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說文中秋特輯——中秋誦佳瑞,詩詞寄相思

論語說文中秋特輯——中秋誦佳瑞,詩詞寄相思

GIF/1K

中秋誦佳瑞,詩詞寄相思

論語說文中秋特輯

撰稿 成宇

主講 康橋新雨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落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在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中,文人墨客面對姣姣明月,一首首明月之詩隨口吟誦。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鄧宇辰吟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明月何皎皎

[東漢] 佚名

誦讀:陳亞君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誦讀:李想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誦讀:高慕榕 李梅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誦讀:張寧

玉顆珊珊下月輪,

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

應是嫦娥擲與人。

陽關曲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

[宋] 蘇軾

誦讀:丁亞楠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滿江紅 中秋寄遠

[宋] 辛棄疾

誦讀:趙婧蕊 侯睿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念奴嬌 中秋效李敬

[元] 白樸

誦讀:吳金澤 張宋弌

一輪月好,正人間、八月涼生襟袖。萬古山河,歸月影、表裡月明光透。月桂婆娑,月香飄蕩,修月香人手。深沉月殿,月蛾誰念消瘦。

今夕乘月登樓,天低月近,對月能無酒。把酒長歌邀月飲,明月正堪為友。月向人圓,月和人醉,月是承平舊。年年賞月,願人如月長久。

臨江仙 中秋

創作:吳繼釗(學生)

誦讀:吳繼釗

十里長街燈火盛,薄雲月色輕悠。炊煙裊裊入夢遊。映簾非舊色,合眼幾雙眸。

七點風流皆入酒,三分餘下離愁。清茶淡品是無憂。陳詞留故里,新曲獻寒秋。

沁園春 憶中秋

創作:馬昌海(學生)

誦讀:馬昌海

雁過風聲,又渡斜陽,一去不回。漸空橋困雪,蒼霞翳乳,天分幾色,莫是應疲?霜露流花,輕樽對影,晚來零然不得歸。常回首、念登樓靜佇,獨賞瑩輝。

蕭蕭往事徒追,更休誤中秋升魄時。正玉宮長照,繁燈遠浸,嬋娟仍在,萬里相思。縱有千愁,隨風送雁,一去無回到極西。知吾意、寓情天陸,山海難移。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載酒白雲邊」,洞庭秋月,水天一色,張孝祥泛舟滄溟,仰望中天明月,生出了「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的千古奇想。

念奴嬌 過洞庭

[宋] 張孝祥

誦讀:成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江天一色,江流宛轉,月照花林,張若虛彷彿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探索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

春江花月夜

[唐] 張若虛

誦讀:若然 王嘉樂 馮玉瑩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花搖情滿江樹。

遙望天空,一輪明月斜掛,她的陰晴圓缺、起起落落承載了遊子「月是故鄉明」的幽幽離愁,傳達著「願逐月華流照君」的綿綿相思;引發了思想者關於宇宙人生的無限遐想。然而,月所承載的又何止是離人的思念,哲人的幽思。她還承載了太多的家國天下。亡國之君李煜就在他的詞中借皎潔的月光傳達著他對故國的思念,亡國的悲痛。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 李煜

誦讀:康橋新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秋佳瑞,濃縮了人類普遍的情感體驗,圓月如盤,殘月如鉤。曠達、洒脫的蘇軾,仰望中秋明月,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之嘆。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

[宋] 蘇軾

誦讀:成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蒼茫宇宙中的玉壺東升,曾引起古往今來人們多少美妙的遐想、動人的情感、哲理的思索。月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意象,浸潤在我們一代代中國人的骨髓里,傳承在我們的血液里。願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忙碌的腳步,看一看月的幽光;靜下浮躁的心靈,追尋古人的足跡,堅守那一份純凈,保持那一份真摯,感悟那一份情思。最後祝大家中秋吉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語說文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論語說文之十 有趣的會意字

TAG:論語說文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