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治帝死於天花,為何民間卻說是死於花柳病,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同治帝死於天花,為何民間卻說是死於花柳病,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史海爭鳴31:同治帝死於何病

同治帝死於天花,為何民間卻說是死於花柳病,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同治皇帝朝服圖

1875 年1 月12 日(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北京氣候嚴寒,紫禁城內瀰漫著一片悲哀的氣氛,因為年僅十九、親政未及三載的同治皇帝突然死去了。

同治帝究竟死於何病?一直是個疑團。長期以來,流行著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死於淫創,即花柳病。《清朝野史大觀》卷一《清宮遺聞》中說:「孝哲後,崇綺之女,端莊貞靜,美而有德,帝甚愛之,以格於慈禧之威,不能相款洽,慈禧又強其愛所不愛之妃(指將軍鳳秀之女),帝遂於家庭無樂趣矣,乃出而縱淫,……專覓內城之私賣淫者取樂焉。……久之毒發,始猶不覺,繼而見於面,盎於背。」「太醫知為淫毒,而不敢言,遂以治痘葯治之,不效。」此外,蔡東藩的《清史演義》也持這種說法。

一說是死於癰,俗稱毒瘡或療。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說:「同治十三年十二月酉刻,上崩。先是十一月朔,……上旋患癰,項背皆一,皆膿潰,先十日己屢昏,殆不知人。」《清宮遺聞·同治帝之殊趣》中也說「其病實染毒瘡」。癰又名癰疽,發病原因與癤子相同,一般多由葡萄狀球菌侵入毛囊汗腺的周圍所引起,惟範圍較大,恰如多數癤子驟生於一處,多生於項背及臀部,小者如栗子,大者如手掌,瘡口甚多,疼痛異常。此症在初起時,須速就醫診治,遲則易陷於危險。這個解釋同李慈銘的記載比較接近。

一說是死於天花,晚清名臣、兩代帝師翁同龢就持這種說法。他在日記中寫道:「十一月初二日,入至內務府大臣處,……見御醫李德立、庄守和脈按言:天花三日,脈細口渴,腰疼耳膿,四日不得大便,項頸稠密色滯干艷,證屬重險,不思食,咽痛作嘔。」「初八日,兩宮皇太后在御榻上持燭令諸臣上前瞻仰。上舒臂令觀,微語曰:『誰來此?』伏見天顏,溫睟偃卧向外,花極稠密,目光微露。」翁同龢是弘德殿行走,同治帝授讀師傅,從同治帝發病到去世,曾多次奉命前往探視,他說的「天花三日」、「花極稠密」,都是親眼所見,其記載當然可靠。無獨有偶,就在同治帝病死的當月二十九日,大公主(慈安太后所生之女)也因天花「薨死」了。可見當時宮內流行天花確有其事。此外《清朝野史大觀》卷一《穆宗微行》一節中也說:「帝以痘疾竟至不起,人疑其為花柳病者以此。」也說明同治帝系因天花而死,所謂死於花柳病純系疑誤。

同治帝死於天花,為何民間卻說是死於花柳病,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翁同龢畫像

除了上述三種說法外,還有一種更為極端的說法,即同治帝死於西太后之手。費行簡在《慈禧傳信錄·穆宗致命》一節中說:「王慶祺(同治帝師傅、昭仁殿行走)革斥後,輒語人云,穆宗親政後,太后仍多干涉,乃請修園為頤養計,意在禁隔,使勿再干政耳,竟為太后所覺,遂致奇變。」金梁的《四朝軼聞》、黃濬的《花隨聖人摭憶》也都這樣說。金梁說:「此說出自慶祺口,雖似妄言,證以沃丘(費行簡)所述,則淫貪專恣之婦,其子固已先嫉之,不待後來德宗(光緒帝)戊戌圍劫頤和園之謀。」從西太后一生專制殘暴、兇狠毒辣以及證之後來光緒帝一生不幸的遭遇來看,這一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只是附會臆想,並無事實根據。從某種程度上說西太后干涉同治帝行政是可能的,說她因此而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似乎可能不大。

筆者認為,縱觀這幾種說法,還是以天花之說更為令人信服,可能更接近歷史的真相。翁同酥的日記屬於私人筆記,而他並非醫生,可他記載的同治皇帝的病狀卻與天花極為相似,這本身就說明了同治帝死於天花的可靠。其實清皇室一直就為天花所困撓,據正史記載,順治帝就是因為天花而駕崩的,年僅二十四歲。而康熙帝因為患過天花而大難不死,所以才被順治帝列為皇位繼承人。因為天花只要患過一次就終身不會再犯了,不過臉上卻會留下滿臉的麻子。筆者的一個姑媽幼年即患過天花,僥倖大難不死之後,一臉的麻子伴隨了她終身。

一直以來,天花都屬於頑疾,直到上世紀才最終被攻克,只要接種牛痘,天花就再也不可能在人體肆虐了。

為何民間一直流傳同治帝死於花柳病的傳說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是出於反清的需要。清朝末年,革命思潮逐漸成為主流,隨著革命思潮的影響所及,人們對清廷很是反感,想盡一切辦法去醜化他。為了進一步宣傳反清思想,章太炎先生作《逐滿歌》,陳天華先生作《警世鐘》和《猛回頭》,鄒容先生作《革命軍》,秋瑾女士的詩《感憤》中也有「摶沙有願興亡楚,博浪無椎擊暴秦」等詩句,正是這些革命志士的影響之下,反清復國的思潮開始深入人心,而蔡東藩先生也深受其影響,蔡東藩對辛亥革命是歡欣鼓舞,盡情歌頌的,這在《中等論說文范》一書中充分反映出來。他在該書的自序中說:「竊謂為國民,當革奴隸性;為新國文,亦不可不革奴隸性。」「但能理正詞純,明白曉暢,以發揮新道德、新政治、新社會之精神,為新國民之先導足矣。」

正是因為蔡東藩先生反清,所以才在《清史演義》中採納了同治帝死於花柳病的這一說法,而由於小說有著更為廣泛的傳播性,此說很快就在民間深入人心,而且此說比起天花之說有著更強的故事性,人們也更樂意聽聞,久而久之,這樣的說法在民間就成了「定評」了。為了進一步醜化清廷和西太后,人們還編造出了西太后殺害同治帝的說法,這當然更是無稽之談了。

同治帝死於天花,為何民間卻說是死於花柳病,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清史演義》書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秦檜後人為何熱衷於撤去祖先跪像?民間傳說中他們曾經挪走過鐵像
諸葛亮為什麼要娶醜女為妻?這能說明他的高風亮潔嗎?
乾隆皇帝真的是海寧陳氏之子嗎?這樣的流言表達了民間的什麼願望
北宋初年的首都之爭,為何趙匡胤想要遷都洛陽,卻最終未能如願
古代出家不容易,要求嚴苛令無數人望而卻步,度牒究竟有多珍貴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