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美女與閹人:來自朝鮮半島的特殊貢品

元朝在朝鮮半島設立「征東行省」,以高麗國王為行省丞相,近百年間有多位蒙古公主下嫁高麗國王,形成了聯姻關係。與此同時,元朝皇室和貴族也經常向高麗索要女子,1275年高麗就向元世祖忽必烈進獻了10名美女,五年後權相阿合馬也要求高麗進獻美女。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的皇后奇氏也是高麗人。元順帝至正年間,「宮中給事使令大半為高麗女,以故,四方衣服靴帽器物皆依高麗樣子」。

元末天下大亂,陳友諒、明玉珍、朱元璋等漢族政權首領的後宮裡也有許多來自高麗的女子和閹人,這是他們在掃蕩天下時掠入軍中的。像朱元璋的後宮裡就有有好幾名高麗嬪妃,燕王朱棣(明成祖)、周王朱樉、遼王朱植、含山公主等幾位皇子皇女都是高麗妃子所生。

朝鮮半島自古有「南男北女」的說法,女子多以皮膚白皙,性格溫柔聰慧著稱。自永樂年間起,明朝恢復了向朝鮮半島索取處女的慣例,永樂六年讓朝鮮國王「有生得好的女子,揀選幾名將來」。朝鮮當年獻上的女子雖然被明成祖批評說「胖的胖,麻的麻,矮的矮」,但都收入後宮,權氏、任氏封為皇妃,李氏、呂氏和崔氏封為昭儀、婕妤、美人。此後又在永樂七年、八年、十五年三次去朝鮮索要處女,收入後宮。被選送明朝的處女「父母親戚哭聲載路,時人以為生送葬」。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身穿「唐衣」的韓國女孩

朝鮮國內每次一聽說明朝要選處女,士大夫和平民就匆忙把女兒嫁人,甚至連朝鮮太宗、世宗國王都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兒匆匆下嫁,免落得進獻明朝的下場。明宣宗死後,去朝鮮挑選處女的工作一度中止,但景泰帝即位後再度恢復。明武宗也派人去朝鮮挑選女子,但使者剛到朝鮮,武宗就病死了,繼位的明世宗下令急召赴朝使臣回國,這才徹底終止了困擾朝鮮長達百餘年的處女之貢。

明成祖本人的生母碽妃是高麗人,再加上後宮中有大量朝鮮女子,因此經常要求朝鮮進貢富有其本國特色的螺鈿梳妝盒、綉囊、筆硯、花席等工藝品,此外為了照顧朝鮮妃子的飲食生活,又要朝鮮進貢蘇魚、紫蝦、文魚、海螺等食品,比如明成祖聖旨里就有「揀好大文魚送來」這樣的話。此外成祖還經常要朝鮮進貢二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下會造膳造酒的婢女,以及「小內使八名,會歌舞的小女兒五名,會做甜食的大女兒二十名」等等。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朝鮮半島的傳統螺鈿漆器

除了處女外,朝鮮半島在王氏高麗王朝時期就有向元朝進貢宦官的傳統。高麗宦官聰明伶俐,在元廷中往往受到重用。朱元璋登基後也經常讓高麗和朝鮮進貢火者(閹人)。明成祖即位後不久,就要求朝鮮進貢「年少無臭氣火者六十名」,朝鮮選送了三十五名,成祖卻不滿意,說「內中有不幹凈的,還教領回去」。過了幾年又讓朝鮮進貢閹人,又不說具體數量。朝鮮太宗李芳遠詢問明使,答曰「不下三四百」, 李芳遠無奈地說「此物無種,豈可多得!」

永樂、宣德時期派去朝鮮挑選處女的黃儼、海壽、尹鳳等宦官,其出身都是朝鮮進貢給明廷的閹人,回到本國時往往橫加勒索,敲詐無度,索取綢緞、人蔘、貂皮、鹿皮、高麗紙、花席等財物,弄得朝鮮全國雞飛狗跳。明宣宗去世後,明英宗幼年即位,楊榮、楊士奇等文臣輔政,要朝鮮進貢閹人的慣例一度被取消,但景泰帝時期曾再度要朝鮮進貢閹人。直到明英宗復辟之後,這個傳統才最終取消。

魚呂之亂,朝鮮美人幾乎誅殺殆盡

永樂十二年,明廷後宮裡爆發了一樁與朝鮮妃子有關的大案,稱為「魚呂之亂」。其緣起是這樣的:永樂六年朝鮮進貢的處女呂氏被冊封為婕妤之後,有出身商賈人家的中國呂氏宮嬪欲以同姓的緣故與其結好。但呂婕妤瞧不起地位低下的商人之女,傲慢地拒絕了,於是中國呂氏懷恨於心。永樂八年,明成祖從京師(南京)出發,出兵征討漠北,只帶了權賢妃同行。權妃天生麗質,善吹玉簫,頗得明成祖寵愛。但是權氏不習慣征途勞累,在班師的途中竟因病死在山東臨城,葬在嶧縣。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山東嶧縣的權賢妃墓

之後過了三年,在永樂十一年,中國呂氏尋到機會,對明成祖進讒言說,權妃的奴婢和呂婕妤的奴婢吵架,權妃奴婢說「你的主子下藥殺了我的主子」。明成祖大怒,下令對呂婕妤嚴刑拷打。朝鮮呂氏不堪捶楚,屈打成招,承認與朝鮮進貢的宦官金得、金良勾結,從一個銀匠家裡借來砒霜,磨成末子,下在胡桃茶里,給權妃吃下,人就死了。呂婕妤隨後被明成祖下令用烙鐵烙了一個月,活活折磨而死。其宮中所有的婢女、宦官,以及金得、金良等人也被處死,一共殺了數百人。明成祖還讓朝鮮方面處決呂婕妤的族人,李芳遠與河侖、南在等人商議,最終決定不治罪呂氏家人,而向明朝謊報說已殺了呂氏之母張氏。

呂婕妤被冤殺後,中國呂氏與另一位妃子——賢妃魚氏(這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稱呼,明朝《太宗實錄》中稱其為喻氏)和宦官私通,結為假鳳虛凰的「對食」關係。明成祖對此事有所察覺,但因寵愛魚、呂二人,所以沒有追究。然而魚氏、呂氏聞訊後都萬分恐懼,畏罪自殺。根據《太宗實錄》的記載,這是永樂十九年三月之事。但明成祖不肯罷休,認為二人自縊一定有別的原因,於是下令對兩人的侍婢嚴刑拷打。呂氏的婢女如法誣告,說二人「欲行弒逆」,一下子在明成祖的後宮中掀起一場滔天大案,受株連被殺的宮嬪、侍女、宦官有兩千八百多人,明成祖皆「親臨剮之」。有宮女臨刑前唾罵明成祖「自家陽衰,故私少年寺人(你自己陽痿,我跟年輕太監私通),何咎之有?」

朝鮮進貢給明成祖的女子,基本全都在這場案子中被誅滅殆盡:順妃任氏、美人鄭氏自縊,昭儀李氏、宮女黃氏被處斬。案件雖然發生在北京宮中,但株連甚廣,南京的宮人也奉召赴北京受審,美人崔氏因病緩行,後竟倖免。在北京的麗妃韓氏也被囚禁於空室之中,數日不給飲食,其侍婢全部被殺,乳母金黑也被關入獄中。明成祖尤不解恨,命人畫呂氏與小宦官擁抱之圖,準備流傳後世。不過成祖對魚氏(喻氏) 仍有思念之情,不僅將其追封為「忠敬昭順賢妃」,而且還下令將其屍首葬在長陵附近的貴妃墓園「東井」。但是根據朝鮮方面的實錄記載,魚氏的遺體後來被明仁宗下令挖出來扔掉了。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明十三陵東井的石碑

悲慘的殉葬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後,繼位的明仁宗按照繼承自蒙元的習俗,以及明太祖留下來的慣例,下令後宮50多名嬪妃為其殉葬,韓麗妃和崔美人也在殉葬之列。臨殉葬前,眾嬪妃先在殿前庭院中吃最後一頓飯,飯畢引入殿中,樑上垂下繩索,下面是小木床。殉葬諸嬪妃踩在上面,把頭納入繩圈之中,然後撤去木床。此時殿內哭聲震天。明仁宗走進殿堂向眾嬪妃訣別時,麗妃跪在明仁宗面前,哭著哀求釋放她回朝鮮贍養老母,但不獲准,最終被弔死殉葬,臨死前對乳母金黑說「娘,吾去!娘,吾去!」話沒說完,旁邊的宦官撤去木床,遂與崔美人同死,葬入長陵中,謚號「康惠庄淑」。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韓麗妃的哥哥韓確之墓

韓麗妃的哥哥韓確是朝鮮名臣韓明澮的堂兄,朝鮮王朝仁粹大妃的父親。當年他把麗妃進獻給明朝後,明成祖曾賞賜他駿馬六匹、馬鞍一座、黃金五十兩、白銀六百兩、各色紵絲(高級緞子)五十六匹、織錦八段、各色彩絹二百匹、氁子(毛制緞子)四匹、白兜羅綿二十條、白御羅手帕五十條、白綿桃花手巾四條、紵絲五彩綉枕頭五副、各色織金花紵絲荷包三十個、白糖八十斤。麗妃為明成祖殉葬之後,又過了幾年,明宣宗派宦官去朝鮮徵求美女。韓確又將另一個妹妹韓桂蘭推薦入宮。韓桂蘭當時正在患病,絕望地對哥哥說:「賣一妹富貴已極,何以葯為」,拒絕服藥,但是仍然被送入明朝宮廷,做了女官,被封為恭慎夫人。

明宣宗去世後,未被其臨幸過的五十三名朝鮮女子被送還本國,韓麗妃的乳母金黑也在放行之列。明朝怕其泄露「魚呂之亂」的內幕,對朝鮮禮曹囑咐說「宮禁之事,婢等毋得開說,他人毋得訪問。如或漏泄見露,則問者、言者、傳說者並置重法。」但朝鮮畢竟是明朝無法控制的外邦,因此不但詳細問了,而且將這段事記錄到朝鮮《世宗實錄》當中,為後人留下了這段珍貴史料。至於韓桂蘭,由於痛恨長兄賣妹求榮的行徑,拒絕回國,留在明朝宮廷之中,很受宮人的敬重,自妃以下的嬪御都尊稱其為「老老」,直至明憲宗成化十九年才去世,壽七十四歲,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明朝吏部尚書萬安為韓桂蘭撰寫的墓表

大明宮廷中的朝鮮女人,比宮斗劇還殘酷百倍

明朝戶部尚書劉珝為韓桂蘭撰寫的墓志銘

原文地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56694140705814#_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