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祭祀孔子墓,遲遲不下跪,此大臣機智做了件事,康熙立馬跪拜
導讀:春秋戰國時期,那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 這時候西周的禮樂制度開始崩塌,很多的諸侯國開始崛起。亂世時期,也是最容易催生文化流派交流的,這時期產生了「三教九流」,眾多流派都在積極的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儒家在這時候還是很一般的,秦滅六國,完成了秦國幾代君主的理想。直到漢武帝時期,為了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劉徹開始推行儒家學派的學說,以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治理國家,這一思想影響了中國後面的歷朝歷代,乃至現在的生活。
作為儒家創始人孔子,他以自己博學的思想,成為了讓後人敬仰的聖人,因此被人稱為孔聖人。中國古代不管哪個朝代奪取了江山,對待孔子那都是非常尊敬,這其中就連那些古代的九五之尊,來到孔子的家鄉,到他的墓前,也要下跪祭拜,滿族人建立的清朝也不例外,一樣對孔聖人很是尊敬。
滿清入關後,很清楚要想統治好國家,必須要接受漢人的思想,而要接受漢人思想,最直接的那便是尊敬孔聖人,因此很多的滿清皇帝都到孔聖人的墓前祭拜過,以此來達到穩固滿清的地位。
康熙即位後,也曾到孔子墓前,但是卻沒有下跪,站了很久,其中的一位大臣看出來一點端倪,就讓康熙稍作休息。這位大臣用了一點小計謀,康熙立即跪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康熙一行人手首先來到了孔府,這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裡面收藏了很多的歷史文物。參觀完孔府後,康熙與眾多大臣來到了孔廟,這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當時貴為天子的康熙,立馬對孔子的雕像三拜九叩,大臣們也緊隨其後,場面是相當隆重。客觀的說,孔廟裡供奉的人,也只有孔子能讓康熙下跪了。
康熙皇帝三拜九叩後,又親自誦讀祭文,字裡行間都表達了對孔子的尊敬,把在場的大臣們感動的不行,很多人都哭了。祭祀完後,康熙來到了孔林,這是埋葬孔子及其家族的地方,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
當康熙來到孔子墓地後,站立著看了很久,遲遲沒有行跪拜之禮,這讓當時的大臣們很是納悶,這時候有位大臣看出了點問題,便讓康熙迴避稍作休息。等到康熙回來後,立馬跪拜,眾多大臣也跟著下跪,行三跪九叩之禮。
原來這位大臣用一塊黃布遮住了孔子墓前的一個字,也就是康熙一直盯著的那個字。祭祀完成後,很多的大臣不是很理解為何遮住了這個字,康熙就立馬下跪了呢?
那位大臣後來解釋說,在孔子的墓碑上寫著「大成至聖文宣王」,一般人看來,這是對孔子的尊敬,但是在康熙的心中,他是九五之尊,當朝的皇帝,怎麼可能對一個「王」下跪,這不是打臉嗎?當把這個字遮住後,康熙跪拜的是一位聖賢,所以他立即跪拜,沒有絲毫的遲疑。


※七十五歲的明皇室後裔被凌遲處死?康熙用了什麼理由?
※康熙帝第一位妃子,為其生下6位子女,卻突然失寵,與奪嫡有關?
※孝庄死前最後一個遺願,康熙卻耗費38年都沒解決?為何這麼難?
※神秘甘肅名將,受重傷,康熙親自看望,留四個字,他一生受用不盡
※一對外國間諜矇騙康熙長達20年?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