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釋「倒時差」 3人共享諾獎

解釋「倒時差」 3人共享諾獎

法制晚報訊(記者 黎史翔)一年一度的全球學術界盛事諾貝爾獎從10月2日開始陸續揭曉。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傑弗里·C·哈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三位美國科學家。

據了解,這種分子機制有助於解釋諸如為什麼人們跨越多個時區長途旅行所出現的時差反應,並且對健康有著更廣泛的影響。

獲獎理由 利用果蠅作為模型 闡明生物鐘工作機制

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發表聲明稱,這3位科學家的發現將幫助解釋為什麼植物、動物和人類可以調整其生物節律,從而與地球的變化保持同步。

生物的生活節奏是與地球自轉相適應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的體內都存在一種生物鐘,能夠幫助感知並適應晝夜的節奏變化。但這一機制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傑弗里·哈爾、邁克爾·羅斯巴什以及邁克爾·楊揭示了生物鐘的秘密並闡明其內在工作機制。他們的發現揭示了為何植物、動物和人類能夠適應這種節律,從而與地球的運動規律相適應。

利用果蠅作為模型,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成功地分離出一種控制生物正常晝夜節律的基因。他們的研究顯示這一基因會讓一種蛋白質在夜晚期間在細胞內積累,並在白天分解。隨後,他們成功識別出組成這一機制的另一種蛋白質,從而揭示出細胞內部控制生物鐘的內在機制。各種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生物鐘基本都遵循相同的原理,包括人類。

人類內部生物鐘能夠以非常高的精度調節生理活動,使其與一天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一旦外部環境與體內的生物鐘之間的同步出現紊亂,人類的身體健康就有可能發生問題。

比如當跨越時區做長途旅行,我們會經歷「倒時差」。同時,有證據表明現代生活方式導致人類內在生物鐘之間的節奏失調可能與不斷增加的各類疾病有關。

文/記者 黎史翔責任編輯:楊雅琳(EN05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法新聞 的精彩文章:

故宮明日門票已被搶光 有需要觀眾可留意退票信息
千萬別隨便用別人的充電寶!著了道兒,你手機里的信息可能就……
首圖志願者:回饋圖書館 國慶假期為孩子讀繪本
2歲女童窗檯墜落廣告牌 5分鐘被消防員救下
今年「十五月亮十七圓」 熱門景區「明月高懸」概率大

TAG:看法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