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好月圓,今日中秋

花好月圓,今日中秋

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傳統佳節——中秋。這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又稱八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時在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的月亮更圓、更明亮,被視為親人團圓的象徵。

>>中秋·由來trong>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皇家祭拜月神,民間慶祝豐收的活動。

直到唐朝初期,成為固定節日。宋朝時期開始盛行。至明清時,中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2006年中秋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將其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傳說trong>

中秋節的傳說也是豐富多彩,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王母娘娘賜其不老仙藥,將其交於嫦娥保管。不料,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

后羿回家尋妻不得,仰望月亮呼喚嫦娥。皎潔的月亮上,果然出現了她的身影。

后羿急忙擺上香案和鮮果遙祭月宮裡的嫦娥。而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的消息後,也紛紛遙祭。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伐桂

據說,吳剛因犯了錯誤,被貶謫到月宮,以示懲處,砍伐月桂樹。廣寒宮前的這棵桂樹生長繁茂,高五百多丈,但每次砍下去後又立即合攏。幾千年來,隨砍隨合,永遠也砍不光。

>>中秋·習俗trong>

吃月餅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又稱小餅、月團等,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到了明代,月餅才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

賞月

祭月、賞月是重要習俗,自唐宋以來蔚然流行,沿襲至今。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人們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

如今,賞月成為中秋佳節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與家人朋友一道,坐而望月,享受良辰美景。

猜燈謎

中秋之夜,月明如鏡。有的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聚集在一起,猜燈籠上寫的謎語。

燃燈

中秋有放孔明燈的習俗,燃燈以助月色。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或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在江南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將做好的船燈放於水中,飄向遠方,寄託人們美好的祝福。

GIF/453K

賞桂花、飲桂花酒

我國飲用桂花的歷史十分久遠。每逢中秋之夜,在陣陣桂香中,喝一杯桂花蜜酒,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成為節日中一種美的享受。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蘇軾在這首《八月十五日看潮》中就抒發了觀潮的興緻。在古代,尤其是浙江一帶,觀潮可謂是中秋的一大盛事。

>>中秋·養生trong>

潤燥養肺防感冒

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早晚涼中午熱,晝夜溫差開始變大。秋老虎發威時,天氣涼熱不定,最容易感冒。

建議每日早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有助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適度散步、練拳等,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秋季氣候乾燥,可適當服用白木耳、蜂蜜、冰糖、梨等食品,能潤燥養肺。脾胃虛弱者,宜食溫熱熟軟的食物。

預防胃腸疾病

經歷一整個夏季,人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當飲食不當時,容易引起腹瀉。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勿食生、冷的食物,常喝水,勤洗手。加強身體鍛煉,補充豐富的營養。

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氣候乾燥,皮膚水分容易流失,也很易感到口乾舌燥。所以要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分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運動。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飲食宜忌

中秋節期間應注重飲食平衡,營養全面,避免偏食和大吃大喝。不宜過量食用寒涼瓜果以免造成腹瀉等癥狀。同時,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以防造成大便乾結等。

如何吃月餅

月餅是中秋的經典美食,但食用不當會損害健康。因月餅中含糖量極高,所以,糖尿病人和兒童不宜過量食用月餅。成年人過量食用月餅也會對腸胃造成較大負擔。

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不超過半塊月餅。月餅不宜久存,以免油脂氧化,餡料變質,應詳細閱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儲存方法,打開盒子沒吃完的月餅,最好用保鮮袋封存,並放入冰箱中,最好儘快吃完。

>>中秋·品詩trong>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 的精彩文章:

索尼XZ1將在10月26日登陸加拿大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三人因引力波獲獎
三星Win10 MR頭盔Odyssey曝光:售價3320元
蘋果iOS11,電池續航「毒藥」
Win10秋季創意者更新RTM鎖定16299

TAG:IT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