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寧夏,是什麼樣子的?

歷史上的寧夏,是什麼樣子的?

編者按:我們知道,寧夏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東鄰陝西,北接內蒙,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得黃河水灌溉而形成了悠久的黃河文明。公元1038年,党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今天我們今日頭條號:歷史觀景台就將為大家還原歷史上的寧夏。

一:先秦時期

西周時期,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一帶,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範圍。

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設置之始。

二:秦漢到隋唐

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並在此地修建了秦長城和秦渠,引黃河水灌溉農田。漢朝此地屬朔方史部。漢武帝曾兩次巡視寧夏,移民70萬,朝廷大量「募民徙塞下屯耕」大興水利。

十六國時期,此地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北魏、北周時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

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公元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時為唐肅宗。

三:西夏(宋)元明清

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党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公元1038年,李繼遷之孫李元昊在寧夏興慶建立大夏國,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餘里」,形成了和宋、遼、金四足鼎立的局面。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通過發動六次戰爭歷時23年,攻佔興慶,西夏滅亡。元朝時期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公元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後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凌志強/文史研究員)

親愛的讀者朋友

有關咱寧夏的歷史,你還知道哪些?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也歡迎訂閱頭條號:歷史觀景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