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帝釋天王:畏懼死墮 得佛度化

帝釋天王:畏懼死墮 得佛度化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百業經》

(115)帝釋天王

——畏懼死墮--得佛度化

世尊為兜率天子(四勝身成佛之一,又稱地獄天子。據《華嚴經·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載:釋迦菩薩住於兜率天宮時,足下會放光照十方世界,此時地獄眾生蒙此光所照,命終直脫地獄,生於兜率天,並聞天鼓所說之法音,於此天身中,獲至第十地)時帝釋天王出現五衰相:身光自然消失;本具的花鬘果樂之妙用妙音自然消失;絢麗的妙衣褪色變得不悅意;清凈的身體產生垢穢;一直不閉的眼睛自然眨動。他甚感痛苦,惶恐不安,四處詢問皈依何處才能得到生死自在。阿修羅女告曰:「帝釋天王,恭敬供養南贍部洲的沙門和婆羅門,肯定有希望。」

帝釋天王即攜阿修羅女從三十三天降臨南贍部洲,在沙門和婆羅門足下恭敬頂禮。他們問知是三十三天的帝釋天王,心生歡喜,決定皈依極難降臨人間的帝釋天王。帝釋天心生疑惑:我想到人間來皈依他們,他們卻要皈依我,肯定沒有解脫道(Vimokkh-màgga)。他大失所望返回天界,不願對沙門和婆羅門恭敬供養,決定待以後大菩薩(MahaBodhisatva)降臨人間普降甘露法雨時,於其前皈依以解除自己的痛苦。

時兜率天子準備降臨人間度化眾生,告諸天人:「我將於南贍部洲降下甘露妙雨,你們若欲同去今正是時。」之後兜率天子乘六牙白象至人間入胎。誕生時,帝釋天王特遣四天子為世尊沐浴。後悉達多太子捨棄王位,苦行六年,天子常時護衛。菩薩夜睹明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先後度化五比丘等無量眾生。一次,世尊為調化影勝國王到了王舍城,舍利子和目犍連從佛出了家,世尊在王舍城廣弘佛法,饒益有情。時帝釋天見世尊正為人間普降甘露法雨利益無量有情,想到自己也該去世尊前祈求妙法,解除心中痛苦。【1】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是波浪離開大海,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觀知調化帝釋天的機緣已成熟,剎那間從王舍城來到城南方森林的山洞裡修拙火瑜伽。帝釋天王率八萬天子、阿修羅女、乾達婆子共詣佛所,光芒萬丈,帝釋天王知道世尊正閉關入拙火定(即利用氣、脈、明點之生理作用苦修苦練,以達抗禦饑寒之功用),直接進去唐突無禮,又攪擾世尊修定,便問乾達婆(Gandhabha,指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天而司奏雅樂之神。又作尋香神、樂神、執樂天。八眾之一。傳說不食酒肉,只以香氣為食)子:「有無方便法請世尊出定?」「有。」乾達婆子拿起藍寶石琵琶以動聽的妙音讚歎世尊的功德和羅漢的功德,以此祈請世尊出定。世尊出定後,乾達婆子告帝釋天王可以親近世尊。本來世尊所居山洞只能容下一人,但以世尊的加持力,眾天人全都進入山洞並於世尊前恭敬頂禮。

帝釋天啟問:「世尊,人非人、天龍、夜叉等輪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世尊告曰:「眾生沉溺於輪迴的根本是嫉妒心和吝嗇心。」世尊從嫉妒心和吝嗇心的本體、性相、因緣等一一廣作宣說【2】,復為帝釋天傳授殊勝妙法。帝釋天隨喜讚歎世尊的功德,稟白道:「世尊,我已斷除一切疑惑和痛苦,得到殊勝智慧。」世尊曰:「你現在已經斷除疑惑和痛苦,以前是否向沙門婆羅門請教過?」「請教過。我在三十三天觀察到自己有死兆時來到人間想解除心裡的疑惑和痛苦,因當時沒有如來出世故拜訪一些沙門和婆羅門。他們知道我是帝釋天王時卻要皈依我,令我失望地返回天界。世尊,我以前得過一些安樂,譬如與阿修羅作戰獲勝,每位天人心極歡喜,安樂無比,但從未得到聖者的果位與安樂。在此我請求世尊開許:若我去世後轉為人身,則願我財富圓滿,相貌莊嚴,廣積資糧,現出家相,諸根調伏;若我能繼續存活於天界,則願我相貌端嚴,長壽無病等具諸圓滿。」世尊授記道:「你當繼續為天人,一切圓滿,得預流果位。」帝釋天王興奮地讚歎:「善哉!善哉!世尊具足無量功德,加持我得預流果位!」以世尊的功德力和自己的因緣,他與八萬天子皆得無垢法眼,剎那間仍以天人身轉入後世。【3】阿修羅女問帝釋天王:「剎那間如此轉變,我們是否死而復活了?」帝釋天王告知確實如此,他自己得證聖果,欣喜萬分恭敬頂禮白世尊曰:「我現在真正變成了聖者,成為世尊的優婆塞。」【4】復告乾達婆子:「乾達婆子,為報答你以方便法請世尊出定的恩德,我將把你夢寐以求的乾達婆女賜給你,你以後亦將得到乾達婆國的王位。」帝釋天又告諸天人曰:「我以前崇奉大自在天和梵天,而現在我皈依釋迦牟尼佛,你們也應該皈依佛陀,因為佛陀具足梵天和大自在天的一切功德。」之後又於世尊足下再三頂禮,右繞三匝返回天界。

時諸比丘啟問:「世尊,以何因緣帝釋天王具足如此大神變大神通,令佛歡喜,未做令佛不喜之事,八萬天子也是依帝釋天王的引導令佛歡喜沒做令佛不歡喜的事?」世尊告曰:「這是他們前世的願力所致。賢劫人壽四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拘留遜佛出世,獲證無上正等覺後出遊度化了許多眾生。一日至俱嚴國的王宮。國王和眷屬對拘留遜佛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建造五百座經堂供佛及僧,並常供養各種甘美的飲食和財物。拘留遜佛化眾事業顯現圓滿取無餘涅槃後,俱嚴國王建造遺塔供養,並在塔前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貴家,或生為有名望威德的天人,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他的眷屬知道後亦如是發願。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俱嚴國王就是現在的帝釋天,其眷屬就是現在的八萬天子,以願力成熟故,今帝釋天王及其眷屬皆令我生歡喜心,沒做令我不歡喜的事。」

———————————

【1】【師言:三十三天的七天是人間的七百年,所以,他能等到世尊成道後來解除痛苦。因為天人有死兆現前時,再過七日方墜死。】

【2】【詳於藏文《百業經》中廣述】

【3】【師言:天人的死只是剎那間心識轉生,身體不變。剎那的生死只有世尊、帝釋天王、阿修羅女及八萬天子知道。】

【4】 【師言:帝釋天王一般以居士形象出現,經常對世尊教法下的居士作保護。】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營天寧寺 的精彩文章:

大佛頂首楞嚴經
《佛教律學入門》(二)
不說是非,不起愛見,大喜大舍
鷓鴣:菩薩行力-飛救火災
獵人:惡口罵僧-受劣種報

TAG:東營天寧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