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代書法家筆下的中秋

歷代書法家筆下的中秋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古往今來,我們與祖先共沐在同樣的月光之中,而這輪皎潔皓月也照亮過無數文人墨客的心靈,讓他們懷有胸臆,用筆抒發,為後世留下了眾多吟誦中秋的作品。古代文人寫中秋的詩詞很多,但寫中秋的書法作品其實很少。

今日中秋,邀您共賞歷代書法家筆下的【中秋】。

東 晉

東晉王獻之 《中秋帖》

紙本草書 27×11.9cm

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 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曆(乾隆皇帝)行書題「至寶」兩字。

前隔水乾隆御題一段。

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題籤「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

卷後有明董其昌、項元汴,清乾隆題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觀鵬繪畫各一段。

卷前後及隔水鈐有宋北京「宣和」內府、南宋內府,明項元汴、吳廷,清內府等鑒藏印。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希」,乾隆遂以「三希堂」為御書房名。該帖刻入《三希堂法帖》中,後由清宮流入香港,1951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有關部門以重金收回,現藏故宮博物院。此帖運筆如火箸畫灰,字勢連綿不斷,極備法度,譽稱「一筆書」,是學習「二王」的珍貴資料。儘管《中秋帖》的藝術性毋庸置疑,但其帖所用竹料紙約到北宋時方才出現,從行筆判斷,書寫時用的是無心筆,並非晉朝慣常使用的有心硬筆。儘管乾隆皇帝言之鑿鑿是王獻之真跡,當代書畫鑒定家普遍認為可能是宋代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宋 代

宋代米芾 《中秋詩帖》

紙本草書 25.2×36cm

現收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釋文:

中秋登海岱樓作

目窮淮海兩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

目窮淮海兩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東輪。

信書亦一難事。

海岱樓位於漣水(江蘇漣水),是著名的風景名勝,米芾時常登樓,眺望淮河入海處遼闊壯麗的景色。在本詩帖中,米芾形容海口一片水光粼粼,好似銀瀉大地,而天際出現萬道虹光,孕育出寶貴的珍珠。在詩的後半,米芾則引「吳剛伐桂」的典故,談到若非吳剛日復一日,不停地砍伐桂樹,快速生長的桂枝,必定撐破月輪。米芾以此暗喻自己的仕途常為人所阻,無法充分施展。

宋代趙佶 《閏中秋月詩帖》

紙本楷書 44.5×35cm

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

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

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

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月助嬋娟。

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這件《閏中秋月詩帖》為「瘦金體 」的典型作品之一,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托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艷而優雅的氣氛。筆畫帶過之處,如遊絲行空,纏綿飄逸,是「瘦金書」中偏於柔美的風格,在宋徽宗的書法作品中,堪稱代表。

明 代

明代沈周 《有竹庄中秋賞月圖》

紙本設色

2010保利秋拍成交價1792萬元

釋文:

少時不辯中秋月,視與常時無各別。

老人偏與月相戀,戀月還應戀佳節。

老人能得幾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

古今換人不換月,舊月新人風馬牛。

壺中有酒且為樂,杯巡到手莫推卻。

月圓還似故人圓,故人散去如月落。

眼中漸覺少故人,乘月夜遊誰我嗔。

高歌太白問月句,自詫白髮欺青春。

青春白髮因不及,豪卷酒波連月吸。

老夫老及六十年,更問中秋賒四十。

中秋賞月,與浦汝正諸君同賦。

汝正出紙索畫小景,並書於紙尾,

長洲白石翁沈周書於有竹庄之平安亭。

《有竹庄中秋賞月圖》卷引首有貞伯題寫「有竹庄中秋賞月」大字篆額。

名卷《有竹庄中秋賞月圖》由畫面與書法兩部分組成,可稱沈周書畫作品中的煌煌巨制。畫面山水清勝,竹樹橋亭,明月高懸,景緻幽靜,描繪了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內的平安亭與友人中秋飲酒賞月的情景;筆墨雄健老辣,格調疏簡蒼勁,意境清幽高曠。而書法部分則是沈周滿懷激情,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興緻勃勃地抒發其中秋賞月時的複雜心情,結體嚴整,筆法沉著穩健,蒼勁老練。整卷書畫詩文相映成章,堪稱詩、書、畫三絕。

部分圖文來源網路

由五洲文化中心編輯整理

【五洲文化】

祝您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

關於我們

about us

微 信 杭州五洲文化中心

地 址 杭州市南山路186號

開放時間 9:30——18:00免費觀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五洲文化中心 的精彩文章:

五洲 節氣 秋分

TAG:杭州五洲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