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家研討中美醫療器械前景
點擊上面藍字訂閱
「置頂」第一時間獲取最新醫械法規資訊
30日,中美生物醫學藥學專業協會(SABPA)在南加州爾灣市就中美醫療器材、器械以及相關的醫學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地討論。來自中美兩國各大醫療機構以及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們討論了科技在醫療領域已經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未來所存在的潛力。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研究部門主任曾凡鋼。(僑報記者聶達攝)
論壇現場聽眾聚精會神地聆聽。(僑報記者聶達攝)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研究部門主任曾凡鋼,多年來致力於研究改良人工電子耳蝸及助聽器,已取得重大成果。若將助聽儀器增加調頻功能,即便在嘈雜環境下,一樣可讓使用者聽得很清楚,突破現有助聽儀器的瓶頸。在今日上午的演講中,曾教授所發言的主題為:神經調節,從市場到研發。曾教授在介紹中表示,目前他主攻的方向是通過電刺激治療耳鳴。
多年從事醫學相關科研領域研究,曾凡鋼教授表示:「科研就是要敢為天下先,嘗試失敗;但針對目前醫療領域產業化的過程中,面對市場則不可急於搶先,要注意觀察培育市場,盡量規避市場的風險。」
在論壇的下半場,另一位重要的演講者是爾灣生物醫療公司創始人陳彼得(Peter Chen),多年來陳博士專註於中美醫療事業以及市場中需要創新的部分。他認為:「目前,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醫療領域的進步歸根結底在於產業。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市場對於醫療器械的數量需求以及技術革新需求正在穩步增長,主要的原因可以歸於三點:人口基數龐大;消費者人均收入的提高;隨著創新的介入醫療器材成本降低。」
來源:中財網
整理編輯:弗銳達醫械資訊


※Thermo Fisher 積極布局基因檢測臨床應用
※醫藥行業新形勢下的OTC招商模式會被淘汰嗎?
※歐洲歷史上最好的7家生物科技公司
※這些醫療器械在海外賣得很火!
※7款創新醫療器械進入特別審批公示
TAG:弗銳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