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產業政策密集落地 裝配式建築開啟萬億級市場空間(二)

產業政策密集落地 裝配式建築開啟萬億級市場空間(二)

1

與國外差距明顯,

裝配式建築發展空間巨大

西方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築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了相對成熟、完善的階段,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瑞典、丹麥是最具典型性的國家:日本是率先在工廠中批量生產住宅的國家,美國注重住宅的舒適性、多樣性和個性化,法國是世界上推行工業化建築最早的國家。

圖表1:國外裝配式建築應用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約1600億美元,其中歐美地區為主要市場,合計佔比高達46.1%,雖然我國裝配式建築起步較晚,至今不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但自2013年以來,行業在政策的推動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2016年中國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超過400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3.92倍。

圖表2:2011-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對比海外發達國家,建築工業化、住宅產業化早已成為行業標準,如日本上世紀50年代以來藉助保障性住房契機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目前鋼結構住宅佔比超過80%;美國自1976年國會通過《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和安全法案》以來,目前住宅建築市場住宅用構件和部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幾乎達100%。結合海外經驗和裝配式建築本身比較優勢,我們認為,當前階段,國家層面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築具備政策、產業、企業三層邏輯基礎:

從政策層面來看,推行裝配式建築與環保限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需求相契合。裝配式建筑後期回收利用率高,水資源、能源、時間、建築材料、土地的能耗比相對於傳統建築分別可降低80%、70%、70%、20%、20%,能極大降低污染和資源浪費。2017年是大氣污染的「考核年」,加快提高裝配式建築滲透率有助於環保考核目標實現。此外,隨著傳統混凝土建築逐漸被替代,裝配式建築也有利於實現水泥、建材等行業去產能目標。

從產業層面來看,人口紅利弱化加速傳統建築業向先進位造業轉型升級。伴隨著近年來建築業從業人口增速下降,供需失衡促使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傳統建築因人口紅利帶來的成本優勢趨於弱化。相比於現澆式建築大量使用人工的建造方式,裝配式建築運用精細化分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人力成本佔比較低,人工使用大幅減少的優勢將得到發揮。

圖表3:裝配式建築的成本優勢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企業層面來看,裝配式建築有利於改善企業微觀財務指標,提升運營效率。由於裝配式建築工期短(僅為傳統建築工期的1/3),企業資本周轉速度較快,可以大大緩解資金成本壓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對比國際相關數據可以發現,我國建築企業在資金使用效率提升方向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圖表4:中國建築業運營效率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

裝配式建築是建築市場容量達5萬億

當前我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僅3%左右,距離「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的目標增量空間巨大,隨著政策層面中央與地方持續推進,我國裝配式建築滲透率提升加快。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裝配式住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按照《「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對「2020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築面積有望超過80000萬平方米,以每平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0億元。

另外,按照政策的普遍要求,未來十年內裝配式建築將佔新建建築面積30%的比例,新增房地產需求較多的地區也是裝配式建築推進力度較多的地區,預測新增住宅面積每年提高3%,以10年為周期,以現有的裝配式建築平均價格計算,2025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0億元。

圖表5:未來10年中國裝配式建築市場容量測算

(單位:億平方米,%,萬平方米,元,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條前瞻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將取代人工進入零售金融領域?57%英國人贊同對機器人徵稅
燃油車的末日到了?10國放出禁售時間表 16家車企大喊電動化
iPhone X/8/Plus為何沒有128GB版本?背後是一筆約30億的賬
生死速遞?中國快遞、外賣小哥追求速度不顧安全 成交通事故高發人群
藍洞CEO親自曝料:確認騰訊代理《絕地求生·大逃殺》

TAG:頭條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