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的是月餅 尋的是記憶

吃的是月餅 尋的是記憶

中秋佳節,吃的是月餅,尋的是記憶———在上海,許多市民對「老字號」月餅總有一種特殊情結。法式西點和蘇式酥皮交融的製作工藝,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就在國營金辰飯店延續至今;南京路功德林門前又排起長隊,只為嘗一口凈素月餅;杏花樓甜糯綿軟的廣式玫瑰細沙月餅飽含的是童年的回憶……

實實在在的原料、實實在在的工藝、實實在在的分量—————老味道是一種對貨真價實的直觀感受。手工揉面、手工分餡兒、手工包餅,所有工序堅持手工製作。不爭一時、獨具匠心,或許這就是上海「老字號」們經久不衰的秘訣所在。

當各種「網紅」不斷「轟炸」讓人覺得有些疲累的時候,傳統手工藝總能讓人找到心靈深處的堅守與美好。

延續匠心:16年學完16道工序

■本報見習記者 王嘉旖  本報記者 何易

老饕客一定對杏花樓月餅的一「絕」印象深刻。別家的月餅買回家後都是越放越干,而杏花樓的卻是無論放多久,那層玫瑰細沙月餅里的豆沙都能保持濕潤順滑。個中訣竅盡在那一層餅皮上———手工熬製糖漿,放置個把月後,等待檸檬酸轉化完成,這樣便可防止結晶沉澱在餅皮中,影響口感。

傳統工藝的堅守,一直是杏花樓生命的傳承。時光流轉,曾經的小作坊變成了如今的大工廠,升級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匠心。「只有用心,才能將月餅做好。」杏花樓非物質文化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沈全華如是說。

根植上海的粵式美食

說起全國老字號,「北有稻香村,南有杏花樓」的名號相當響亮。工作日的上午,排在杏花樓門口的隊伍不見清減,阿姨爺叔們排成長長一隊。你或許會以為這又是哪個「網紅」。說來「網紅」,它也算是,卻是一不小心紅了百年,成了上海老字號。

位於福州路上的這家杏花樓總店總是人氣滿滿。細細打聽之下,發現前來排隊的阿姨爺叔們並不都是沖著月餅來的,粵式小點心、色澤靚麗的熟菜也是他們的心頭好。家住楊浦區的呂女士特意從家裡趕來為女兒買點粵式點心當早點,已經吃了十幾年杏花樓點心的一家子早已是「鐵杆粉絲」。而在對面大樓上班的小白領也常常在這裡解決早飯問題,既美味又實惠。

雖然點心、熟菜都頗受歡迎,但杏花樓真正聲名遠播的仍是月餅。吃杏花樓月餅長大的並不只有本地人。來自江蘇的王先生吃杏花樓的月餅已有十幾個年頭了。並不在上海定居和工作的他,品嘗美食全靠親戚們的「帶貨」,「每次親戚來上海都會帶幾盒杏花樓月餅回去,這次我帶小孩來,也打算買幾盒帶回去。」

古早味的豆沙、奶椰、蓮蓉,還有為迎合時下小年輕口味研發的抹茶蔓越莓、奶油芝士和巧克力蓉等等……經過多年產品的研發,杏花樓的月餅品種豐富。但下至垂髫、上至白髮,一致交口稱讚的,還是那傳統的「四大金剛」———玫瑰豆沙、椰蓉、蓮蓉和五仁。其中,又以玫瑰豆沙餡的月餅最廣為人知。

代代相傳的古法技藝

非物質文化技藝傳承到沈全華師傅已是第五代了。自1996年進入杏花樓,沈全華已經在這裡度過了21個春秋。「我的婚禮、孩子的滿月酒,都是在這裡辦的,太有感情了。」從烹飪學校畢業以後,沈全華就進了杏花樓。剛開始,沈全華被分配到酒樓做粵式點心和小吃,與月餅完全不搭界。後來,隨著杏花樓食品廠的成立,生產線上缺人,當時許多小年輕又大都不願去偏遠的市郊食品廠。就這樣,沈全華學起了做月餅的手藝,也見證了杏花樓食品廠這些年的發展。

名師帶徒曾經是手工作坊時期的常見做法。隨著生產線的流行,師徒制似乎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許久,然而,杏花樓卻依舊堅持著這一項傳統。沈全華的師傅是非遺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徐惠耀。從鏟蓉、熬糖、抓餡、搓皮、包敲直到成型,沈全華認真地向師傅學習著杏花樓月餅製作的16道工序。「每道工序至少學一年,全部學完少說也得16年。」回憶起自己的學藝過程,沈全華至今覺得十分幸運。

沈全華介紹,杏花樓月餅的選料極為講究。就拿最受食客們歡迎的玫瑰豆沙月餅來說,紅豆一定要選用來自海門的大紅袍赤豆。杏花樓曾經用過產自其他地方的赤豆、赤砂糖等。然而,這樣剷出的豆沙時常有砂,還帶有苦味。1985年以後,經上海有關部門批准,杏花樓獨家採購議價的赤豆、白糖和麵粉,這才用上了大紅袍赤豆,做出的紅豆沙口感果然軟糯細膩。

選料上極講究的玫瑰細沙月餅,對師傅的手藝又是另一層考驗。傳統豆沙的煮豆、去皮、甩水、出沙,每一道工序都考驗著師傅幾十年的功力。水量和出沙的多少都影響著豆沙的細膩程度。鏟沙時下料的先後、快慢以及火候,都要嚴格按照工序的步驟來操作,快了或者慢了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口感。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只消看一眼沙蓉的成色,便知曉操作工序是否得當,小夥計們有沒有偷懶耍滑。鏟好的豆沙顏色烏黑、質地油潤、味道清甜、入口軟滑,才是合格的豆沙,加入了玫瑰以後,更是芳香四溢。

在傳承中創新

做了幾十年月餅的沈全華,早已對古法月餅的製作步驟瞭然於心。然而,他深知,傳統的味道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永葆活力,而創新並不是跟隨潮流的人云亦云。在各家流心蛋黃月餅趁著熱度搶灘市場的時候,沈全華並沒有著急。他選擇跟隨內心,就跟師傅曾經教導過的那樣,不斷嘗試食材,直到選出心目中的最佳搭檔。

經過兩年的反覆研究,嘗遍上百種食材,他精心選擇了來自泰國的原汁椰漿、德國的芝士、紐西蘭的黃油以及日本的海藻糖作為最新產品的原料。「日本海藻糖相對來說沒有那麼膩,因為本來椰漿甜度就比較高了,所以這樣搭配最好。」沈全華在多種樣品糖中一眼就相中了海藻糖。

將月餅輕輕掰開,一股伴著奶香的椰漿順勢流出。「我們推出的這款月餅,無論放多久,椰漿都是流動的,這非常考驗技術的。」說起剛剛推出的新產品,沈全華眉飛色舞。

法式+蘇式,那是上海獨有的味道

■本報見習記者 王嘉旖  本報記者 何易

這些天,幾乎所有的老字號門前,都排起了長長的買鮮肉月餅的隊伍。剛剛出爐的月餅還帶著爐子的騰騰熱氣,酥皮金黃燦亮得恰到好處,肉汁不多不少,既沒有浸潤酥皮搶了它的顏色,也不會太過乾澀讓人難以下咽。一口下去,酥皮頃刻間變成碎末子,讓人難以繼續維持溫文爾雅的吃相。上了歲數的老人總要教導小孫兒「少吃點,不然晚飯要吃不下了」。然而,耐不住這四溢的香氣,鮮肉月餅仍是被吃了個精光。

說起鮮肉月餅的歷史,大約有100年,原是從蘇式糕餅演變而來。餡完全是由一大團鮮肉(豬肉)組成,最核心的鮮肉,必須選用三分肥肉、七分精肉的新鮮夾心肉,均勻攪碎。相對於程式化的拌餡兒過程,麵皮的製作,以及每隻月餅中肉和麵皮的比例分配,就成了決定月餅美味的關鍵。皮脆而粉,又潛伏著幾分韌,豐腴的肉汁慢慢滲透其間,可謂一絕。

上海,從鮮肉粽子、鮮肉月餅,再到鮮肉饅頭、鮮肉青團,彷彿在上海老師傅的手裡,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拿來「包肉」。

鮮肉月餅不是油里炸的,而是慢慢烤出來的。烤的工藝能讓它的水分跑掉,皮一層層的,吃起來就酥。有些小資情結的上海人,老是想著如何把鮮肉月餅做到更西化,讓它融入更多的口味元素,於是法式糕點的酥皮做法和蘇式起酥開始結合,成就了鮮肉月餅這一地道的上海美食(見左圖)。

滿滿匠心的手工味道

位於淮海路上的金辰大酒店做鮮肉月餅已經有些年頭了,至今仍堅持將法式糕點的酥皮做法和蘇式起酥手法相融合。每到臨近中秋,這裡專做月餅的七八個師傅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各有分工,多年的功力盡在手上。由於全部是手工製作,這裡的鮮肉月餅每天限量出售2500隻。

谷家禮是這裡製作鮮肉月餅的老師傅了。從一開始的小學徒,到如今別人眼中的大師傅,他歷經了鮮肉月餅配方一再改良的過程。谷家禮說,酥皮原是舶來品,西式點心的「點睛」都要靠它。當年蝴蝶酥風靡上海灘,老師傅們看到酥皮如此受歡迎,靈機一動,將西式酥皮里的黃油換成了更對「中國胃」的豬油,鮮肉月餅的酥皮就此誕生。

說起來輕巧,酥皮做起來可十分考究:製作時間是普通麵皮的兩到三倍。想要達到入口千層、口感分明的效果,需將麵皮均勻擀平後再進行對摺,同樣的工序要來回反覆數十遍。麵粉和油酥的比例要恰到好處,粉多了起酥會不到位,而油酥多了又顯得過分厚重。只有比例恰當才能做出完美的起酥,入口層次多卻不顯厚。老上海的小點心屬於「慢時光」,和面的師傅不緊不慢地來回揉制,每天這樣的工作要重複上千次。

等待時光發酵的美味

時間賦予美味另一層口感。

谷師傅從冰箱中取出前一天冷凍好的肉餡和皮子。剛剛打好的肉餡和攪拌好的皮子還是軟塌塌的,而經過一夜的時光流轉,低溫讓肉餡和皮子都更富有彈性,也方便谷師傅包起來。

鮮肉月餅的靈魂除了酥皮,還有鮮肉。谷師傅手下的豬肉餡極講究,要用上海古早味的薑汁調味,才能最大限度吊出肉餡本身的咸香濃郁,而回味又有絲絲甘甜。老傳統也要精準測量,每隻包好的鮮肉月餅正好65克,不多也不少。精準的分量背後,是師傅們的滿滿誠意。

國際連鎖快餐店可以制定統一的標準,讓每個出爐的蛋撻色相、口味都一致。然而,鮮肉月餅的烘烤卻是好壞全在師傅手裡。金辰大酒店的月餅,迄今仍遵循古法雙面烘烤。由於需要在烘烤中翻個面,烘烤師傅的手藝顯得格外重要。剛開爐的爐溫跟連軸轉的爐溫大不相同,無法準確測算究竟過了多少時間適合翻面,全賴烘烤師傅的一雙「慧眼」。表面色澤金黃,就是「火候」到了。而這一眼的功力,是幾十年經驗的積累。

「百年秘方」前世今生

■本報記者 徐晶卉

中斷供應了十多年的豬油豆沙月餅又重新面市了。經典再現,離不開一張秘方。

今天,就讓我們從一張「百年秘方」的前世今生說起,來看看古法傳承與創新改良在消費者的味蕾上究竟怎樣融合。

一張「百年秘方」的覺醒

去年初,月餅界的泰斗人物宋泰來的子女專程趕到新雅店裡,拿出了一份珍藏60年的月餅製作秘方,配方上詳細記載著豬油細沙月餅的配料和製作工藝。

豬油細沙,是老上海一代心中滿滿的回憶。新雅總經理陳耀良說,在物質還不豐富的年代,最能解饞的就是大顆豬油了。細沙就是豆沙,研磨得非常細膩,所以叫細沙。豬油膘則用開水燙過、晒乾,再與豆沙攪拌。烘烤前,豬肉膘還保留固體狀;烤制後,豬油的香氣滲入豆沙中。

「過去,豬油細沙月餅是新雅的當家『花旦』,———因為豬油放得足,在老百姓心中的名氣很大,年年都會搶著買,甚至在一些人的記憶中,每年的中秋就是和豬油細沙月餅連在一起的。」陳耀良說。

豬油細沙的再次出現,並不僅僅是一種懷念,它的意義在於對百年月餅工藝傳承的認可與重視。在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今天,「古法」「手工」兩個詞,都已經是「小概率事件」;當工業機器的轟鳴聲蓋過了一點一滴的匠心匯聚,吃在嘴裡,人們的心裡也許也就少了那麼點味道。

宋泰來的手上有幾十張月餅配方,都是手寫的。宋泰來的女兒宋惠卿回憶說,當她還在讀小學時,父親就經常讓她幫忙整理月餅配方,「他一邊思考一邊敘述,我一邊聽寫一邊整理。」每一張配方上,原料配比、餡料和餅皮的配比、烘烤的溫度、蛋清的塗抹,都有詳細的記載。比如,餅皮和餡料的配比要達到2:8,出爐的月餅才會既柔軟又扎足;又比如,烘烤要分兩次完成,第一次烘烤時間不能長,為的是將月餅外表烤乾,第二次才能將裡面烤熟,兩次之間還要塗蛋清,甚至烘烤時間如何視天氣而調整也都有筆記。

雖然現代工業已經解決了月餅的製作工藝,但懂經的上海人都知道,手工包制的月餅品質最佳。「只要聽到『咚咚啪』的倒模聲,就知道又有月餅要進爐了;經過手工千錘百鍊的月餅,柔軟度更好,個大皮薄,餡料更有發揮餘地。」陳耀良舉了個例子,深受上海人喜歡的雙黃蓮蓉月餅一定要手工包制,機器根本完成不了。

傳承傳統並非照搬歷史

「百年秘方」拿過來,並不是「照本宣讀」。

經過幾代大師摸索、積累而成的嚴苛標準和工藝,是要傳承的。在新雅位於松江的月餅生產基地,手工月餅車間的高級技師大都有些年紀了,不少都是跟著新雅一路走來,有著40多年製作月餅的經驗。他們用「傳、幫、帶」方式,將手工月餅製作工藝一代代傳下去。一位師傅告訴記者,「手工月餅的餅皮更薄更鬆軟,餡心也更多,但是包制起來繁瑣費心———就算有經驗的師傅,一分鐘也只能包兩個手工月餅。」

但變化也不少。豬油細沙月餅十年前退出市場,就是因為消費者的口味出現了變化,而若是將這種口味原封不動地傳遞給「90後」「00後」的年輕人,未必有市場。

「傳承傳統不能照搬歷史。」新雅食品有限公司副廠長徐虎興說,比如豬油細沙月餅,一方面,豬油和豆沙無論是原料還是製作工藝,都採用了新雅的傳統工藝;另一方面,在烘焙生產流水線上進行了多次試驗,對月餅含水量和烘焙溫度進行了匹配,使得月餅吃口一點不油膩,符合現代人對於口感和健康的需求。

新雅行政總廚黃任康告訴記者:去年,除了豬油細沙月餅,還有玫瑰細沙、瓜仁豆沙、蛋黃細沙;今年,則新推出了陳皮豆沙月餅、檸檬椰絲月餅,皮子都是用傳統的工藝來製作,而餡料則追求創新。

在一些輔助環節,現代工藝則為月餅增加了品質。今年,新雅生產基地經過了改造,流水線增加到了六條,尤其是月餅烘烤的潔凈車間,均經過了一輪設備改良和提升。新雅粵菜館副總經理、新雅食品廠廠長錢啟良說:「如今,我們的月餅從烘烤到冷卻再到包裝,全程採用自動化———從托盤直接到包裝機中,不需要接觸工人,實現了沒有二次污染的目標。」

記者手記

中秋的記憶

■何易

又是一年中秋,月餅對於我這個「70後」來說,有著難忘的記憶。

那個時候,父親剛剛退伍轉業到上海。每到中秋節前,母親總會想盡辦法去買、去換很多月餅回家。然而,家裡月餅再多,我也只能邊上看著。每當我嘴饞想偷拿一個吃時,總會被母親打手心。父親在邊上說:「給孩子吃一個又怎麼啦?」這時候,母親就會用嗔怪的眼神看著父親,「這怎麼行,都算好的啊,老家的親戚等著呢。」

只有到了中秋節那天,母親才會拿出一個杏花樓散裝月餅,切成四塊,大家一起吃。分到我手上的總是最大的一塊,那一口甜香軟糯的豆沙,迄今難忘。而母親則會輕輕舔一口手中的月餅,靜靜地等我的吃完,然後把自 己的塞進我的手裡……

後來我當了兵。有一年中秋節,部隊食堂給每人發了一盒月餅,我一個都捨不得吃,只等兩個月後回家探親,孝敬父母。兩個月後,月餅早已硬如鋼鐵,但母親吃得很開心,不時還擦拭著眼角……

兒時的記憶總是如此吧,身處其間的時候,只覺得這是家常一景。只有當時過境遷,回首當年,才能咀嚼出其中的味道。

時光的沉澱,也讓這份記憶,越沉越香。

題圖 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網 的精彩文章:

三秋之半,天上月圓,人間團圓
江西貴州兩地實施方案印發
他們發現「生命時鐘」的奧秘
虛擬SIM卡「小兵立大功」
「共享經濟」的基因已經變異

TAG:文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