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一個普通人如何成為張指導傳記作者,聽我們主編大大怎麼說

一個普通人如何成為張指導傳記作者,聽我們主編大大怎麼說



(《非常合理-張衛平傳》10月4日重磅上線)


(研究生聯賽院隊合影,永遠的AC人)



這是我的籃球故事。




以前,我對誰都沒說過。但今天,我想講給每一個人聽。




我第一次看NBA比賽是在1996年,那年我上高一。印象中當時只有中央電視台轉播NBA,一個星期就兩場,周六是一場直播,周日有一場錄播。那個年代看NBA的,基本都成了邁克爾-喬丹的忠實擁躉,我當然也不例外。誰能不愛MJ呢?那麼瀟洒,那麼帥氣,還那麼成功。




當時我對黑人球員相當臉盲,如果看不清球衣背號,很快就分不清場上那撥黑人里到底誰才是喬丹()。唯獨對一個長手長腳的33號印象深刻,因為他長著一張馬臉,辨識度實在不能更高。對,那是皮蓬皮二爺。




(公牛三巨頭,臉最長那個就是皮蓬)




後來,相比無所不能、各種完美的喬丹大神,我更喜歡充滿缺陷美感和悲情色彩的皮二爺。日後成了NBA寫手,給TOM等門戶網站寫稿,用的筆名就叫Scottie。至今,我還保留著自己在大學BBS的「Scottie」賬號。用這個賬號,我當了學校BBS籃球版的版主,認識了很多好朋友,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特別溫暖。




大家別看我現在沉默寡言,其實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話癆「過,灌水無數,滔滔不絕。誰知道年紀越大,越覺得無話可說。







能趕上公牛隊的第二個三連冠,對身為籃球迷的我來說,應該是一種幸運。當時市面上有個雜誌叫《當代體育》(即如今《灌籃》雜誌的前身),出了一本公牛奪冠的增刊,封面相當簡單粗暴,上面直接印著兩排大字:「偉大的公牛!偉大的喬丹!」——編輯大大,您的辭彙量也忒小了點兒……



當時我在舊書店裡淘到這本雜誌,愛不釋手,不知道捧讀了多少遍。當然,跟很多被我始亂終棄的愛物一樣,最後不知所終。







很多人喜歡上籃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灌籃高手(SLAMDUNK)》。好吧,至少我就是這「很多人」中的一個。不過,我從來沒看過動畫版的《灌籃高手》,那拖沓的節奏,那隨性的畫風,實在看不下去。





(我一直很難理解,


看過灌高漫畫分鏡的人,


怎麼能接受,


動畫版那種粗劣的畫面和節奏)




我第一次看《灌籃高手》,是在一本叫《畫書大王》的雜誌上。印刷上的粗製濫造就不說了,那時候有得看就不錯。前幾期井上大神的畫風也就那麼回事,但講故事的能力實在是一絕,看著看著就欲罷不能,一頭栽進了「灌高」的熱血世界。後來,還一路追看了《灌籃少年》(八神浩樹)、《REAL》等籃球漫畫,一發不可收拾。




對了,《黑子的籃球》我不看,那種每人一個必殺技的套路,還有那「唯美」的畫風,我這種老人家實在是不懂欣賞。




話說,那個年代的《畫王》對我們來說就是有如《少年JUMP》的存在。神馬《龍珠》、《城市獵人》、《足球小將》,所有與日本漫畫有關的知識,都是讓它給啟的蒙。後來,雜誌還發掘出一批像顏開、姚非拉、鄭旭升、陳翔這樣的國漫作者,真是功德無量。只可惜沒辦多長時間就被關掉,也許跟版權糾紛有關。畢竟,那個時候應該都是「山寨」。




(那個年代的《畫王》,


神一般的存在)




故事太多,一說起來就沒邊兒。趕緊拉回來,說說老爺子。




前面說了,從上高中開始,我就成了公牛王朝的瘋狂粉絲。有多瘋狂?說個從來沒人知道的小秘密,參加高考那兩天半,從外表看我跟其他考生沒什麼區別,但我的「內在」與眾不同——襯衫長褲裡面,我特別從上到下穿了一套紅色公牛隊服,包括背心和短褲,暗暗祈禱能有神力加持。不知是不是真的「連老天都感動得哭了」,考試完就下了一場雨,我還跟同學們在雨中打了一場球。後來,我確實考上一所「211」和「985」名校。正在讀高三的朋友們,你們到時候不妨也試試看。





(對,就是這套……它必須是假的,

那時候沒真的,有也買不起。


PS:請忽略我的黑色絲襪)




那時候我是住校生,印象中每周只有半天休息,看球真是一種奢望,平時只能從學校海報欄上看看《中國體育報》,從報屁股里讀上兩三行跟NBA有關的文字。也許正因如此,如果有機會能看一會兒電視,留下的印象就格外深刻。我應該沒記錯,那幾年的NBA總決賽,解說比賽的都是我們這位老爺子。當然,那時候他風華正茂,一點兒不老。





(那個時候央視的NBA直播節目還叫《NBA賽場》)




上了大學,除了每天在BBS上跟人灌水吹牛,我的很多業餘時間都花在籃球場上。我年輕的時候也挺能跳,穿鞋一米八的身高,巔峰時能雙手抓框,在普通人里還算湊合。但除了稍微能跳一點兒,別的啥也不會,全是自學成才的三腳貓功夫,在籃球場上被羞辱是常事。



那時候脾氣也沖,動不動跟人叫板,真打起來的也少,無非是互相攻守的時候較著勁,你給我一肘,我給你一拳。都是學生,打架都是假把式,還沒打起來,就被拉開了。後來為了約束自己,我把BBS簽名檔改成了「球品即人品」,提醒自己別傷人品。但好像沒什麼效果,該急的時候照樣急。直到多年後,有了一身職業球員的傷病,真是跟不上年輕人了,我才學會「娛樂籃球」,給自己一個綽號「讓你爽」,意思是誰跟我打就讓誰爽,在場上有了一顆平常心。




那個時候不行,跟誰打都憋著一股勁兒,你橫,我比你更橫。橫歸橫,總是脾氣橫沒用,到了場上還得靠真本事,就得想辦法提高球技。找來找去,在網上找到一套《張衛平教你打籃球》的視頻教材,粗粗看了一遍,如獲至寶。對像我這樣打野球出身、此前從沒接受過正規訓練的「二把刀」來說,看到這套視頻教材,簡直像考試之前先拿到了真題,頓時生起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豪氣。




從準備活動到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從運球、突破、投籃、傳球到搶籃板,從前鋒、中鋒到後衛等各個位置,與籃球基本技術有關的方方面面,這套教材全都娓娓道來。另外,這套片子講的都是各種基本功,一點兒也不像市面上有一些「妖艷jian貨」,靠一些嘩眾取寵卻華而不實的東西來騙人。都是最基本的技術動作,但每一個動作講得都特別細,有什麼技術要領和注意事項,最後應該達到怎樣一個標準,全都說得明明白白。







我是真心喜歡籃球,有了這套教材,更是沒日沒夜地埋頭苦練,在學校的西操東操不知道揮灑過多少汗水,才慢慢越打越像樣。雖然跟專業運動員相比還是不值一提,但慢慢也能做出很多以前不敢想像的技術動作,算是在籃球這項運動上真正入了門。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各種物質條件和訓練手段都遠遠超過當年,網上有了各種各樣的籃球視頻教程,甚至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籃球教學App。但在我看來,張指導的這套教材至今仍不過時。只要認真跟著訓練,它一樣可以幫你快速掌握籃球的各項基本技術。




本來就是嘛,「籃球又不是火箭科技」,萬變不離其宗。







這套視頻教材一直靜靜躺在我的電腦硬碟里。電腦換過很多代了,硬碟也換過十好幾個,但每次更換,我都記得要把它拷到新硬碟上。看看截圖裡面的「修改日期」,那就是當初從學校BT網站上下載時的日期,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年了。






總而言之,從這位老爺子身上,我受教頗多。他就像一座高山,只能抬頭仰望,永遠不敢奢望能達到他的高度。但他同時又讓我依稀看到一種方向,覺得只要一直往那個方向走下去,總會離他越來越近。




有些時候遇到什麼困難,我會對自己說,人家張指導那麼大歲數都能做到,你憑什麼不去做?





只是,那個時候我根本想不到,日後有一天,我竟然能有這樣一種奇妙的機緣——




成為他唯一一本傳記的作者。




2006年我大學畢業,孤身一人來到北京,把所有本科、研究生專業都拋在腦後,以一個完全清零的姿態,一心一意追求我的籃球夢。從一個兼職的NBA寫手,變成了全職的NBA編輯。又過了幾年,張指導開始跟我效力的騰訊體育合作,我才跟他有了第一次親身接觸。





我還記得,張指導跟騰訊合作是從2010年開始。也正是在這一年,30歲的我,大學讀書期間看著英文就頭疼的我,開始真正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因為,張指導能跟NBA球星直接交流,你憑什麼做不到?








(我在2010、2011年的一些英語學習記錄)




我還記得,老婆當時還笑我,一大把年紀還裝上進。我沒理她,等英語好到能幫她海淘的時候,她就不再笑我了。




兩年後,我真的去了美國,在奧蘭多現場報道NBA全明星周末。那是「林瘋狂」快速躥紅的一年,老外看見我脖子上的NBA採訪證,都跟我說「Jeremy Lin is unbelievable」。




再往後,我可以參加各種英語會議,直接用英文回復各類郵件,英語不再是困擾我的事業瓶頸。我的英語至今都沒有那麼好,有些時候還是需要專業的翻譯。但是,一般情況下,夠用了,也敢用了。




當時我們有專門的同事(就是小羅,參見《光陰的故事》)負責跟張指導對接,我很少有機會跟他直接溝通。等張指導後來去了美國,又主要跟我們在美國的記者段冉老師在一起合作,實際跟我的相互接觸並不多。




但將近七年多時間下來,我還是斷續得到一些機會,能夠近距離聆聽張指導的教誨。比如2013、2014這兩年的NBA全明星周末,我去美國做現場報道,就有幸跟張指導在一起工作了好幾天。我不會開車,有時去什麼地方還得辛苦他老人家給我當司機,但他從來都是笑呵呵的,一點兒也不覺得為難。




老爺子極易相處,跟他在一起,你可以很放鬆,不用那麼小心翼翼。只要是為了工作,你怎麼安排,他都沒意見。我印象中跟他吃過幾次工作餐,不是馬華拉麵(他必點毛細),就是麥當勞(他絕不喝白水),他照樣吃得有滋有味,從不挑你毛病,或者嫌你招待不周。一起拍什麼節目,他總會提前問清楚導演想要什麼效果,只要不是太非分的要求,他都欣然接受,然後一氣呵成,一遍過。跟他在一起工作,你會不自覺地受到感染,必須確保自己這一部分達到一個相應的標準,否則雖然他永遠都跟你說「挺好挺好」,但你自己會覺得心中不安。




再後來,我寫小羅的那篇文章被張指導的太太林老師看見,她也沒跟我說,直接打賞了200元,那是當時我收到過的最大一筆打賞。恰好我過了好幾天才登錄賬號,等發現之後,已經過了回復時間。我既感動,又惶恐,趕緊給張指導發消息表示感謝,微信語音傳過來,那邊依然是爽朗的笑聲,還有熟悉的「挺好挺好」。




我的文筆其實很一般,但也許他們從我的文字里,看到了一些其他人不太在意的東西。




再後來,各種機緣巧合(包括我領導奎哥的大力推薦),我得到了這個機會,成為張指導唯一一部傳記的撰稿人。兩個月時間裡,我採訪了十幾位相關人物,完成了超過70多篇稿件,平均每篇超過3000字,每一篇稿件都反覆改過很多次。10月4日,也就是後天,傳記正式發布第一篇。




史蒂夫-喬布斯講過一個「連點成線」的故事,他從大學退學之後,從興趣出發選修了一門英文書法課,當時沒有人知道學這個有什麼用。但多年之後,他從書法課上學到的那些知識,直接催生了麥金塔電腦里漂亮的字體設計,並通過iPhone、iMac走進了千萬人的生活。他說:





「我在大學裡不可能從這一點上看到它與將來的關係。十年之後再回頭看,兩者之間的關係就非常、非常清楚了。你們同樣不可能從現在這個點上看到將來,只有回頭看時,才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你必須相信,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里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你必須相信一些東西——你的勇氣、宿命、生活、因緣,隨便什麼——因為相信這些,你的生活點滴就能一路連接,就能給你自信去追隨內心,使你遠離平凡,變得與眾不同。」




從喜歡籃球的那天開始,我也沒有想過,日後有一天居然會成為這樣一位前輩的傳記作者。但事後回想,又覺得過去的一切好像都環環相扣。




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吸引力法則」。你只要持續在一個方向努力追求,心心念念要做到些什麼,跟結果相關的人、事、物都會被吸引而來。最終,心想事成。




現在,我的心情既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兩個月來聽了這麼多好故事,終於可以拿出來講給大家聽。忐忑的是,總覺得是不是還有什麼地方沒做到位,萬一我把好故事給講壞了怎麼辦?




但總的來說,我有信心。他身上那麼多籃球故事,就算我講得再爛,也足夠精彩。




找來找去,電腦里跟張指導有關的照片也不多,勉強找到這麼幾張,也算是一些小小的記錄。





(2012年4月,


以主持人身份採訪張指導,


從「林瘋狂」現象切入,


討論籃球與教育之間的關係)





(2017年10月,


我與張指導討論書稿後拍照留念,
老爺子越來越顯年輕,


我卻越來越方/圓,


髮際線也越來越像詹姆斯……)





(2014年2月,


我跟張指導在NBA全明星嘉年華,


猜猜我們腳下的腳印,


分別是誰和誰的?)





(2013年7月,


我在騰訊演播室跟韋德過招,


張指導通過騰訊微博跟我開玩笑)




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這麼個意思:




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球迷,因為籃球,才有了這麼多對自己來說很難忘的故事。如果您一直看到了這裡,那說明我的這些故事多少還有點兒意思。




我的故事您都願意看,這位老爺子身上那麼多故事,您說呢?




10月4日,第一篇,不見不散。




<完>





(這張圖真是道送分題,


答案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作者:黃禕(阿魚)


策劃、推廣:宋忠冬





《非常合理-張衛平傳》全網獨家連載


長按二維碼,收聽「

魚樂NB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NBA 的精彩文章:

【人物】獨家探訪格林:中餐最愛廣式早茶 庫里好似烤鴨
中國賽迎來當代羅德曼 沒有他就沒有死亡五小
獨家揭秘:CBA球隊打NBA季前賽 到底有啥玄機?
【展望】30強巡禮:魔術苦苦掙扎 戈登能否成為答案?

TAG:騰訊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