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據說擁有了它,就會變瘦……

據說擁有了它,就會變瘦……

下面有請——質造「七分半飽」玲瓏對碗。

來不及看文章,先下單了!買買買買買!質造6得飛起,最近新品一個接著一個!!!話不多說,買!o(≧v≦)o~~好棒!好棒!買買買買買買買!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咯~有福利嗎?有福利嗎?質小瓷,我愛你!666666 保持這個速度不要停表白張一楊!!!表白張一楊!!!

大家可能不知道,質造的創始人——朱雀和張一楊,都極胖過!胖到自己都看不下去時,就開始瘋狂健身。

他倆都不是懶人,是怎麼胖起來的?究其原因,還是吃飯時忘了講究,多吃了幾口,日積月累,量變就引起了質變。

發胖所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體型上的改變,還有內心的小混亂,以及生活計划上的小動蕩。「人在不自查的時候,就容易不自律」,朱雀反省到。發胖,是在失去自律的好習慣之後,身體給你的警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一些東西來提醒自己「三省吾身」,日日告誡自己。於是,「七分半飽」玲瓏對碗便誕生了。

質造「七分半飽」玲瓏對碗

¥ 188

點擊購買

潔白的精巧小碗,上有簡潔的「七分」、「半飽」透明文字,在光線的作用下,晶瑩澄澈,很具美感。

為什麼是「七分」、「半飽」這四個字?

「七分」和「半飽」,推崇的是一種自律、精緻的生活態度。這四個字,在每次端起碗的時候,提醒你要有節制,健康合理飲食,進而提醒你,凡事過滿則溢,生活要張弛有度。

這就是古人提倡的「飯吃七分飽,做事留三分」生活哲學,與如今人們所說的「斷舍離」相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越苛求完滿,反而越找不著方向。不妨用生活的精緻與剋制,來彌補時間的有限。讓身體和靈魂都保持清醒,把精力放在「重要的」而非「所有的」事情上。

簡單的文字,不簡單的工藝

看似簡單的「七分」和「半飽」文字,為了實現玲瓏剔透的美感,就要上釉2次、燒制3次。

GIF/1270K

這是古代景德鎮的制瓷絕招——玲瓏工藝。

傳統的玲瓏工藝,圖案基本是一成不變的米粒、花紋,看起來比較老式和過時。

傳統的玲瓏圖案

而七分半飽碗別出心裁,用極簡的文字代替繁複的裝飾花紋,在內容上提倡健康自律的生活習慣和精緻的生活態度。

它的做法是:先將坯體先素燒至800度,冷卻後通過手工在坯體上鏤空「七分」、「半飽」文字,並在孔洞里填上穩定的透明釉。

之後,再素燒一次,將孔洞內的透明釉燒固定,接著再上外釉,最後再用1300度還原燒成。這樣才有了玲瓏透明的「七分」「半飽」。

扣燒工藝,碗的造型也有講究

一般家庭中的碗具,常見的都是傳統的正德碗的器型,碗沿通常稍稍外翻,看起來顯得古舊。

正德碗,碗沿外翻

而「七分半飽」碗卻有著垂直的碗沿和輕薄的口沿。為了實現這樣的現代造型,我們著實狠費了一番工夫。

因為直上直下的碗沿造型,存在很大的的技術難點。它上下兩邊都是直的,這就意味著,它底下不能有撐口泥,在燒制時就很容易變形。

「七分半飽」的碗口周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將碗通體上釉,將口沿的釉去掉,用1300℃高溫扣燒成瓷。然後將碗翻過來,在碗口再上一次釉,再燒一次,保證使用的衛生安全。總共施釉2次、燒制2次。

手工上釉中

能與你見面,實屬不易

一般的快餐瓷器1次燒成,而「七分半飽」碗卻要燒5遍才成。

最初 ,「七分半飽」碗的成品率很低,入窯500個,只有不到100個成品。

後來經過反覆精進工藝,到現在,它的良品率基本穩定在60%左右。11道工序,5遍燒制,每隻「七分半飽」碗都來之不易。

設計師張一楊說:「當端著碗吃飯時,我希望大家品嘗到的不只是食物的美味,也能細心感受到碗在指尖那股平滑的觸感,因為對它的愛惜而擁有一顆惜物之心。」

對喜歡精緻器皿的人來說,「七分半飽」碗的分量剛好,手感細膩,確實是端在手裡的小確幸。

而它的包裝簡約又不失莊重,不論是自用還是送人都體面。

質造「七分半飽」玲瓏對碗

¥ 188

點擊購買

-END-

每日一物推薦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你說我土,那我就洋氣給你看看
我國的設計又輸在起跑線上了...
我國的設計又輸在起跑線上了……
商家不會告訴你,窗帘這樣選,才有你想要的高級感
BIG設計的樂高之家,像堆樂高一樣造房子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