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一位秀才,每過幾天就必須到陰間代替七殿閻羅王的職務

有一位秀才,每過幾天就必須到陰間代替七殿閻羅王的職務

慧凈上人講故事

三、因果自然

——大年初二談話

因果是佛教的根本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談談「因果」的道理。對於「因果」的觀念,一般人多認為是佛教的老生常談,並不算什麼,但其實也正因為是老生常談,才顯示它的重要性。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法,叫作「一代經」;一代經教的一貫道理是什麼呢?就是「因果」兩個字。所以因果是佛教的骨幹和根本,離開了因果的道理,也就沒有佛教。講經說法的人,如果不知道因果,他就不能講經說法了,因為他所講的就會離開因果,也就離開了佛法。一個老實學佛的人,因為深信因果,就會精進修行;如果不知道因果,他也就不會那麼老實學佛了。

「因」是什麼?「果」又是什麼呢?在這裡跟大家談因果好像把大家看扁了,不過沒關係,我們就一層一層的來說。「因」就好像播種的種子,「果」就是開花結果,就是收成;「因」也就是行為,或者是原因,「果」就是現象。宇宙中絕對沒有無因之果,只能說不曉得它的原因而已。像我們常常聽到空難,飛機發生事故,而之後的報導通常是「事故的原因不明」。「不明」並不是表示沒有原因,只是不明而已,必須進一步追究它的原因,解決這個原因,否則事故可能會一再重演。科學的進步是努力追究解明現象的前因後果,這樣科學、文明才會進步。

因果是一種「自然性」

天下間任何事情都是循著因果的理則產生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離開因果的。因果是一種「必然性」,也就是「自然性」,不是偶然的、無因而生,或是神所創造的。有因必有果,而這個因果是「自然」。「自然」是什麼意思呢?就像我們點火,火是向上燒,不是向下燒的,向上燒就是火的自然性;水是往下流,往下流就是水的自然性,它不可能往上流,往上流就可能是人為的造作,就不是自然了。我們吃飯肚子會飽,穿衣服身體會溫暖,春天來了花會開,花開時便知春天已來到,所謂「花開時春來,春來時花開」。即使是暗夜中,抓了一把種子去播種,雖然我們不曉得播的是什麼種子,可是到時候一定會知道的,因為一旦果生出來,就會知道當天所播種的是什麼種子,這就是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蕅益大師的《見聞錄》

明末清初凈土宗的蕅益大師曾經寫了一本《見聞錄》,這本《見聞錄》對我們修行人很有警惕作用,能夠增進我們的道念。所謂「見聞錄」就是他親自看到,或親自聽到的因果報應事迹。這本書正在編輯中,以後會出版,等書出版之後,希望大家能夠抽時間看。(編註:《見聞錄》已出版,免費結緣,歡迎索取)這本書的第一篇就提到:

有一位秀才,每過幾天就必須到陰間代替七殿閻羅王的職務,因為剛好那一殿的閻羅王位缺,他暫時去代理。他到那裡去,文判、武判就會拿生死簿給他看,他一看生死簿就很自然的能依內容去下判斷。有一次他看生死簿的時候,無意中發現裡面登記某某人偷了隔壁的雞,連毛總共一斤十二兩重,這個某某人是誰呢?竟然是他的太太,他覺得很奇怪,就把這一頁折起來做記號。等他回陽間的時候,就問他的太太,他太太起初不肯承認,堅持說沒有。秀才說,你還說沒有,明明都已經記錄很清楚。這時候他太太只好承認說,有一天在外面曬穀,隔壁家的雞來吃谷,她為了把雞趕走,隨手拿了一塊石頭丟過去,哪曉得就把雞打死了。她怕人家知道了會追究,所以把它丟棄在牆邊。後來,他們去把那隻雞找回來,一稱重量剛好是一斤十二兩,他們就帶著錢和這隻雞到隔壁鄰居家跟他們道歉,等於把它買下來。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後來這位秀才又到陰間,趕快去查生死簿,翻到那裡的時候,一看,那些文字都消失了,可是折的地方還是折著,只是文字消失了,真的很不可思議。

所以說因果不可思議,到底是誰去記載的,而且當初他太太偷偷做這件事時並沒有人看見,可是卻清清楚楚的記載下來了。可見我們平常三業的行為——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點點滴滴都落入因果,我們以為沒人知道,哪曉得無形中已經被錄像、記載下來了。可謂:「人間所作事,居心之邪正,以為沒人知,冥冥有記錄。」

——摘自《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敬請常念:南(ná)無(mó)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學佛念佛問答 的精彩文章:

念佛問答:心中有佛,但是紅塵事亂放不下怎麼辦?
感應錄:為奶奶念佛助念,看見30年前慘死的父親回來報告往生了
學佛問答:夏天上香可以穿短衣短褲或裙子嗎?
學佛問答:看見別人幹壞事,該舉報嗎?
念佛問答:祈求媽媽託夢給我,為何夢見西方三聖而不見我媽

TAG:佛教學佛念佛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