易?且不說對師長朋友難持公允之論,就是對千年古人又何曾不失偏頗。實際上,藝術見仁見智各人不同,真正的不偏不倚,又恰有"點穴"功能的批評至為難得。另外,即使找到了公正的言辭,權威得像紅頭文件,有如蓋棺的釘子敲定,那藝術的園地不成了嚴肅的法庭?

然而批評又確實需要公正。雖然每個批評者之間難免有認識的差異,對批評對象和批評標準未必都會達成共識,但當你握住批評的"法杖"時,你應該要有獨立人格的尊嚴感,以追求真理的態度,蔑視社會的種種消極控制,將維護批評的"德操"作為自己的職責。誠然,批評的標準很難精確劃一,有時也不必謀求規範和統一,但當你掌握批評的語言時,則必須要有嚴肅的對時間和空間的責任意識,尤其在運用帶褒貶色彩的語時更應如此。

石開評劉柄森

書法批評的傳統思維模式基本依賴形象和感覺。與這種思維模式仍然被現代人新生的時候,批評語言的褒貶色彩就顯得至關重要。對這些語言的準確運用往往是體現書法批評品格的關鍵。例如,當批評者用"獨特"一詞來形容藝術風格時,是否認真證實過其真正是"獨有的"和"特別的"?另外,當我們引用一些司空見慣的語言時,是否用邏輯求證過其合理性?就如"融匯百家"一詞吧,且不說百家根本無法融合,就指兩家如董其昌和金冬又何融匯?

為使批評盡量接近公正和科學,當我們每用一個褒貶詞語時,我們是否都應該反覆掂量一下呢?以便使被批評者當之無愧和更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

石開點評第六屆中青展獲獎作者劉燦銘

理解是批評的另一個品格。當今世界人與人需要理解,人與藝術也需要理解。我們知道,人們在認識和判斷事物時很容易受習慣偏見的干擾,例如,長期接受碑學薰陶的人可能一輩子厭惡帖學;又如"傳統書法"與"現代書法"之間就存在著隔膜和蔑視,這些無不受習慣偏見所左右。作為創作家出於對自身價值的充分青定可以也允許存有偏見,但作為批評者則應該完全擯棄偏見,努力與作品作誠懇的交談,克服自以為是的態度。當然,理解並不意味著盲從,也並不意味著掩蓋矛盾,逃避矛盾。批評的品格正在於理解在先,發言在後,而發言應該是交談式的,絕不能取法官或警察式的態度,應該用一種平靜和正當的方式去討論一切不同的見解。在交談式的批評中,既在檢討別人,也在檢討自己,並時刻注意平等和友善,創造一種和諧的商談氣氛,杜絕嚴厲的指責和居高臨下。

理解還應兼有寬容,寬容各種藝術觀點及藝術表現形式。相信藝術觀念和藝術表現形式不存在絕對化和模式化,不能老站在一個角度去辨別真偽和優劣。批評者欲克服偏見和自以為是,首先應該樹立寬容心,有寬容心才能增進理解,有理解才能臻至科學、公正和智慧。

書藝公社出品

黃庭堅/花氣薰人/手機殼

一首28個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非常爛漫天真,在黃庭堅講求結構的書法中也是不可多見的好作品。「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花朵開放時的香氣薰來,彷彿使平日修行禪定的功夫都被破除了,過了中年竟然還有這樣為花感動的心情,到了春天,有著寫詩的念頭,卻又像一層一層逆水的灘頭,船要上行,何其艱難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蘇軾,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瀟洒!
「隕落」的壽山石!
過節了,樂一樂!
於明詮:「展覽體」只是沉湎於技巧技法,苦苦地做著書寫的功夫,已經無暇顧及漢字毛筆書寫外面的世界了
鄭逸梅:書難能可貴,遠勝丹青六法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