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喜劇靠諷刺,二流喜劇靠情懷,三流喜劇靠段子,四流喜劇靠屎尿屁
文 |Tormund
《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在國慶檔相遇,少不了圍觀群眾對開心麻花和大鵬進行對比。其實不論最終誰的票房最高,誰的口碑最好,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國產喜劇電影。
現在的國產電影中,哪個類型最賺錢?答案毫無疑問是喜劇。如果不信,可以看看中國的電影票房排行榜,除了戰狼2,《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美人魚》、《捉妖記》等票房贏家,都屬於喜劇類型,細數一下,國內至少有至少40個喜劇流派。
近幾年來,銀幕上放映的喜劇電影在四五十部以上,不僅數量多,時間分布還廣。不論是哪個檔期,都能發現它們,而且往往會成為票房黑馬。當喜劇電影成為暴利,那麼資本就會一窩蜂進入,這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一旦市場供大於求,喜劇電影將拉回正常的利潤水平,甚至出現虧損。
並不是讓喜劇演員們合夥拍一部喜劇電影就一定能夠大賣。喜劇也是有層次和不同體量的,只有相對高端的國產喜劇才能夠出現爆款。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梳理一條喜劇的投資之道:一流喜劇靠諷刺,二流喜劇靠情懷,三流喜劇靠段子,四流喜劇靠屎尿屁。喜劇的頭部內容要依靠重工業、內容跨界、合家歡!
一流喜劇靠諷刺,喜劇的本質是諷刺
馮小剛說過:喜劇電影的內核是諷刺。從陳佩斯、馮小剛、姜文和寧浩的電影中,觀眾能體會出導演對社會的戲謔和嘲笑。
在諷刺電影的巔峰時期之後,陳佩斯專註於舞台劇和教學、馮小剛開始著力於《集結號》、《1942》、《芳華》等內容和立意都深刻的電影、姜文讓政治隱喻「飛一會兒」,寧浩在《無人區》後尺度放緩,國產諷刺喜劇開始進入一個低谷期。雖然還有不少優秀的作品,但是高度和深度卻不及以往的作品。
近幾年的喜劇電影中,能將諷刺和笑點契合最完美的,當屬開心麻花。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2016年的《驢得水》,以及正在國慶檔上映的《羞羞的鐵拳》,都是個中翹楚。《夏洛特煩惱》中王老師的那句:「就在昨天,袁華同學得了全區作文比賽一等獎,作文題目是《我的區長父親》」,兼具諷刺和喜感。
對於喜劇而言,最大的意義在於諷刺。喜劇需要的是內涵,是笑過了之後也會有豐盈的滿足感,而不是收起嘴角肌肉後的空虛感。
或許有人會說,諷刺喜劇與那些「娛樂至死」的喜劇對比,太嚴肅了,市場的認可度不高。從《夏洛特煩惱》的14.4億票房,以及《驢得水》的1.7億票房來看,這屆觀眾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1984年的春晚,馬季說了一段《宇宙牌香煙》的相聲,諷刺社會上一些商家以假亂真做廣告推銷劣質產品的行為;1988年的春晚,牛群的小品《領導 冒號》諷刺官僚主義,均被封為經典。流傳下來經典相聲段子,無一不充滿諷刺。再比如80年代牛群和馮鞏的《小偷公司》:「這個氣你生不起,我們公司有副對聯,上聯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聯是,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
可惜這個傳統沒有堅持下來。
喜劇沒有了諷刺,就沒有了生命力。同樣,中國喜劇電影如果不把「諷刺」這把大旗立起來,其命運也將如同小品和相聲一樣走向沒落。
值得慶幸的是,除了陳佩斯、馮小剛、姜文、寧浩,還有開心麻花懂諷刺喜劇。
二流喜劇靠情懷,情懷能夠讓觀眾走進電影院
這裡的二流毫無貶低之意。近期上映的喜劇電影里,《縫紉機樂隊》屬於講情懷的一類。雖然現在流行的是嘻哈饒舌,但論情懷,還得是更加老派起范兒的搖滾,大鵬就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點。而包括《美人魚》《港囧》《澳門風雲》以及成龍的喜劇都或多或少有這一元素。
說起最講情懷的喜劇電影,周星馳稱得上是第一人。不論是從電影的內容,還是觀眾觀影前的態度,都打著情懷的口號。每次星爺的電影上映,朋友圈裡總會出現類似「我們欠了周星馳好多電影票」的感慨。
周星馳的電影,有著殘酷童話的內涵,而國內更多只是單純的公路喜劇。喜劇電影由低端到高端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內涵的發展,周星馳的成長曆程可以印證。他一開始也是靠誇張的動作和語言來搞笑。但是《喜劇之王》後,年過中年的周星馳拋棄了年輕時候那種浮誇表演手段,轉而開始探討人物的內心。這種有思考、有關懷、有感動、有反思的喜劇,才算是上乘之作。如果僅僅只能博得觀眾一笑,那它頂多只能算是一部還可以的喜劇。
有情懷的喜劇才是好電影,能讓人笑中帶淚的方才有可能成為經典。情懷用得恰到好處,的確可以當飯吃。
三流喜劇靠段子套路,好的梗和化學反應是一部喜劇的基礎
段子、套路、梗、包袱,是構成一部喜劇的基礎。
碎片化、小品化是許多喜劇電影的特點。但假如知識僅僅著眼於這一部分,則會未免顯得狹隘。電影是一個整體,故事需要有基本的框架和邏輯。現在的許多喜劇電影,特別是段子電影,就像是由一個個小品連接而成的,雖然內容和表演會讓人發笑,但要問起電影講的是什麼故事,觀眾可能會一頭霧水。
而僅靠段子的喜劇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段子是有時效性的。電影的拍攝、上映與市場需求和觀眾審美存在著時間差。一旦沒有把握住風向,表面上是段子過了時,背後是票房成績上不去。
而且,原本一個140字之內就能講完的段子,非要擴充成5分鐘的銀幕內容,擱誰拍都尷尬。
四流喜劇靠屎尿屁,賣慘、賣萌、賣人設
如果想在屎尿屁喜劇中感悟到人生真諦,要麼是慧根極高,要麼就是沒事找事。這種喜劇壓根兒就不注重性格和心理分析,只是為了博觀眾一樂。您笑了,這種喜劇的目的就達到了。
《分手大師》《惡棍天使》《擺渡人》《老男孩》等都算是這類代表。
就拿《大鬧天竺》來說,在人文氣息(逼格)濃厚的豆瓣上,評分只有3.8,好於2%的喜劇片,但是它卻有7.5億票房。雖然在藝術層面不及格(人家也沒想過這層面),但是《大鬧天竺》在商業層面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這才是重點)。僅僅做到物理反應上的成功,缺能獲得票房的成功,是目前電影市場的另一種荒唐折射。
不停地「鬧」是現在許多喜劇電影的切入點,特別是在公路喜劇中,故事的元素大多是為「鬧」服務,大多數屎尿屁喜劇電影都是自我失控的逗你笑,靠誇張的肢體和滑稽動作引發的笑料,這種低端喜劇雖然賣錢,但是以後會越來越難。
重工業、類型跨界、合家歡是優秀喜劇的必經之路!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迅速發展,喜劇電影也要順應時代潮流,未來,重工業、合家歡依舊是大勢所趨。中國電影票房的增長,喜劇電影一定會是主力,而。《美人魚》33.9億票房,《捉妖記》24.4億票房,《西遊伏妖篇》16.5億票房就是例子。
然而內容一定為王,工業水準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高,但是諷刺、情懷這個思想層面的東西卻也需要更多的打磨。在諷刺和情懷上,姜文《讓子彈飛》是經典,《夏洛特煩惱》也是獨樹一幟。
類型跨界也是喜劇電影能夠成為黑馬的條件之一,《唐人街探案》是其中代表。密集的笑點和嚴謹的偵探推理相結合,往現有的喜劇電影中加入跨界的類型元素,著實讓觀眾眼前一亮,最終取得了8.2億票房的好成績。當然,跨界是需要思考的,不能機械地將各種元素雜糅在一起,否則會適得其反。
中國喜劇電影要是能同時扛起「重工業、類型跨界、合家歡」和「諷刺加情懷」這兩桿大旗,打造更多爆款頭部內容根本就不成問題。


※十一追劇指南:國慶網劇哪部好?漫改、網文、經典翻拍任君選擇!
※9.9賣完,票補拼完!國慶檔正式進入真刀真槍的時刻!
※史上最擁擠的國慶檔,迎來史上最驚人的撤檔!除了《芳華》,還有誰!
※《芳華》「7億回本說」、」惡意營銷說」,請收起你的聲音!
※深扒本周16部炮灰電影!簡直是集體自殺!
TAG:一起拍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