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十九、雞西作協《雞西作家》創刊號 連載 之八十九

八十九、雞西作協《雞西作家》創刊號 連載 之八十九

雞西市作家協會唯一官方平台

《穆棱河作家在線》

目前面向全國徵稿

雞西市作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平台公眾號的郵箱是

微信投稿:添加平台編輯微信

第十講 淺談詩歌的創作體會

劉 霞

一、興趣,有真情才有真詩,文字是心靈的一扇窗

台灣作家林清玄說:文學是一種清凈的歡喜。這種清凈的歡喜,使文學家自然成為富足的人。因此,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內心清凈、富足的人。詩酒趁年華!

詩歌對我來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最初的時候是抄寫自己喜歡的詩,席慕容的詩歌我整整抄了一本。「你把憂傷畫在眼角,我將流浪抹在額頭。你用思念添幾縷白髮,我讓歲月雕刻我憔悴的手……」後來學著仿寫,也曾寫過幾首稚嫩的詩,現在回頭看,都不能稱其為詩。坦率地說,我的詩齡並不長,真正寫詩是從2010年開始落筆。起初寫點心情文字,大多都是傷感憂鬱的詩

情寄筆端。「紅塵淚一滴,與誰魂銷醉?歲月匆匆鏡中人憔悴。多少紅顏多少嫵媚書中沉睡,落花淹埋了青翠,蝶舞夢難追,斷橋邊淚雨飛,塵緣幾輪迴?」有一首《雨穿透傷》刊發在雞西礦工報,當時恰逢清明節,感動了很多文友。「你離去的足音把我放在刀尖上,動一動就遍體鱗傷……你,擰碎我的心房,疼,也想地老天荒。好想暖一次你激情的胸膛,吻干淚,追隨你離去的方向。」可以說當時很多詩都是流著淚寫的,也正是這種真情打動了讀者。

那時候,幾乎是一周寫二首詩歌,但都是傷感的墨跡。2012年,源於一首獲獎詩歌《冰凌花》,走進虎林作協。從此,我的詩歌從灰色地帶走向陽光,詩路也越走越寬。

詩歌是情感的藝術,之所以有人說詩歌是文學的"王冠",很大程度上是緣於情感。詩歌的寫作,首要的便是要有感情,一定要是真感情,這樣詩歌才能從心底里去打動人。感情的真,不是你說真,就一定為真的,是要你以情動人,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產生心靈的迴響。 我認為,只有帶著濃厚的興趣,發自內心的真情,用心去寫,才能寫出好詩,否者只能是無病呻吟。

二、詩的開頭和結尾

詩的開頭:

古人稱為「鳳頭」,意即開篇就能引人入勝。詩怎樣開頭,並無定法,根據題材來考慮,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寫景、抒情,敘事、議論,史實、追憶,設問、感嘆都是常見的開頭。詩的開頭豐富多彩,它是詩的重要組成部分,須與全詩結合緊密。寫詩落筆之前,首先是構思,從哪個角度入筆,怎樣開頭?詩的主旨是開門見山還是平中見奇,是引而不發還是先設靶子,是鳳冠豬肚還是一字經緯。

無論以何種方式開頭,都貴在別開生面,引人入勝。

《冰凌花》 從融雪中醒來,吐一瓣嬌艷的花蕊,似含羞的少女,情竇初開……(擬人入筆開頭)

《晨》清脆的鳥鳴,喚醒慵懶的夢,破了寂靜,我把握住這片刻將你傾聽,窗開啟,心也開啟……

(寫景開頭)

《等一寸目光》「未老的時光,撕裂了傷,手心裡的殘陽,獨唱離散的悲涼……」(抒情開頭)

《飄落的情懷》「風起伏於枝葉間,那梧桐樹,遠離最後的思想,聳立在青銅的布景中,你踏秋而來,我隨風而去,一來一去, 金黃飄來,大地的胸口豐盈涌動……」(從風入筆寫秋,情景交融)

詩歌的結尾:

一首詩要有好的開頭,還要有好的結尾。好的結尾可以起到畫龍點睛、擴張內蓄力、升華詩意的作用,給讀者留下廣闊的空間和無窮的想像餘地。詩的結尾要新穎而不生硬,自然而不老套。我國的詩歌創作源遠流長,古代詩人很注重結尾的方法,力求做到「言盡而意無窮」,或給人回味無窮,或給人無限遐思。

一般結尾方式有以下幾種:

1.自然式結尾。意象自然收束,再寫則畫蛇添足。

2.照應式結尾。即首尾從形式或意念上相呼應。

3.擴展示結尾。在詩歌結尾之處,將詩歌的內容進行由小到大,由淺及深,由個人到眾人,由景物到哲理等的擴充式寫作,以達到升華主題的效果。這類結尾多是感情濃烈、回味綿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很多作者喜歡採用這種結尾方式。

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像一首小令,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從姜白石的詞里,有韻地,你走來。」結尾點染意境,讓人回味無窮。顧城的《遠和近》「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短短的兩個結句,便由雲襯托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之大,寫盡了人生的景況。

總之,應該記住這樣一句話:「起句要自然,承轉要波瀾起伏,結尾要深遠。」

三、詩的語言、構思與結構

現代詩要經過定調、取象、抒情、升華等步驟。詩歌寫作前,包括主題的確定,生活素材的選擇、詩體形式的選取、章法層次的安排等。詩的高層次結構。就像層樓一樣,每層進去都有它的意味。

構思對於每一個詩人、每篇作品來說都絕對必要的,只是因其技巧的精粗,造成了作品的優劣,對此謝冕有一段話說得形象而在理,「超凡的構思可能造成華美的殿堂,平庸的構思只能產生千篇一律的火柴盒。」這種「超凡」是指新穎、獨特和深刻,是一種艱苦而富有創造性的勞動。

其一是:平中見奇。就是說詩人要有洞幽察微的感受與目光,在常人不曾覺察的平凡事物中去發現和挖掘那些新奇閃光的東西。

蓬勃的心

萌芽

冥想的翅膀

高飛

水流低回處

看見生動

一場盛大的抒情

欲醉的杯盞

斟滿奼紫嫣紅

其二是「同中尋異」。就是說處理其相同相似的題材時要尋求「不同」。要有人們意想不到的自己的發現。現在很多文學平台推出同題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要想讓你的詩脫穎而出,就必須同中尋異,選擇獨特的視角,充分發揮你的想像,讓同一題材在你的詩中發生質的變化。《春在路上》是我寫的一首同題詩:春在路上

搖曳

從詩經里

抽出綠色的絲條

濕漉漉的,一直爬到

唐宋的眉梢

詞闋

抖落在水一方

梳洗/

將春光輕柔的抱在懷裡 ……」

其三是:「由表及裡」。就是說在抓到有意義的題材時,不要只滿足於淺嘗輒止,而是要往深處開掘,以揭示更內在的東西。我們有些詩作,往往還套用一種「色點密集表現法」,以為詩的豐富和華彩只是各種表色的集合和相加。以「國慶、建黨」為例,這種題材很難把握,看似大氣,寫出的內容往往很空,最好以點入筆,由表及裡。抓到了題材,不馬上「帶熱地」使用,而是想深、想通以後,真正找到了突破口才運思謀篇,寫出新意來。如「七月,我在一朵荷花里讀你,紅船,從南湖起航……七月,我在浩瀚的江河裡讀你……七月,我在火紅的旗幟里讀你……

其四是:「獨闢蹊徑」。在別人尚未注意的地點,善於敏銳地感受新生事物的潛滋暗長,開拓我們的想像域,包括提煉出深刻獨到的真知灼見,藝術手段和藝術情感上獨選的運用。

唐代詩人盧延讓的《苦吟》中有一句「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就能很好地闡述古人在鍊字方面所下的功夫。所煉之字如果用得好,那麼詩的美感就能更進一步,能讓詩更加的形象、生動,使得情感更易表達!就如王安石在寫《泊船瓜洲》這詩中,在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時,這個「綠」字是經過了「到」、「過」、「入」、「滿」等十幾個字後才定下的。這個「綠」本是一個表達顏色的形容詞,但在詩中又變成了使動,使什麼變綠。這樣讀起來,有色彩感和動態感,給人以視覺上的形象美。

現代詩也是如此。詩人的世界, 一株木棉,一棵橡樹,便是美麗堅貞的愛情;一座橋,一條河,便是潸然淚下的別離; 他們用極度濃縮的筆刃,雕飾沙石的生冷;用極度情感的文墨,詮釋草木的勃發。

蝴蝶枕著花兒

飄進了甜蜜夢鄉

半彎銀梳兒

映著樹影兒搖搖蕩蕩

暗夜中傳來

星子墜落水面的聲音

夜的肌膚,涼涼的

荷浸在柔柔的波中遐想……

寫詩最要緊的是立意。立意貫穿在詩人對生活的體驗、思索以及命筆行文的全過程中,也反映詩人對生活的加工、改造的匠心與意趣。「意義高低決定詩的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所以許多詩人都熬費苦心地在「意」上下功夫;同時詩的意在詩行中的體現,應是隱蔽而寓於形象中,多運用暗示、曲筆、遠距離比喻、沒有規定性的象徵手法。卞之琳的《斷章》是一首優美的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由於詩中象徵意義的正確定性和詩人主觀感覺的個體性,給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詩歌的語言,不管是用於敘述還是其他,它的語言都不同於散文的語言。詩歌的語言是太陽的語言,既要有向外輻射的光芒,更要有內心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散文的語言。在語言上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直白。導致的結果就是,會使你的詩歌看起來很面熟,語言很舊,感情不能在詩歌中「沉」住,從而也不飽滿!必須得使平淡的語言具有多義性,增加它的「厚度」,否則好多想寫的東西就會感覺沒有充分表達出來,從而就會顯得單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創作,與眾不同,不落俗套的創作。

人們常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事情的發展有波瀾起伏,使讀詩者有始料不及的結果,這樣才能引起讀詩者的興趣。

寫詩除了要認真遣詞用語,講究文辭外,還必須十分講究字與行、行與行之間的結合方式。

下面簡介兩種組合方式的技巧:

(1)過河架橋

過河架橋,是詩歌連貫、結構嚴謹的一種技法。一首詩的層次之間,如果無過渡性的文字,就不能銜接貫通、渾然一體,好比過河要架橋。詩的各部分就要靠過渡來聯綴組合。

尋一場夢之旅

江南是一部詩集

你睡在一篇未寄出的詩頁里

讀一行,草綠

你來時,蘇堤春曉,楊柳依依

翻一頁,煙雨

你走時,平湖秋月,草木凄凄……

一遍遍讀你,不求你愛

只願今生與你再一次相遇

春暖了,尋一場夢之旅

我坐上一列叫《詩經》的火車去看你

途經《唐詩》、《宋詞》……

一路收集繽紛的花語

不吟聲聲慢尋覓的悲泣

不賦望斷天涯路的愁緒

把一首首古詩詞,走成最美的韻腳

如若可以

請給我一個地址

寄一首春暖花開的詩給你

就這樣行走在江南的春天裡

詩是收留我的,最後的溫暖之地

(2)鏈式組合

鏈式結構即順序結構或層層遞進、層層剝筍。論什麼事,抒什麼情,總有本末始終,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無論任何人,總有生長發育過程和生老病死的變化,因而,寫這類事和人的詩,最一般的方法就是用這種客觀地反映事和人的內在變化的鏈式組合。

久寫詩歌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觸——兩行一段的詩歌適宜表達某種哲理的思考,三行一段的詩歌適宜表達某種不安的氛圍,五行以上一段的詩歌適宜陳述。而四行一段的詩歌,適宜完整某種情緒。對於入門者來說,可以先從嚴格的每段四行入手,進而提高。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人們,為什麼都是充滿著大愛的,他們愛山川、愛河流、愛天空、愛大地、愛夏花、愛秋葉。那是因為他們所行之路所讀之書愈多,愈是能體會到天地之廣博,自身之渺小,於是他們有敬仰之心, 有仁慈之心。因此即使生活在同樣的天空之下,他們發現的美好更多,擁有的幸福也更多,他們的人生真正的飽滿。所以要想寫出好詩,就要多讀書,勤練筆。

「詩歌是一種哲學,詩人是一種信仰。」文學氣韻需要一種情懷包容,文學才華更需要一種境界容納。西班牙天才詩人洛爾迦有一首題為《低著頭》的詩:「思想在高飛,我低著頭/在慢慢地走/在時間的進程上/我的生命向著一個希望追求。」詩歌是我一生的追求,一顆心,風雨之間,借文字,尋求溫度。

年華如輪碾歲月,光陰若水流詩卷。一路走來,詩歌引領我走向人生更高的境界。

雪飄如絮,軟軟的,柔柔的,喜歡那一片片,飛落在發梢,飄落在肩,手掌心上,悠悠蕩蕩在歲月地的書頁中,美好著美好,開心著開心。

《 重 要 通 知》

雞西市作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公眾平台

《穆棱河作家在線》

公眾平台組織機構

總 編:龍 雨(龍秀梅)

執行主編:張小枚

秘 書 長:劉仁平

財務總監:陳啟新

行副主編:東 方

執行副主編:葉 子

副 主 編:方正智

副主編:袁 穎(雞東縣作協主席)

副主編:徐 高(虎林市作協主席)

副主編:張士君(密山市作協主席)

平台主播:流 星

新聞播報:蘭奕

技術總監:黃家憲

雞西市作家協會

2017年6月30日

雞西市作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平台

《穆棱河作家在線》

投稿說明

一、作者投稿:需要附作者個人簡介、個人近期照片,電話、微信號、信箱、所在城市等,以備業務聯繫、文學交流之用;

二、投稿方式

1.信箱投稿:

2.微信投稿:添加編輯微信

三、 投稿要求及格式

稿件要求:反映真實的生活體驗,具備專業的文學批評,關注社會現實、反映時代新貌。

稿件內容:以文本文檔形式提供,附加提供原創圖片的圖片要求圖像清晰。

四、投稿體裁

1.現代文學: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評論、歌詞。

2.現代詩歌

3.古典文學:詩、詞、曲、賦、楹聯,文言散文等等。

五、審稿期限:投稿後一周內給與答覆。

六、打賞制度:

根據「穆棱河作家在線」原創的讚賞功能。作者稿酬來自打賞的百分之六十,另百分之四十用於平台維護。讚賞五元(包括五元)以下者,不再發放。無打賞,無稿酬。每月末,稿酬以紅包形式發放。

七、投稿即視為認可我們的價值觀並且遵守平台規則。投稿即默認為所投稿件為作者原創首發作品,如發生的侵權行為後果由作者自行全權負責。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穆棱河作家在線 的精彩文章:

啊,萬泉河/蘇慶生

TAG:穆棱河作家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