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些關於中秋的記憶碎片

一些關於中秋的記憶碎片

QQ空間有一個功能,叫「那年今日」。

可以查看兩年來,

自己當天發送過的動態。

政治正確的的話,

它的叫法是「歷史上的今天」。

陳奕迅要有前瞻性一點,

他唱的是「明年今日」。

其實

它更應該叫做「回憶殺」。

有時候,我手抖,會點進去看一看。

反正每回看自己,滿屏尷尬佔八成。

剩下的兩成,

由「傻逼一樣」和「還是胖」平分。

今天不是中秋么,

我說看看往些年,

自己在這一天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於是我就看到了,

屬於自己的,

那些關於「中秋」的記憶碎片。

2010年的中秋,

我在莫斯科紅場。

當時,有「鳳凰衛視」的工作人員在錄製新聞,

於是我請其中一位攝影師幫自己拍了一張照片。

北風微涼。

我突然很想念家人。

算算航休時間,那時飛一趟「北京-莫斯科-北京」可是能休息三天的。

於是,回程在首都機場落地後,我馬上搭了最早一班飛成都的飛機,輾轉回了家。

後來,

我將這一次很衝動的行為記錄下來。

還寫了一篇小文——《假如我在秋季回來》。

中秋,

若是遠離家鄉親人,

就好像負上了一種慚愧,

或者是罪。

其實本不應該。

思念的情緒,

並不是因為這一天才凸顯。

而是因為這一天所承載的思念,

可以讓人大聲說出來,

而不會覺得尷尬和唐突。

結果往往是我們,

給自己加的內心戲太多。

而十年前的中秋呢?

2007年的中秋,

我在德國法蘭克福。

我簡直不敢看當時的自己,

太村了。

那是我到國航飛行的第二年,

由此可見我從那時開始就胖。

這不怪國航。

但我那時仗著自己年輕,敢放開了吃。

在波音747的駐地,還蹭了大廚師傅一頓大餐 —— 一盆不知道是從瑞士還是比利時運來的螃蟹,只只滿黃。吃得撐了,聽半醉的師傅們侃《易經》。

我猶記得,那晚的空氣又乾淨又清冽,

月光和周圍黑黢黢的森林極其相襯,

讓人想唱伍佰的《挪威的森林》。

那一回中秋,

家鄉與異鄉的空中直線距離划過8260公里,

時差6個小時。

當我望見德國的月亮又大又圓時,

我的親人應該正置身於中國的夕陽。

夜航歸來時,我在波音747頭等艙工作。

客人不多,我就試著練習調製雞尾酒。

那時,國航的秋季空中酒廊產品叫「金秋之舞」—— 加冰的菊花茶兌上一盎司的金酒,飾以菊花浮於酒面 —— 於形於色於味都與這個季節合拍。

那略帶清苦口感的「金秋之舞」,

我是很久很久,都沒有再見到有人喝它了。

現在我很想給自己調一杯。

說到酒,我卻突然記起2006年的中秋。

那一回,卻是在烏鎮。

黃磊在他和劉若英演的《似水年華》里有一句台詞,

他說:「早上喝酒醉一天,天天喝酒醉一生。」

他們喝的是烏鎮的「三白酒」。

然後,

他們,

就在霧氣濛濛的青色天空下,

在靛藍色印花布的搖曳中,

在紹興戲梆子篤篤聲響里,

在烏篷船盪起的漣漪之間,

在一座座水鄉小橋的盡頭,

「沉醉不知歸路」……

《似水年華》這齣戲講的是思念和錯過。

情節很糾結,很文藝,很泛酸。

我本不是喜歡這樣拖沓,粘稠故事的人。

但這出濕漉漉的,發生在秋冬季節的感情戲,還是觸動了我。

於是,

那年中秋,

我來到烏鎮。

看自己的景,回味別人的戲。

黃磊說烏鎮是特別適合抒情的地方。

也許,世上總有那麼一兩處所在,是讓自己心之所系,魂牽夢繞的吧。

想到去,就應該去。

立刻,馬上。

「寧願犯錯,不要錯過」。

2013年的中秋,

我在杭州。

說起來到杭州的原因,

卻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

我從小愛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它們影響了我的三觀,也影響了我的五官——看得眼睛近視了。

其中,有很多情節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

一個是《射鵰英雄傳》的第三十四回「島上巨變」。

講的是黃蓉,郭靖二人重回桃花島後,發現江南六怪慘死島上。

兩人誤會漸生。

後來又在嘉興煙雨樓與各路人馬相遇,稀里嘩啦大戰一場。

這就是發生在中秋之夜的事。

但書中寫的那晚,似乎沒有大月亮,反倒是白霧茫茫一片,像極了郭靖心中的疑惑。

還有一個是《書劍恩仇錄》。

陳家洛夜探陳家祠堂,巧遇乾隆,引出身世秘密。

其情節跌宕起伏,就像金庸著重描寫的錢塘潮,讓人跟著心潮澎湃。

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君有君的憂,民有民的愁,

真真應了乾隆說的「情深不壽」。

文藝如我,金迷如我,

說什麼也要在中秋之際,

到江浙一帶遊玩一番的。

可惜時間不夠,嘉興煙雨樓和海寧錢塘潮我都沒有看成,

只是在杭州西湖逗留了兩天。

它還是讓人驚艷。

到底是江南。

空氣中瀰漫的桂花香氣,

和三潭映出的清亮月色,

讓人彷彿能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南宋故城。

2015年的中秋,

我在北京。

其實,

中秋這個日子,

人文意義總是大於它的自然屬性的。

「愁」為「心」上「秋」,

秋季,

也總是會讓人感觸更多。

聽達達樂隊的《南方》,歌詞有一句:

「我住在北方,難得這些天許多雨水。夜晚聽到窗外的雨聲,讓我想起了南方。」

是的,

「雨」是南方永恆的符號。

就像黃磊鏡頭中白露為霜的烏鎮,

就像煙波蕩漾開來的杭州西湖,

就像我深深懷念的家鄉樂山。

但是,北方也是我的家。

兩年前的中秋,

我在院子里和李豆豆,小黃狗玩。

李豆豆問我樂山的秋季是怎樣的景色,

我向她細細描述:

秋季,連著幾日下雨,整個城都陷在陰鬱潮濕的氣息中。夜間,雨水滴滴答答落在樹葉上,有沙沙的聲響。路邊有一些賣麻辣燙和燒烤的小攤,燈光人影憧憧。車夫穿著雨衣踩著人力三輪車緩緩經過~~~~~很有「江湖」的味道。

說完,我不禁搖搖頭。

真的是這樣嗎?

還是這些,都是我心中希望的家鄉的樣子?

李豆豆要我群發個祝福信息給家人。

我沒有這樣做。

她還不懂得,

越想開啟的門,叩得越輕。

後來,我把這種猶疑畫了下來:

今天,又是一個中秋。

收拾起這些記憶中的散落碎片,

覺得這些可笑的,幼稚的,執拗的自己還是值得感謝。

感謝自己並未辜負過往。

而看到這裡的你們,

也是否也會微笑面對「那年今日」的自己呢?

無論怎樣,

希望在各自的歲月中,

「懂的吃,捨得穿,不會亂」

無論端午中秋,

無論今天明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你經過有細賞 的精彩文章:

並沒有哪條路會讓你失去方向——《迷失表參道》《弄錯的車站》

TAG:如你經過有細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