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功夫「松」為根本,誰松的好,誰的圓就能做的更圓,誰的勁就整,誰的太極功夫就高

太極拳功夫「松」為根本,誰松的好,誰的圓就能做的更圓,誰的勁就整,誰的太極功夫就高

通過自己習練李和生傳楊式太極拳三年的經歷來說,若想真正修鍊太極正道,非有明師指引帶路不可,想通過「研究書本、看錄像」學習太極拳,學到的只能是「肢體太極拳」,不可能學到中國傳統太極拳的真諦。那麼,授拳者云云,誰是明師呢?明師的標準就是既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前輩的拳論,又能身體力行的做出來;而且確實是按照太極拳的要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引、化、拿、發於無形無像,既能言傳,又能身教才可稱為「明師」。否則,可能只能稱為「名師」、「名家」,並無「明師」之實。而且,我覺得「明師」往往是可遇不可求。

自覺與自己前兩年的太極拳水平相比已是天壤之別。最大的收穫是「得窺大寶、得悟大道,雖未及登堂入室,但已進太極之門」。正如同庄錫成之語「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拳」。雖自身根基淺薄,悟性不敏,練功不苦,但得登太極大道以來,不敢說「三年一小成」,終是有了一些心得體會,今不揣淺陋,落於筆端,算是習練老六路三年的一個小結吧。

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指出了習練太極拳分為著熟、懂勁、神明三個階段,我覺得追隨明師習練太極拳,在著熟和懂勁這兩個階段是須臾不能離開老師的言傳身教的。這是因為太極拳博大精深,奧妙無窮,而且每層功夫又有每層的感悟,不能憑自己想當然來練拳,不能按照錄像學拳架,死讀拳譜識拳理。稍偏即謬,「真理再過一步就是謬誤」。必須在明師時時刻刻地指導下,通過自己的身練心悟,通過不斷地交流溝通檢驗,雖不敢說最後達到多高的水平,肯定是在太極正道上步步前進提高!

三年的傳統太極拳學習,感悟體會頗多,若林林總總顧及的太多,顯得繁雜,所以就習練太極拳的入門築基階段談四點自己的感悟,謬誤之處難免,請前輩及同道指正。

一、要以太極拳的思想重新認識「松」

我們學練太極拳之初,甚至是在習拳之前,已經知道習練太極拳時身體要「放鬆」。前輩的拳論中有很多談及「放鬆」的地方,老師授拳也是不斷的強調身體要放鬆、放鬆……。

但是,習拳一段時間後我們發現,我們與一些功夫比我們高的同門相比,「松」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松」往往只是不使勁,肌肉放鬆而已,這樣的結果是別人稍用力就能把我們按住,不能動了,稍微的想抗住對方又變成了「頂」。而功夫深些的同門,他們的「松」我們是按不進去的,但又覺不到頂。而按在老師的身上呢?會覺得像一個空洞,要把自己吸進去一樣,心裡感到恐慌。為什麼都是放鬆,但卻有不同的效果呢?我認為太極拳的「松」字是很有講究的。而且,不同的功夫層次有著不同的意境及修鍊方法,因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效果。

我們要以太極拳的思維方式重新認識「松」,不能以我們幾年形成的慣性思維來認識「松」。非此難登太極正道。我們可以見到有的人習練太極拳練了幾年、十幾年說起「松」來除了人云亦云,就是不知所云,也很難做到真正的放鬆,不能做到真正的放鬆,即是練一輩子太極拳,也只是在太極拳的「門檻」外徘徊。

在太極拳「放鬆」方面的習練,我學習了前輩的拳論和一些名家的論述,感悟比較深刻的是:

1、《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內勁核心的感悟》,通悟太極拳著熟、懂勁、階及神明三步功法。

2、李和生的《內功解秘——楊式老六路太極拳》的太極松功。

3、魏樹人的《楊式太極拳述真》講到的松、散、通、空和內三合,外三合的內外相合。

4、祝大彤的《太極解密十三篇》和《太極拳內功解密》,其中談到的全身各關節、各部位進行放鬆的心法及習練方法(「九松十要」),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5、解守德的《太極內功心法》,談到了放鬆的層次及操練方法。

6、張義敬、張宏的《太極拳理傳真》談到了「學太極拳,要找到那垂直於地面的自然松沉之力,……而不是平行於地面的橫力」。

庄錫成老師講「放鬆」時,除了對各大關節的放鬆有更通俗易懂的解釋以外,對於身體整體的感覺是「全身各關節、各部分、各塊肌肉都要分量一致,無偏重、無滯澀」。

習練傳統太極拳三年來,我對習練太極拳「放鬆」有一個重新認知,漸有所悟到有了一些體會的過程,總結成三句話:

(一)習拳之初須鬆開

習拳之初要從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做到向外的「鬆開、鬆散」。「松乃蓬鬆也」。我們日常狀態下理解的松往往是「鬆懈、鬆軟」。所以,習練太極拳就要以太極拳的思維方式重新認識「松」,不要以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來認識、理解太極拳之「松」。

(二)登堂入室要松沉

在「鬆開、鬆散」的基礎上,進一步求「鬆柔、松沉」,這是一個較漫長的階段。因為能較好的做到「鬆柔、松沉」,是我們在通過「慢、勻、輕」的盤架過程中,不斷的克服、糾正自己身上的「偏、滯、散」等毛病,逐步達到「圓、整、活」而帶來的結果。在這個階段的盤架子我們已經能做到了外形的基本準確,在此基礎上心要更「靜」,細微的體察自己身上的「僵、滯」之處,行動時有無扭曲之病。按照「九松十要」的要求,進一步求的中正安舒。一舉動便要意在先,逐漸的我們會體察到自己身上的松沉力、彈簧力。

(三)一生練功求松空

我現在只能意會到這是習練太極拳的方向,只是在老師的身上體會到了「松空、松無」的感覺,自己目前的水平離這個層次還很遙遠,所以不敢妄談。只知在太極大道上要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二、松肩墜肘的練法

練出松肩墜肘的目的。一是手臂練出沉來。二是練出手臂的撐勁,三是練出手臂的氣來。就手臂而言,有三種地方產生力量。一是肌肉,二是筋,三是關節肌(關節之間的肉體組織,有人說叫環形肌)。

太極拳要求松肩墜肘,減少肌肉的用力程度,為的就是體現和增加筋和關節肌的用力程度。我們一想到用力,就會想到肌肉,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人體用力的組織。由於筋和關節肌,在平時用力的情況下,被肌肉力隱藏起來,使人體會不到,那麼通過松肩墜肘,就要把被隱藏起來的筋和關節肌給擴大化,最終顯現出來。

在練拳當中,只有不斷地減少肌肉的用力程度,才能顯現筋和關節肌的用力程度,並且逐漸增大筋和關節肌的力量。通過松,它們之間屬於肌肉力慢慢的遞減,而筋和關節肌的力慢慢的逐漸遞增。我的體會是,練出松肩墜肘,手臂就會覺得沉重,其實,這就是突顯和關節肌的用力程度,而減少肌肉的用力程度。這時就如同筋帶動骨頭在做動作,而肌肉就如同沙袋一樣包裹在筋和骨頭的外面,一旦練出筋和關節肌的力就能體會出這種沙袋的重量。

什麼是撐勁呢?我的理解是,由於手臂放鬆練出沉來,手臂會下拉肩部,肩部放鬆會下拉脊椎,如同沉重的手臂通過肩掛在脊椎上。

由於腋下要求有空檔,造成手臂尤其是肘部向外,那麼沉重的向下的手臂,再加上肘部向外的力,二者的合力交匯混合,加上含胸拔背,形成向下向外的撐勁。練出手臂的沉來,就會有肩關節開了的感覺,那麼,肩關節開了就會感覺到是關節肌和筋在用力的引導手臂做動作。

肩關節放鬆在外形上的反映就是楊澄甫先生所首先提出,近代1925年至上世紀末百年間被各太極拳家的著作紛紛奉為經典引述的《太極拳術十要》中的「沉肩墜肘」。

通過實踐探究可以知道:太極拳的「沉肩墜肘」之所以能夠具有使得攻擊者「終不得力」和「處處落空」的效果,除了手臂對於其動作不能有主動用力而始終象軟鞭子似的外,還必須使得肩對於手臂的動作,僅僅是提供身軀力量傳遞至手臂的輸送通路,是不給予主動力量的,或者說就力量的提供與支撐而言,肩就象是不存在似的。「不存在似的」也就是「空」的。因此,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者之肩關節放鬆也可以稱為「空肩」。這就是說:如果肩關節放鬆沒有「空肩」的效果,那就不是太極拳的肩關節放鬆。比如氣功鍛煉的肩關節放鬆是沒有「空肩」效果的,因此氣功鍛煉的肩關節放鬆與太極拳鍛煉的肩關節放鬆是兩回事。

太極拳的肩關節放鬆也就是「空肩」究竟是怎樣的呢?我的體悟是:

(1)要做到「空肩」,就必須做到所有手的動作都是「其根在腳」與「主宰於腰」的。太極拳的「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從力學角度說,是說所有手的動作其力量都主要是腰脊以反作用的形式傳遞提供給手的,腰脊的力量則是始於腳的;這樣,手的力量運動方向與身軀的力量運動方向往往總是相反的,這樣,手臂向各方向運動與身軀的關係、身軀之朝向運動方向的一側與背向運動方向的一側的關係,就象是被推著行駛的手推車之朝向行駛方向的一側與背向行駛方向的一側的關係似的,或者就象是飛行的火箭與火箭噴發力的關係似的。

(2)要做到「空肩」,很多動作之胯與手臂的體位運動方嚮應該是相反的,並且手臂與肩的運動是由胯(髖關節)之以被動為主的運動所帶動的。

(3)太極拳的「空肩」與全身各種要領都有整體關聯影響,比如身軀的中正自然豎直是「空肩」的重要條件,如果動作中順肩而肩向動作方向傾斜領先,這一肩是不可能「空肩」的。

三、練拳盤架時刻不離「中」

(一)習拳之初「中」是關鍵

習練太極拳之初,我們都想按照太極拳的要求盡量把動作做「圓」,但往往越是心裡想把動作做圓了,動作卻越是做不圓,非頂即丟,非凸即凹,「軟、塌、丟、癟、扭、晃」之病處處可見。前輩拳論對習練太極拳者要求「立身要中正安舒」,外示中正,內求安舒。我的體會是:中正是我們把動作做「圓」的根本。

試用太極拳的思維方式來解釋中正之「中」字。「中」字由一個「口」字和一豎組成,先從平面上來理解「中」字。「口」字表示我們動作要做成的圓,可以把它想像成腰圈或是胯圈,其半徑要比我們的腰、胯略寬,初始時以半徑為60~80厘米比較適宜,以後隨著功力的增長半徑還可加大。「口」字中間無任何筆畫,說明在意念上我們的身體要「中空」。老師常說「我們的身體從上到下要像一個通道一樣空」。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周身一氣,上下相隨。

中間一豎,就是我們真正要做好太極之圓的「中軸」,是我們避免「軟、塌、丟、癟、扭、晃」之關要。其關要之點是做圓之前先要有「軸」,有此「軸」,才有此弧此圓,無此便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規無矩,難成方圓。

中間一豎,上面是一向上的箭頭,意味著我們要做到「虛領頂勁」,下面是向下的箭頭,意味著我們尾閭向下松沉。上領下沉之意可使「軸」豎直起來,勿使彎曲、鬆懈。上箭頭短,下箭頭長說明我們上領三分下沉七分,老師謂之「上三下七」。

靜態時(無極勢),此軸與我們身體的中線(百會~尾閭的垂線)重合。動態時,此軸多為我們重心腳腳踝至百會的連線。

初始習拳,切切注意:

1、軸要豎直,做好虛靈頂勁與尾閭的松沉。

2、一動就要明了「軸」在何處,是圍繞著哪根軸做的「圓」。

以上只是對中正最膚淺的認識,對學拳初始的習練者或有幫助。隨著功力的增強,認識的深入,此軸或正或隅、或在實腳或在虛腳,全憑意念一動。法無定法,方為正法。圓也是如此。以上是從平面的角度來討論「中」字。

(二)練功漸進識雙環

隨著我們練功的日漸進步,就應從立體的角度來看「中」字,就是說,從上下左右前後,各個角度來看都應該是個「中」字。我們行拳,就不僅僅是圍繞著豎軸,做平圓了,「軸」也可以不是垂直的了,「圓」也有了平圓、立圓、正方向的圓和隅方向的圓。但是亘古不變的是此圓是圍繞此軸做的圓,彼圓是圍繞彼軸做的圓,各有歸屬不得失其根本,盲目的做圓。

高層次的「亂環」,雖謂之「亂環」,但其實是橫豎雙環或順或逆運動後產生的效果,而不是我們要在意識中建立這麼多的環。否則不僅做不到「亂環」,反而會產生「環亂」的結果。

所以在自己的意識里,要建立立體的「中」字,也就是要著重建立兩個圓即可,一個立圓,一個平圓,不要意想很多的圓。我覺得在此階段首先能如此已經是很不錯了。

我們是置身於這樣的圓中來行拳的。雙圓的運動,帶動我們軀體、四肢做出進、退和轉動。若能有此意行拳,我覺得應該將近完成「著熟」漸入「懂勁」階段了。

雙軸相交建立心中「十字」,雙圓相切建立掌中「十字」。兩圓或獨立、或同時、或分別的順、逆運動,形成我們行拳中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太極八法或單獨或混合的勁法運行。這也是太極拳手、眼、身、步各法行動之依據。

楊式太極拳老六路習練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勁化得越徹底,太極拳的彈性內勁就產生得越快。但是,如何把身上原有的僵勁化掉,絕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往往有些練拳者不得其要領,一年、二年、三年過去了,身上的僵勁仍然沒有化掉,走起拳架來渾身僵硬,不流暢。

我的體會是:(1)要明「畫大圈」之理。練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標準,更要弄清怎樣達到標準。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必須要經過一個從畫大圈,到畫中圈,再到畫小圈的過程,才能達到最高境界的無形圈。

因此,練圈者必須認認真真地走好畫大圈這個環節,要用一至二年的時間認真地畫好大圈。只有畫好大圈,才能把身體內的重要骨環、關節畫開、畫活,達到身肢放長的目的,才能畫好中圈。誰對這一點領會的快、掌握的早,誰就能在練拳過程中不走彎路,高人一籌。

(2)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為主的要領,是太極拳運動的運行法則。只有運用這個方法,經過長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韌帶儘可能地得到放鬆、鬆開、伸拔、拉長和舒展,由於伸筋拔骨而使內氣通於經絡,經肉離骨而使內氣充於肌膚,骨節張開而使內氣斂於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彈性的掤勁,意到、氣到、勁自然到。

至此,總覺得言猶未盡,因太極處處是圓,大圓、小圓,身上的圓,觸點上的圓,自轉、公轉以及相互之間嚴格的運動程序和相互微妙的關係,不能一一贅述,對這方面的感悟留待以後撰文另述。

(三)圓中有方、圓不離方成懂勁

在我們追求圓而更圓的時候,我在老師身上進一步看到了「圓中有方」的威力和精妙。我想把這圓中之「方」,比喻成畫龍之「睛」。可以說「圓」是太極拳之魂,此「方」便是圓中之魂。應該謂之不過。

對「圓中有方」最粗淺的認知,如同我們的「中」字中的一豎,即做圓要有豎軸。繼而我們可以知道「纏絲」是要圍繞著一根中軸來纏。「螺旋」是圍繞著一個帶有方向的力(矢量)來做圓,即在做圓的同時又有向著某一方向的力。這都是圓中之「方」的表現,但也都是對「圓中有方」初級層次的理解。

在老師身上我感覺到的「圓中有方」:

其一,老師在已經將太極之圓做的極圓、極勻、極輕的基礎上有一種通過觸點向對方軸心的滲透力。他做的圓是逐漸向對方滲進的,一種不知不覺的被侵入感。所以,稍一沾上就感到手被吸住,撒不開手,然後完全被「拿」住。

其二,在完成「化、拿」後,老師「發」的威力。

其三,在和老師接手時,處處感覺到的是「柔順」,這是老師的「圓」做的極好;另外,又時時感到一種壓迫感,這又是圓中之「方」的表現。

這種「圓中有方」如同論述「松空」一樣,我有的只是感覺,明了的只是知道這是習練太極拳的方向。

以上談了我個人在習練太極拳中,對「松」與「中」的感悟。對於初學太極拳的同道我想還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就是要循序漸進,不可心急求快,要知道規規矩矩的打拳才是出太極功夫的唯一途徑,絕無其他「捷徑」。所以要做到:

四、循之有經,進之有序

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明確指出了習練太極拳的三個層次「著熟—懂勁—神明」,對於我們初級層次的太極拳習練者,主要是對「著熟」階段的習練直至漸悟「懂勁」。所以進一步把「著熟」層次進行細分,更有幫助於初始習練者。

(一)我們為什麼要盤架子?帶著什麼目的來盤架子?

我們在盤架子習練時其目的是建立我們意識上的「圓」。因為沒有「中軸」就不能稱為「圓」,所以習拳之初強調了「中」的問題,有了「中」,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圓」的不同軌道上運行,每一個意念都是在建立這樣的「意識圈」。

初始時,我們沒有圓的意識,要通過盤架子來逐步的建立「圓」的意識。就要求盤架子先要有較為準確的外部定型,用外形的動作來帶動建立「圓」的意識,叫做「以形帶意」。隨著意識的建立,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做某一個動作時,馬上會想到是圍繞哪根軸做的圓,這時稱為「形意同步」。通過這樣的盤架子,我們的功夫日深,「圓」的意識逐漸的走在了動作的前面,如同祝大彤先生在他的書中不斷的說的那樣:「行拳要輕扶八方線」。這時才可稱為「意在形先」。

(二)「圓」意識建立的步驟

1、先建立平圓的意識。一定要知道自己做動作的「中軸」在何處圍繞哪根軸做的平圓,才能把動作做圓。動作做的圓,才能保證做到不丟不頂。

2、然後建立立圓的意識。太極拳的掤、捋、按都有立圓的作用在內。例如:掤時,坐步到弓步是立圓上某點由後向下再向前再向上的滾動,所以總是尾閭先向前,而不是胸部先向前。捋時,弓步到坐步,立圓轉的方向不變,所以是命門向後領尾閭再後退。體會魏樹人先生說的「三關一豎」、「三關一長」的意義。

3、平圓、立圓有了以後,要體會兩圓相交,體會兩圓相交或順、或逆、或獨立、或共同的運動產生的效果。這時就會對「太極八法」、「亂環」有更切實、更明晰的體會。

4、再進一步,身外的大圓(意識圈)有了,進一步修鍊肩、肘、手的小圓,腕、掌、指的再小圓,以及再小圓、小圓與大圓的先後,主從關係,到此時的太極拳功力與以前已不能同日而語了。這方面自己所悟甚少,假以時日,撰文另述。

(三)圓之為表,松之為本

我們建立了平圓、立圓的意識,有了兩圓相交的體會。可是往往做出來的動作,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達不到我們設想的結果。這裡的原因在哪呢?

我們思想中的意識圈已經建立了,但是我們身體的各大關節、各肌肉組織,還不能按著我們的想法同步的去做。若想身、各關節、各肌肉能隨心而動,一是通過不斷的盤架子,加強「圓」的意識;二是要在「松」上下功夫,細心體會身體的放鬆,各關節的放鬆,肌肉的放鬆。全身放鬆,各關節、各肌肉才能隨心而運,貫串自如。在做「圓」的運動時,身體的每一關節、每塊肌肉,包括我們虛擬的意識圈,要像太陽系中的各個行星一樣,在各自的軌道上共同圍繞著其軸心運轉,一動俱動。但如果我們身體某個關節或某塊肌肉沒有鬆開,它就不會隨著我們的意識運動,這樣就破壞了我們的「圓」,做不到「勁整、身靈」,達不到意想中的效果。

所以說,太極拳功夫「松」為根本,誰松的好,誰的圓就能做的更圓;誰松的好,誰的圓就能做的更大;誰松的好,誰的圓就能做的無形無像;誰松的好,誰的勁就整,誰的太極功夫就高。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電子圖書,和我一起免費學習太極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陳微明師公著太極拳之散手解!太極拳七十餘式均是散手。既有散手,何必又習推手之法?
群英薈萃共享太極——第十九屆國際陳氏太極拳高級培訓班開練!
從月餅說太極拳的圓
末代蒙古大汗,遠比崇禎要精明能幹,卻仍然被後金皇太極滅國
知行合一太極拳(1)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