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天獵》——中國空軍新銳機型的盛宴,直追《壯志凌雲》

《空天獵》——中國空軍新銳機型的盛宴,直追《壯志凌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光亭】

9月30日上映的空戰大片《空天獵》可以說是一部中國空軍的宣傳大片,所有的新銳機型甚至包括最先進的殲-20全部盡數亮相,成為中國空軍現役裝備的一次集中檢閱,對於飛機控的軍迷來說,堪稱是一場過癮的饕餮盛宴,而影片中一些極具空軍特色的戰術,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9月30日上映的《空天獵》集中展現了中國空軍現役的新銳機型

招牌攔截動作

影片一開場就是李晨飾演的尖子飛行員吳迪和李佳航飾演的劉浩辰駕駛殲-11雙機驅離抵近偵察的他國電子偵察機,在和平年代這種抵近偵察和反偵察是最常見的空中較量。當吳迪無線電警告無效後,就使用了最招牌的攔截動作——桶滾機動。

GIF/1988K

最經典的招牌攔截動作桶滾機動

所謂桶滾機動,就是指飛機在飛行中沿著自身的中軸線作360度旋轉,猶如一個滾動的圓桶,一邊旋轉一邊拉升高度。桶滾機動在空戰中具有很強的戰術價值,防禦型桶滾可以幫助飛機躲避導彈攻擊,進攻性桶滾則是在飛越敵機或者在領先於敵機而又無法減速時,就可通過滾桶動作從低位置拉升到高位置,在提升高度的同時把動能轉化為勢能,從而降低相對速度,從不利被攻擊的位置反轉佔據有利的攻擊位置。當然要能夠做出滾桶動作,一是飛行員要有很高的飛行技術,二是飛機要具備出色的機動性能,兩者缺一不可。

桶滾機動的分解示意圖

在經典的空戰影片《壯志凌雲》和《絕密飛行》中都有桶滾動作出現,而在2016年和2017年中國空軍驅離抵近偵察的美軍飛機時,也都曾使用過招牌的桶滾動作。

《空天獵》在暖場階段就出現了桶滾機動,空戰大片的味道頓時噴涌而出,令人精神為之一振。但緊接著吳迪雙機又遭遇了2架美軍F-15戰鬥機,雙方隨即展開了戰鬥機之間的角力,但在這個橋段明顯帶有向《壯志凌雲》致敬的意味,但是通過特技製作出的背景和《壯志凌雲》中真實的空戰背景還是有差距,或許是特技背景還不夠逼真,總給人以電腦遊戲而不是空戰的感受。另外,情節設計還有不盡合理之處,在雙方相互使用雷達鎖定的對抗中,卻出現了發射紅外干擾彈的場面,紅外干擾彈是用來干擾紅外製導的對空導彈,應付雷達鎖定根本沒有作用,因為紅外干擾對雷達制導毫無作用,而且在和平年代,雙方軍機的角力是絕對不可能真正發射導彈的,那可就意味著戰爭,沒有最高層的批准,一線飛行員是肯定不敢輕易按下導彈發射鈕的。通常雷達鎖定就是最高等級的警告和對抗了,因為一旦被對方雷達鎖定,就代表著接下來如果發射導彈,那就必死無疑了。所以雷達鎖定不但是雙方飛行員飛行技術和空戰戰術的較量,更是在心理上佔據徹底壓倒對方的較量。在這點上《壯志凌雲》表現的就更為專業、到位和精彩。

《壯志凌雲》中雷達鎖定的鏡頭更為專業

棉花糖戰術

不過隨後殲-11被F-15咬尾之後的採用棉花糖戰術反敗為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當殲-11被咬尾後,無論飛機的機動性,還是飛行員的技術,都沒有絕對優勢,要想上演大逆轉就必須有絕活——棉花糖戰術。首先迅速進入雲團,讓F-15失去目視接觸,只能依賴機載雷達跟蹤,而在近距空中格鬥的情況下,如果採用TWS掃描跟蹤模式,很容易丟失目標,所以一旦失去目視接觸,為了確保能繼續保持雷達跟蹤,就必須要切換到跟蹤性能能更穩定的STT單目標跟蹤模式,這種切換對經過長期訓練的飛行員來說,幾乎是下意識的動作。然後殲-11雙機在雲團中進行密集編隊,目的就是讓兩架殲-11在F-15的雷達顯示屏上「合併」為一架!並保持「一架」模式飛行一段時間,接著殲-11長機迅速大角度爬升,而使用STT模式的雷達此時就算看到了殲-11長機的回波信號,也只能繼續跟蹤一個信號——因為STT模式是單目標跟蹤啊!而且會根據「最合理的目標」原則繼續跟蹤原來目標,也就是仍保持原來飛行軌跡的殲-11僚機,這樣殲-11長機就成功完成了擺脫雷達跟蹤的戰術機動。

棉花糖戰術的關鍵就是兩機密集編隊

接下來長機只需要輕鬆轉到F-15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對2架F-15進行雷達鎖定,當2架F-15的雷達告警響起時,戰場態勢就很明確了,就算能夠幹掉殲-11僚機,2架F-15也難逃厄運,以一換二,這樣的交換肯定不合算,所以識趣的自然就是趕緊進行擺離線動,放棄鎖定殲-11僚機。影片中F-15在收到雷達告警後立即拋掉副油箱加速逃離,因為作為資深飛行員,他們很清楚能夠在短短几秒之間就做出棉花糖戰術的對手絕非等閑之輩,原先帶著副油箱就敢「調戲」殲-11的那種輕蔑,頓時煙消雲散。而這個戰術的關鍵是雙機編隊飛行員之間的高度默契,兩機在雲團中密集編隊,就像棉花糖那樣緊密地合二為一。當然前提是空中必須要有雲團,正如後來僚機劉浩辰在國外帶飛介紹棉花糖戰術時,大反派飛行員出身的拉赫曼將軍馬上就說「對手怎麼會讓你們飛到雲里去呢?」說明他也是箇中高手,一句話就點出了棉花糖戰術的命門!

殲-20的銀幕首秀

《空天獵》最大的看點就是中國空軍的現役裝備,特別是新銳機型幾乎盡數亮相,讓飛機控的軍迷來說,確實堪稱是一場非常過癮的饕餮盛宴

影片一開始吳迪執行驅離任務駕駛的是殲-11;

范冰冰飾演的直升機飛行員亞莉營救被泥石流圍困的群眾,駕駛的是直-9直升機;

在吳秀波飾演的飛行教官陸國強停飛儀式上出現的是初教-6教練機;

在霸天狼基地第一次生存訓練時,亞莉接應吳迪駕駛的則是直-8直升機;

運送空降突擊隊執行人質營救任務的是運-20運輸機;

在解救人質行動中由陸國強操控的是彩虹-5無人機;

吳迪執行空襲彈道導彈發射井任務時駕駛的是殲-10C,而為他進行空中加油的是由轟-6K改裝的空中加油機;

為整個行動提供空中監控的是空警-500空中預警機……

劇照背景中是西部戰區空軍某旅的米-171E,空軍的各種現役飛機都成了道具

其中,殲-11和殲-10是目前中國空軍現役的主力戰鬥機,在性能上都是屬於三代機,殲-1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在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曾經是廣大軍迷最為熱切關注的焦點,也是目前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所使用的機型;殲-11則是中國購買俄羅斯授權許可的蘇-27SK國產組裝飛機。運-20官方的正式綽號是「鯤鵬」,而軍迷則根據運-20肥碩的機身外形戲稱為「胖妞」。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800公里,最大航程7800公里,滿載時航程也能達到4400公里,是中國第一種真正具有大航程大運載量的戰略運輸機,運-20的服役使中國空軍補上了戰略空運的短板。空警-500則是中國最先進的第三代空中預警機,想當年中國向以色列購買費爾康預警機,還被美國橫加干涉阻撓,如今還不到二十年,中國就已經先後研製了三代預警機,性能穩步提升,發展之迅猛令人驚嘆。

中國空軍第三代預警機空警-500

當然,《空天獵》里出現的最大亮點肯定非殲-20莫屬,儘管出現的時間很短,但就是殲-20座艙蓋緩緩落下,就足以令人振奮不已了。要知道這可是殲-20這款中國自主研發的四代機的銀幕首秀啊!即便只是驚鴻一瞥,就已經成了《空天獵》的一大賣點了!

殲-20在《空天獵》里驚鴻一瞥,座艙蓋緩緩落下

巧的是,就在幾天前,殲-20接連成為熱點新聞,一是8月1日在朱日和閱兵中,殲-20以三架編隊參閱,首次公開亮相;二是9月19日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首次成功試飛;三是9月28日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殲-20已經列裝部隊。而這些令人應接不暇的發展,距離殲-20首次試飛僅僅只有六年!一款具備當今世界航空工業最先進的四代機,六年就從試飛到列裝,發展之迅猛,意料之外但又是在情理之中。

在朱日和閱兵上殲-20的三機編隊

音爆也能當武器

影片中的恐怖分子準備槍殺中國人質,而突擊隊還沒能趕到,空中只有吳迪的殲-10C戰鬥機,他很清楚無論是用機炮還是炸彈,都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人質和恐怖分子玉石俱焚的結果,所以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先是低空掠過,給人質中曾經是自己僚機的劉浩辰一個暗示,希望這位從航校就在一起,心意相通配合默契的搭檔能夠明白自己的想法,劉浩辰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迅速通知所有人質「張大嘴巴捂住耳朵!」恐怕直到這時,絕大多數觀眾都還不知道吳迪會有什麼招數,當殲-10C再次掠過,機場建築物的玻璃窗紛紛爆裂——筆者這才明白,原來吳迪要用音爆啊!

物體運行速度接近音速時,會出現一股強大的阻力,使運行的物體產生強烈的振蕩,同時速度也會出現衰減。這種現象被稱為「音障」(Sound Barrier)。而一旦突破音障,由於物體本身對空氣的壓縮無法被迅速傳播,會在物體的迎風面逐漸積累最後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聲學能量會高度集中,這些聲學上的能量就會產生如同爆炸一般的巨響,讓人的耳朵感到短暫而極其強烈的震動,這種現象就叫「音爆」(Sonic Boom)。

突破音速時的音爆雲

吳迪就是利用了聲爆的這一特點,暗示浩辰提前做好預防措施,而毫無準備的恐怖分子則在突如其來的聲爆衝擊下,會出現短暫的耳聾、暈眩甚至失能,這就是唯一的機會了!浩辰果然抓住了這個機會,奪得了一支手槍,接連擊斃了幾名恐怖分子,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等到了突擊隊趕來。

這個情節的設計相當巧妙,也完全符合軍事常識,說明編劇是個對航空知識極其熟悉,並能靈活運用,應該大大點贊。

巴倫支海手術刀

在影片最後,大反派拉赫曼將軍搶得一架幻影-2000戰鬥機——為什麼是幻影-2000,其實為虛構的馬布國選擇的機型實在太多了,而看到幻影-2000,筆者不禁會心一笑,印度和海峽對岸空軍裝備的主力戰鬥機都是幻影-2000!

《空天獵》里大反派駕駛的就是幻影-2000

然後和吳迪的殲-10展開了激烈的空中格鬥,當吳迪所有的彈藥全部用完,而拉赫曼還有一枚導彈,可以輕鬆從容地擊落亞莉駕駛的已經用完了干擾彈的直升機,就在拉赫曼得意地要讓吳迪眼睜睜看著自己所要掩護的戰友被擊落時,吳迪卻突然採用了非常規戰術,在影片最後的作戰講評中被霸天狼基地指揮員,由王千源飾演的凌偉峰認為是和「巴倫支海手術刀」相同的空中撞擊戰術,不過凌偉峰同時也指出,這種戰術並不可取,這一點評確實很專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就要先來說說「巴倫支海手術刀」。

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軍的P-3B反潛巡邏機,在巴倫支海靠近蘇聯沿岸空域執行抵近偵察任務時,遭到一架蘇聯新式戰機的攔截,於是P-3B就利用這個機會盡量靠近這架新式戰機進行拍照和觀察,經過幾次角力後,蘇聯戰機突然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用自己的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側一號發動機上,像手術刀一般劃開了一個大口子,P-3B失去了一個發動機的動力,好在P-3B是四發飛機,損失了一個發動機還不至於喪失全部動力而墜毀,但這種亡命般的驚險動作已經讓P-3B機組極為震駭,立即掉頭返航。蘇聯戰機也因為垂尾損壞而返航,這種新式戰機就是殲-11的前身蘇-27。

巴倫支海手術刀,蘇-27切割P-3B

很多人都把這次事件認為是蘇聯飛行員以這種動作迫使P-3B放棄原來的偵察任務,是勇敢而成功的驅離行動的典範。其實並不是如此,這架蘇-27的本意很可能並不想這樣來給P-3B動手術,而是操作失誤出現了意外的碰撞。因為,當時蘇-27也是剛剛裝備蘇聯空軍,飛行員對飛機的操縱肯定不會太熟練,而且一般和平年代的偵察與反偵察,不會進行空中撞擊這樣激烈的對抗,畢竟雙方飛機都在高速飛行中,誰也無法保證一旦撞上了會出現什麼後果,要想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精確「碰瓷」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事後蘇-27的飛行員辛巴爾上尉受到停飛處分,並被調離戰鬥部隊,就充分說明了蘇聯空軍對當事飛行員以及這種處置方式的否定態度。

在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中的辛巴爾上尉駕駛的蘇-27

所以把「巴倫支海手術刀」作為反偵察驅離戰術的範例,顯然是不可取的。再回到影片,吳迪在彈藥耗盡的情況下,要想學習辛巴爾上尉用垂直尾翼來切割幻影-2000,在實際飛行中基本上很難做到,畢竟幻影-2000是噴氣式飛機,不是螺旋槳式的P-3B,速度要比P-3B快很多,是能夠很容易地規避「切割」動作。

在實戰中,遇到這種情況,那就只有比「巴倫支海手術刀」更為壯烈的同歸於盡式的空中撞擊,而在歷史上,同歸於盡的空中撞擊並不罕見,只有這種完全不計後果,把自己的座機作為最後一發炮彈的決死撞擊,才是對手難以規避,這也更能表現軍人悍不畏死的軍魂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很不幸,就算控槍,賭城槍手也有這些空子能鑽
中國維和軍人趕走武裝分子 難民高呼:China Good
《空天獵》 與時俱進的主旋律電影
中國,向前進!美國已不再「偉大」
中國的軍火出口是對和平的威脅?不,是對世界和平的增強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