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許禹生:楊健侯先生傳,楊露禪曾說他簡直就是張三丰轉世!

許禹生:楊健侯先生傳,楊露禪曾說他簡直就是張三丰轉世!

楊健侯,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宗師。楊健侯的拳術剛柔並濟,出神入化,刀、劍、桿各種器械無不精通。且善發彈,拿三、四彈丸於手中,往往能同時擊中三、四隻飛鳥,有彈無虛發之美稱。露禪逝世後,他接替父職在京授拳。他寬厚仁慈、秉性溫和,從不恃拳傲揚,有極高的武德。

楊健侯(1839—1917)名鑒,字健侯,號鏡湖,是楊祿禪之三子。《永年太極拳志》說他「性情溫和,德高望重。楊祿禪逝世後,繼續在(北)京教拳為業,並將楊祿禪『大架』修訂為『中架』,不猛不硬,順遂圓和,老幼強弱均可練習,傳播較廣」(該書第44頁)。健侯的傳人「有三子少侯、兆元、澄甫及許禹生等人」(引文同上書第486頁)。

從上述引文中,可知列為楊健侯名下的「弟子」,僅許禹生一人。許禹生(1879—1949)字龍厚,北京人,祖籍山東濟南,官宦世家。許氏幼年除讀書外,曾從滄州劉德寬等人學>--3武技。後隨父移居北京,見國體日衰,益勵志習武,廣訪名師,曾習六合、八卦、通臂、岳氏散手。後來師從楊健侯,專攻太極拳。 1912年與吳鑒泉、紀子修等人組建北平體育研究所,創辦《體育》月刊,l921年出版《太極拳勢圖解》,其拳勢為楊健侯所授,計74勢。每一拳勢都有圖解,從中可以了解楊健侯拳勢和練法應用。

許禹生的弟子王新午介紹乃師之學>--3程序是:「先姿勢,次應用,次散手,次懂勁。更博採各派之所長,尤注意實際應用……」(王新午《太極拳闡宗·許禹生之太極拳》)。

楊家逸事

他在繼承父親「小架子」的基礎上,考慮到從學人的身體條件,著眼健康第一,在露禪小架子招式上,幅度擴大,既保持了技擊特點,更適合老年人健康需要,修改成「中架」。在楊式太極拳史上又發展了一步。

楊家三代的逸事總是讓人津津樂道,人們常說,楊露禪闖天下,楊班侯打天下,楊澄甫傳天下。這話也對也不對,因為這其中漏掉一個人,就是楊露禪的另一個兒子,楊健侯。楊家三代,應該這麼說,露禪班侯打天下,健侯澄甫傳天下。

楊健侯天生細住,細住是修道的人入欲界定前的境界,細住不能看破紅塵,但卻可以看到紅塵,天生細住的人,是修道的坯子,當然只要他喜歡,學什麼都行。但楊健侯不喜歡學武。不喜歡學也的學,楊露禪早就看出來了,健侯不是一般人物,是天生學內家拳的料,將來能繼續支撐楊家門面的一定是健侯。

山東河北人好武的極多,楊露禪本是一武痴,只要能學的就都學了,海納百川,深不見底。楊露禪把其所學向罐腸一樣往楊健侯的身子里塞。基本功訓練已經把楊健侯累得半死,還要把老爹傳授的內家外家幾十套拳通通練完,之後,還要耍刀弄槍,揮舞器械等等。楊健侯覺得無法忍受了,但楊露禪身上的東西還多著呢,內功外功,暗器彈弓,楊健侯是痛不欲生。(據傳說,楊健侯曾經自殺未遂)

修鍊內功

內功是最難練得,但楊健侯的內功長得很快,對他來講,最難過的是皮肉之苦,老父嚴格要求,楊健侯累的筋骨齊痛,苦不堪言。但武術這東西,基本功訓練最重要,所謂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楊健侯終於熬過來了。

楊健侯開始推手,不用教,化的比誰都好,也能發人了,發人人不能逃,他發的勁急輕靈,楊露禪看著奇怪,怎麼跟我在陳家學的不一樣?楊建候愛玩彈弓,他用彈弓將第一個彈子打向天空,再用第二個彈子打向第一個彈子,只聽啪的一聲,兩彈相遇,打得粉粉碎碎。楊露禪忍不住了,走過來說,兒子,你神了你,你簡直就是張三丰轉世。

細住境界的人練習內功,要氣有氣,要神有神。楊健侯是天生細住,太極拳本有導引的作用,當過了筋骨皮肉之關,鬆開兩胯兩肩之後,不知不覺,楊建候早已丹田氣滿。太極拳能發整勁,就算入門。唯楊健侯與眾不同,上手發人的來的就是輕靈勁。

輕靈勁

楊健侯的輕靈勁極具魅力,如果你能熟練的玩輕靈勁,打死你也不會去練別的拳,但這種東西需要較強的內勁,否則玩不好也玩不出來,楊門吳門有多少人花了畢生的精力,所追求的不過是此勁而已。至今,楊門吳門亦有人能玩此勁,但比楊健侯當年之發勁相去甚遠已。楊健侯不是玩,而是用。

神沾聖手

唯楊建候為神沾聖手,只要被摸著,你就跑不了,一輕二整,三塊四靈。何謂一輕二整?我們推車或推牆時,都會用全身之力,但你如果你沾著吐沫捅破窗戶紙時也能用全身整力,就是一輕二整了。楊建候就能。楊建候認為輕靈最重要,真能輕靈,也就用不著唯手先著力。楊建候把武禹襄的《打手要言》的最後一斷,稍加改正,就便成了,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關於楊建候,寫得比較詳細的還是陳龍驤的《楊氏太極拳法》,現摘如下:

簡介

楊鑒,字健侯,號鏡湖,人呼為三先生,晚年時人呼為老先生,生於道光二十二年(1839年)。幼時即從父練功,當時之刻苦情形,一般人皆不能忍受,健侯亦曾欲尋短見,幸被發現,未成悲劇。武功精絕,其拳剛柔並濟,實臻化境,刀、劍、槍、桿無一不精,性格溫和,不輕易與人較量。從游者尤眾,一輕指點,多有成就。當時他派中有善用刀劍者,與健侯交手,健侯僅以拂塵挫敵,每每一搭手,其人則處於背勢,多被擒拿,使人不能近其身。又善用槍桿,任何勁力均可發於桿頭,他人槍桿遇人,無不連人帶桿同時跌出。當時,西安有名王大力者,號紅店客,兩手能舉五百斤,一日能行三百里,善用大刀,愛好大槍,在陝西名氣很大,授徒五百餘,聞健侯名,特赴京中見健侯,欲與較技,說:「太極拳則聞名久矣,太極槍尚未見識過,也有如此神異否?」健侯不得已,只好頷笑允之。二人取槍來到院中,王大力舉槍直刺其胸,健侯側身履之,王扣槍欲按乃落空,王抽槍回來,健侯乘其回勢用太極槍中扔槍法擲之,王連人帶槍仰面跌出六七步外,王起來後說:「今天才真正了解了先生的神技啊!」乃盡棄以前所學,拜健侯為師。

神人

健侯周身皆能發人,而發勁輒在一笑一哈之間,而且善於發彈,發無不中,三四彈在手中,往往能同時射擊三四隻飛鳥。尤其神異的是,能止燕雀於掌中,不能飛去。這是因為鳥類在將飛之前,兩足必先下沉,沉後得勢,方可聳身上飛。健侯能聽其兩爪下沉之勁,隨之往下松化,則燕雀無力可借,所以不能上飛,由此可知健侯太極聽勁與化勁之靈敏奇妙,絕非他人能夠望其項背。有一次在北京某戲院看戲,台上武生失手將單刀飛出,健侯揮手返其刀,毫無稍偏,滿座驚奇。健侯為清朝神武營教練,時年已七十餘歲。一天從外歸來,有莽漢持棍出其不意,從後面偷襲,健侯忽轉身以手接棍略為一送,莽漢已跌出(約3.3米)丈余。健侯於民國六年(1917年)無病而逝。在臨終前數小時,得一夢兆,即知將死,呼家人及門徒至前,一一叮囑,屆時沐浴更衣,含笑而終。

評價

楊健侯對太極拳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楊澄甫的八十五式大架,是在楊健侯的架子上稍變而成,定步推手,四正手皆是楊健侯所創,楊氏大履,活步四正手亦為揚健侯所定。

相傳楊健侯在清王府授傳統內功太極拳,現俗稱「老六路」,由汪永泉先生傳下。

許禹生

余幼體格孱弱,因喜拳術,先祖在魯治兵時,部下多嫻技擊,常來導余習斯術。後逢劉師德寬,紀公子修等,從游有年,習八卦、六合、岳氏散手等拳。並由同門張師兄忠元指導拳槍,韓師兄福順研究八卦刀術,獲益匪淺。清季光緒年,余畢業於京師大學堂,蒙張師文襄公分發學部任職,得識湖北孫厚庵(庵)先生,聞知余喜練拳,談及太極拳術,孫曰:子資質甚佳,當得名師而指導之,北京太極拳傳自楊家,子識楊健侯先生乎?此公精太極拳術,吾願從而介紹之。遂得入門牆焉。

健侯先生弟兄三人,先生其季也,名鑒(鑒),原字健侯,嗣改鏡湖,河北永年縣人。年少時,從父家居,得露禪老先生指點拳術,經年最久,循序漸精,造詣最深。後隨露禪老先生晉京,王公大人,多稱讚之,以其性情謙和,品行端正,不似其兄班侯之性情高傲孤僻也。光緒庚子後,因拳匪甫肇事端,貽害國家,民間多畏習拳,楊師鬱郁不得志,經濟頗感困難。尋由清貝子溥倫常師事先生,薦至京師**廳消防音樂隊授太極拳,每月所得甚微,聊可自給。師常宿隊中,余於公餘之暇,輒前往受教,每至夜半始歸,如是者有年。

師平生泯除門戶之見,不喜評判他人優劣。憶余初晤楊師時,曾表演劉師所授之老架子,惟勢較簡單。楊師見之曰:可,但既入吾門應自拳之最初步起手,立有基礎,始能登峰造極,片段鱗甲,不足以言全體也,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子能不惜迂迴,不辭辛苦為之乎?庶不致躐等,而可逐漸完成也。乃為余逐勢矯正,繼靈敏各動作,使輕靈圓活,次授運勁方法,俾運用自然,剛柔互濟。師指導有方,誨人不倦,余亦黽勉為之,盈科而後進,習一步得一步精意。如是者幾一年,於布勢作式,始一一得其梗概,而完成拳路。繼命其子夢祥師兄、澄甫師弟,陪同研習。復令隊兵中習此功最善者,田兆麟、尤志學等二人,為余遞手作樁,先生從旁隨時指點其謬誤。暇時並為余講解太極拳理,無時或輟。余偶談及他事,先師即曰:爾以吾言為冗贅乎?余亡後,恐再無第二人能為汝詳解太極拳精義矣!子弟輩偶有微言,師即曰:許某資質天賦似默默中遣其入世昌興武術者,汝曹後當得其益,餘九十老人,尚何秘之有?余回憶此言,感激之餘,不覺淚下,非敢以之自詡,亦足見師之知人善任,鼓勵後學,一洗國術界門戶之見,且泯秘密不傳之習慣,為可欽佩者也。

間嘗與其子夢祥論人,偶談及余先師劉靜遠先生。夢祥曰:大槍劉何得稱會太極拳?師曰:子速緘爾口,吾拳習者遍天下,然對於應用方面,試問在京師除爾祖若伯外,以太極拳與人交手較有把握者,能有幾人?劉公素精各門拳術,姑不具論,其於吾家拳,亦頗得其精華,每遇敵交手勝人時,則歸功於習太極拳術,京外人士因劉公實際宣傳,始知此拳應用,設非劉公為之宣揚,尚誰勝此任?其有功於吾門者大矣,欽感之不暇,爾尚敢加以微辭乎?當其父子相語時,余親聞之,其不驕傲自滿、是己誹人也如此!

師素喜吸旱煙,煙桿長逾三尺,恆煩徒眾點火。一日,徒眾均不在,僅餘一人侍側,師思吸煙,余輒近前為之點火。師拒曰:余自能之。乃移煙桿於左臂旁,展左臂自點甚便,並曰:子曉算術中方五斜七之理乎?桿置正前方持之,則臂短,手指不及煙鍋,若斜持,則臂伸長,而手達煙鍋矣。亦可見師不特精於拳術,且常識富於常人也。

師教人之法,先令自思其式真合法否,倘答不合,則次詢其不合之處安在,令其自行改正,倘習者百思不得,屢經遷改似合,仍復不中肯綮,始親起為之矯正。學推手亦然,俾知術兼明其理,故無論如何愚蠢生徒,亦必小有心得也。

師喜人和藹有禮貌,尊師敬道,潛心向學,持之以恆,教人以規矩,常謂:大匠能與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巧生於拙,思久通神,非用功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故教者僅能示學者以練拳規矩,規矩方圓之至也,太極拳雖妙,其理不能逾方圓二字,古人云,方則止,圓則行,方圓相生,剛柔互濟,始雲懂勁,王宗岳先師曾雲,懂勁後,愈練愈精,漸至從心所欲,學者全賴按規矩用功,招熟懂勁,始能階及神明,故大巧若拙,孔聖之門得道者,厥為曾子,孔子常稱參也魯(即拙魯而肯用功也),於茲可見一斑雲。

師相貌魁梧,龜背隆準,面若獅形。道家形容有道者之行動,有四狀,曰坐如洪鐘、站如孤松、行走如風、睡覺如弓,師誠兼而有之。其每一舉手一投足,常表現其太極拳之妙意。至表演拳路之際,其動也自然,若行雲流水,其靜也幽閑,若山嶽孤松。動無所動,靜無所靜,動靜互根,剛柔相濟,有如初寫黃庭,洽到好處。其運勁也,內似鋼鐵,外似柔棉,人偶以手觸抵,毫不覺手中有物,然力已為引去,欲離不得,及增力深入,則如觸金剛石彈,屹然莫能動,外柔內剛,有似棉里裹針。其擲人也,若箭離弦,若彈去窩,被擲者竟不覺其勁力之何自來也。雖年至耄耋,功夫猶不少衰。師除精太極拳術外,並善槍術,其最長之技,名朝天一柱香,謂能令敵桿還擊敵之鼻端,直豎若一柱香雲。其練習法,常以槍桿黏貼青?(植物名)身,扯斯其皮,久之遂能以槍貼敵槍而擲之矣。當中年時,與全佑庭先生出教萬字隊(即虎神營)團體練習之槍法,並太極十三刀法,不三日而成軍,端王等頗異之,以為何神速若是也。?

民國五年冬,先母病經年,延至六年秋仙逝,當其彌留之際,余在家侍疾。因不克往師處學拳,師疑余有異志,晤面時,頗責以應及時修學。余以母病對,師曰:侍疾孝行,但余年屆耄耋,亦西山日近,薪傳為憂,光陰迅速,希趁時精進也。次歲,民國七年,師即謝世,竟成讖語,嗚呼痛哉!師遺子三人,長名兆熊,字夢祥,次子殤,三子兆清,字澄甫,與余友前後廿余年,均有名於世。

編後,相信很多人聽說過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這是最早的一本關楊式太極拳的圖書了。但是楊健侯的書更是不多見,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下: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電子圖書,和我一起免費學習太極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初練者的練習程序,望初學者有階可循!
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竟然是它!並且還是人體的長壽大穴
「修真悟道、探密武當」 最佳時機就在10月21日——28日,醉美秋季你收穫的不僅是太極!
教你練習太極拳長方體學會守靜,站樁是基礎,站樁同時是真正太極拳演練的開始,入門功夫!無極樁心法分享!
早期的楊氏太極拳大師的經典著作及作者簡介!學楊式者有必要了解學習一下!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