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國的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日本的「中秋節」卻是九月十三呢

為什麼中國的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日本的「中秋節」卻是九月十三呢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雖然在商周時代就有祭月的習俗,但有籍可考的是從唐朝開始的。《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文字。往前多是文人唱酬有提到望月思鄉的情景;到北宋時期才有官方正式認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其後明清時期中秋節習俗就已經形成,並成為除了春節最重要的節日。

網路供圖

我們知道,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有過中國節日的傳統。造成這一原因的當然歷史中,很多國家都成為過古代中國的藩屬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地區氣候的認同感;以及農業社會時代,望候生產的原因,在秋天多是收貨的季節,而最早的祭月習俗,或者別的很多節日都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在日本,其實也是有「中秋節」的,但他們更重視的是農曆九月十三的這個日期,而把農曆八月十五更多的當作祭祖性質的節日,為什麼會這樣呢?

網路供圖

在日本習俗里,其實是有兩個「中秋節」的,日本民諺中有「十五夜看不到月亮,還有十三夜」說法,這兩個日期分別是八月十五日和九月十三日。在日本八月十五夜被稱為「見月」,所謂見月,也就是賞月,據說這個習俗是從宋朝時傳入日本貴族階層,其後在民間流行,他們稱為「十五夜」。因為有兩個「中秋夜」,在日本民間有種講究是:如果只看八月十五的月亮,而不堪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為「片月見」,他們認為是最不吉利的,因此,相較而言,九月十三這天就更重要了。

網路供圖

同時,結合農業生產方面的原因,在日本八月為農作物的初收期,到了九月才是真正的收貨期,所以對於日本人來說,關於「中秋節」的認定,是為九月十三為主。在日本一些地區,關於八月十五的習俗,主要是祭祖,因此,日本的農曆八月十五大致相當於我們的「清明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船夫起 的精彩文章:

封神榜里紫薇大帝、炳靈公、執年歲君太歲的身份,都有這個相同點
七夕考證:你知道牛郎真名叫什麼嗎?牛郎織女的神話如何形成的

TAG:城市船夫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