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普洱茶致癌風波之後,我們應當反思什麼?

普洱茶致癌風波之後,我們應當反思什麼?

2017年7月,方舟子在《科學世界》雜誌同名公眾號上發表了文章《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之後此話題由於雷平陽等著名人士轉發相關的駁斥文章而走出了專業領域,並迅速升溫,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雖然這一事件已然過去了些時日,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仍有許多人受到其餘韻的影響,對普洱茶的飲用、選擇甚至是這一行業本身存在著諸多困擾和誤解。

事實上,普洱茶已不是第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2013年便有一位所謂的「人體工程學教授」聲稱普洱茶致癌,但媒體調查後證實此人並無該頭銜,其理論也是子虛烏有。這不禁讓人思考,在中華大地生長了千百年的茶葉為何在現代社會頻頻成為眾矢之的,這一事件之後,我們又應當反思什麼呢?

普洱茶致癌風波之後,我們應當反思什麼?

方舟子提出「普洱茶致癌」這一論題的證據便是「市場上售賣的普洱茶含有黃曲霉素」,但是這一發現背後所涉及的採樣標準、樣本覆蓋範圍、樣本質量、檢測方法等是否合理、究竟為何則不得而知。

黃曲霉素是由於潮濕和儲存不當導致的發霉產生的,而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其必須經過的加工工藝便是發酵。

普洱茶發酵主要是由三種物質——黑麴黴、米麴黴、酵母的協同作用實現的,這一發酵過程溫度較高,且缺乏蛋白類、糖、脂肪等利於黃曲霉素生長的營養物質,並不會產生黃曲霉素。黃曲霉素難溶於水,真正通過飲用普洱茶進入人體的黃曲霉素總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在文中,方舟子將未經妥善保存、受到污染的普洱茶作為例證,其言論最終發展為「後發酵茶就是變質茶」、「發酵了就是變質不能喝」,實際上混淆了大眾對於「發酵」和「發霉」二者的認識,造成輿論恐慌,有失妥當。

普洱茶致癌風波之後,我們應當反思什麼?

而在「普洱茶致癌」言論出現之後相關檢測部門並未能及時迅速地為大眾提供明確的數據和檢測結果,專家、院校和檢測中心的站位缺失在某種程度也上加劇了人們的惶恐情緒,使人們更加願意相信「致癌說」是一種科學的理論。

我國對於茶葉行業的監管以及對茶葉標準的制定仍在不斷發展完善中,希望透過此次事件體現出的相關漏洞能夠得到及時的彌補,從而逐漸恢復大眾對於茶葉行業的信任,更進一步推進茶葉行業的發展。

普洱茶致癌風波之後,我們應當反思什麼?

同年9月,雲南省普洱茶葉協會重申會員應遵守自律公約,強調規範普洱茶的採摘、初制、生產、加工、發酵、包裝、物流、倉儲、銷售等全產業鏈環節。在經營者層面,這是維持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舉措。

一方面,經營者應當保證為消費者提供可靠的茶葉來源,保證茶葉的質量;另一方面,經營者也要提高自身產業鏈的規範程度,尤其是要提高發酵和倉儲工藝,保證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喝得舒心。

普洱茶致癌風波之後,我們應當反思什麼?

方舟子對於普洱茶的批評也並非毫無用處。在辯論中,其提出的「濕倉發酵茶」指向了普洱茶產業鏈中的一個現存的問題。濕倉或是干倉發酵並沒有明確定義,完全是專家為迎合市場而創造出的研究。但是很顯然,方舟子所說的濕倉發酵,即「人為做舊,加速陳化」是一種作假,而且因為這種方法生產周期短,投入較少,所以很快佔據了大部分市場,從而導致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發霉茶。

在飲茶的安全性受到懷疑之時,行業內部的整頓和規範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對社會監管和國家監管的補充,同時打擊以次充好的商家,幫助消費者建立對茶葉行業的信任。優質的產品終將吸引更多的顧客,擴大茶文化的影響力,從而實現良性的循環。

此次普洱茶事件一波三折,同時也為各位消費者敲響警鐘——茶葉雖有諸多功效,但在購買時還是要甄選優質茶源和可靠商家。泡一壺好茶,看雲捲雲舒,相信未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茶葉行業會有更好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