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填空題:中秋小食,今日

填空題:中秋小食,今日

花在此時落,月在今夜圓。

說起中秋節,大家一定會想到賞月飲酒吃月餅。

除了「中秋三幸事」,你還了解其他的應季美食嗎?

(Emmm……此處不應冷場……)

就讓博(資)學(深)多(吃)聞(貨)

小葵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秋天是盛產螃蟹的季節,早在明代的中秋宴上,螃蟹就成了席間佳肴主角。《酌中志》一書中寫道:「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將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當時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吃蟹,佐以酒醋,很是流行。

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呢?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

有俗語說:「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取芋、路的諧音來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工作。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說的正是如此。

據說中秋節吃菱角,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鹹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後,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原先與芋頭、菱角一樣,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對老齡體弱者最為適宜。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入饌,著名的菜肴就有板栗鴨,板栗燒雞,板栗燉雞湯等。

關於中秋節吃鴨子,還有一段歷史傳說。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治嚴厲,不能明斗,就用暗語,因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便取諧音「鴨子」。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

每逢中秋之夜,在那清風明月之下,丹桂飄香,這時候再來一杯桂花蜜酒便足以令人嘆息滿足。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也是相當久遠。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陝西西安一帶,每到中秋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在鍋里烙熟後,切成尖牙狀,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則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娘家則送饃上門,以示全家團圓不忘。

中秋吃糍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通常人們把過中秋看成僅次於春節的農曆節日,素有「小年」之稱。

說到山東中秋美食,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在陝西,中秋必食月餅與切成蓮花狀的西瓜。西瓜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寬中下氣、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吃月餅之餘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西瓜切成蓮花狀,是為了配合中秋的節日氣氛,增加喜慶吉祥。

舊時江南各地過中秋節的「富貴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吃南瓜」說法,起源於一民間傳說。南山腳下有一家境貧困的女子,時值連年饑荒,她年邁的雙親病倒在床,八月十五那日女子在南山雜草叢中尋得兩個扁圓形野瓜,她採回去後煮給父母吃,二老竟因此而食慾大增病體痊癒,因采於南山而喚作「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有清爽感。而柚子自身的營養價值也是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

以上就是小葵了解到的中秋應季美食啦!

你們家鄉中秋節又有什麼特色美食呢?

快快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訴小葵吧~

圖片 | 經濟學院

文案 | 經濟學院

編輯 | 校青通社新媒體運營中心 許珮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師大小葵 的精彩文章:

TAG:福師大小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