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貝爾物理獎花落引力波,愛因斯坦拼圖找齊

諾貝爾物理獎花落引力波,愛因斯坦拼圖找齊

諾貝爾物理獎,總是在理論與應用之間搖擺。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花落引力波,三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獲此殊榮,這是對尋找廣義相對論最後一塊拼圖者最好的獎賞。

100年前,繼牛頓之後又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相對論的研究對象是時間、空間等,是物理學大廈最底部的地基,也是我們認識大千世界的哲學基礎。

相對論,是如此的重要,卻是那樣的艱澀,以至於相對論面世之後,即使在物理學界,也不能被人們普遍理解。因此,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相對論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愛因斯坦是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但不是因為相對論的貢獻,而是以發現光電效應而獲獎的。就對物理學發展的貢獻而言,光電效應與相對論相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對論,偏向於理論推導。在相對論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引力場。在引力場這個理論體系中,愛因斯坦提出了幾個預言,其中光線偏轉、引力紅移、水星近日點進動,後來被一一證實。只有引力波,則遲遲沒有得到實驗的證實。

引力波是物體加速運動時給宇宙時空帶來的擾動,有宇宙初生時的「啼哭」之稱。

2015年9月14日北京時間17點50分45秒,科學家觀測到了引力波信號。經過科學家們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進行驗證,最終確認探測到的就是引力波信號,並於201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

消息一出,立即震動物理學界,引來眾聲歡呼。

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授予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應該說是眾望所歸的事。

引力波探測的成功,為人類觀察宇宙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窗口。可以展望,未來更多的雙黑洞時間,會讓我們更清晰地了解黑洞附近的時空幾何,更令人期待的是,一些未知源的引力波也可能被探測到。

還是那句話,我們所知道的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未知的世界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邦可讀 的精彩文章:

股市去槓桿,抱怨事小風險事大
「貓來帶孝」釀成的慘劇

TAG:建邦可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