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不把積極情緒強加於人,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不把積極情緒強加於人,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撰文 |道格·亨施[美]

編輯 |張看看

我們年少時,遇到希望落空就覺得是天大的事情。儘管我的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支持我的人,看到我在難過,父親會跟我說:「每個人的一生都該下點雨。」中學時,我的世界都是圍繞著體育運動展開的。如果在籃球比賽中,我不能作為首發或是比賽失敗,那這就是天大的災難。

我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師和總經理,他也經歷過不少失望,但是他並沒有被這些事情打敗。父母親告訴我,痛苦和失望都是暫時的。隨著我們的成長,情緒會有很多變化。經歷深刻的悲傷、悔恨與不安有助於我們適應不斷變遷的環境。

情境是千變萬化的,當我們試圖用積極情緒來幫助一個悲觀的人調整情緒時可能會適得其反,他們會認為我們並沒有真正尊重他們的思維模式。自主是動力形成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定程度的自主來自於我們的情緒,也許我們處理困難情境的有效方式就是短暫的悲傷或者氣憤。

當意識到自主權不被尊重時,我們會抗拒,甚至表現得更加消極。所以,不把積極情緒強加在別人身上,是對他們情緒的一種尊重。

因此,主動提出幫助之前要先徵得對方的同意。正如之前所討論的,有些句子要慎用,比方說:「你應該……」「你必須……」或者「你需要……」父母對孩子說話時也同樣需要注意用詞。如果我們常常用這種語氣說話,話裡帶著要求與命令,就要做好被人拒絕的準備了。

如果這樣問,可能會更加有效:「你是否介意我給你一些建議?」或者「你要不要聽聽其他的意見?」就算得到的答覆是否定的,也比不請自來讓人舒服。

壓抑思想、信仰與情緒對我們是有害的。根據德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家詹姆斯·潘尼貝克的一項研究,壓抑情緒會導致我們過度沮喪,甚至可能會引起身體疾病。

潘尼貝克的研究並不關注積極或者消極情緒,他與他的團隊發現,將情緒表達出來是保持心理健康和形成心理韌性的有效方式。潘尼貝克認為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同樣也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他倡導大家進行「情緒表達的寫作」,語言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讓我們遠離精神創傷和災難。

有多項研究顯示,按照潘尼貝克的指導,那些連續多日花15—20分鐘寫出當天感受的參與者,身體患病的概率降低了,他們不再容易沮喪,生活的滿意度也大大提高了。在一項對高科技公司大量失業員工的研究中,根據潘尼貝克的指示,進行情緒表達寫作的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比不進行寫作的人找到工作的機會多3倍。

為何會這樣?那些將失業帶來的心理創傷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人們,能夠將他們的憤怒與失望拋之腦後,他們轉而去關注網路上的信息,提升技能,尋求機會或者完善個人簡歷。這就是潘尼貝克的表達情緒的寫作帶來的改變。

在日記中,你可以將你的感受全部寫出來,沒人打斷你。連續3—4晚,每次寫15—20分鐘就像是用U盤下載我們的創傷,然後將之從大腦中刪除。

從很多角度來看,這種寫作方式對我們都是有益的。首先,它讓我們的速度放慢。我們在與人交談,甚至是在思考如何脫離一個困境時,大腦總是高速運轉的,那時候我們可能顧不了自己考慮的東西是否準確、是否與問題密切相關以及是否有誇張的成分。

我們可以通過寫作來重新理解事件本身,表達情緒的寫作可以提高我們描述事件的客觀程度。我們一邊寫一邊讀,可以看到自己筆下的文字以及它們背後的涵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按照指導語來寫作,毫不掩飾自己的信念和恐懼,我們就會看到希望。我們會發現大腦中的自我意識覺醒了,寫作還能給大腦帶來新的結構模式,我們用文字將那些轉瞬即逝的想法組織成了清晰的思想。

詹妮弗大多數時候保持著積極的性格,但她也意識到了經歷消極情緒的必然性和它的價值。正因為她大多數時候都很積極,別人都期待她總是保持高度的親切友善。「如果有一天我過得很糟糕,人們很快就能覺察出來,並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困難?讓我想想,我只不過是晚上在醫院陪兒子。我難道不能哪怕就一天表現得脾氣暴躁一些嗎?」詹妮弗解釋道。

她仍然選擇積極地面對生活,因為這對她很有幫助。她嘗試與過度消極的人保持距離,但她從不將積極思維的方式強加給別人。

當我們將要結束關於積極情緒對她的生活和心理韌性影響的討論時,她笑著說道:「我真的嘗試過不大喜大悲。但是當我情緒不佳的時候,我就會打開自己最喜歡聽的歌。我沉浸地聽這些歌,有時候也會唱起來。這能激發我從悲傷中走出來,轉身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你知道,我們很難在唱歌的時候發瘋或過度悲傷。」

請記住,失望也是對我們有益的經歷。只要你不把失望變成永久的創傷體驗,你都將變得更強大。如果執拗於失望,你的創傷體驗會滲透到身體里,吞噬心理韌性。我採訪過的一位學校老師告訴我:「我一直不贊成越早越好這個觀點。」

過於關注積極的感覺,我們就降低了行動的效率。不要沉迷於你此刻的情緒,要知道你的情緒都是短暫的體驗,每一種情緒,不論積極還是消極,都會有助於你實現目標。

最後,我們可以將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看作是光譜的兩極。一端是過度消極的情緒,它在經歷災難後又轉變為永久性的創傷。憤怒的情緒從未平息,這是一個讓人無能為力的悲劇人生。

另一端是純粹歡欣的積極情緒,它飽含著無盡的幽默,敬畏、感激與希望。簡言之,這是讓人感覺舒適的生活。但是這種世界是不存在的。失望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毫無準備的我們經常手足無措。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帶著積極情緒播下心理韌性的種子,冒險為將來可能出現的挫折做好準備。在行動的過程中,要用敬畏的心和靈感去向目標邁進,但是也要利用你的恐懼,這樣你在災難面前不至於太過驚訝。

文章摘選自《心理韌性的力量》[美]道格?亨施,由北京斯坦威圖書公司授權發布,轉載請獲授權。

歡迎文末留言評論

入選並點贊排名靠前的留言者,

視評論精彩程度你將有機會得到

北京斯坦威圖書出版的經典著作

《心理韌性的力量》

[郵費自付]獲獎名單下期公布。

新書上市!等不及?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入手!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得意後生道格·亨施教你在逼仄的人生中做一個善於「回彈」的人,重拾最佳狀態,在人生可能跌倒的一切地方,成就你的不可能。

★積極心理學核心人物、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獎獲得者托德·卡什丹激賞推薦:很難有比心理韌性更值得培養的重要特質!

★德爾泰克總裁、國際健康公司CEO等高管鼎力推薦。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痛哭流涕的黑夜。面對挫折,越挫越勇而非心灰意冷的關鍵不是行動力,不是意志力,而是心理韌性的力量!

近期獲贈書籍名單:

6月28日《滾床單心理學》:瞳、土豆妹妹、琳小笨、Christallin、大囍樂、CC、Cat良益師、五月、一棵樹、凡。

請以上幸運讀者,本周內聯繫探索君微信:tansuojuna,提供聯繫方式和地址【郵費自付】(過期不候,名額另作他用)。

按提示操作即可;投稿及簡歷:

只有脫離自我的執拗,才能獲得真實的平靜
窗外的鳥在叫,你卻只聽見頭腦里的萬馬奔騰
她將親人反對的孕期,轉化為自己的二次生長
這些話都是從她口中所說,受用了!
成人動畫片《大護法》告訴你:請保持內心最本真的部分

TAG:心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