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Oracle首次推出「自動型」資料庫 強化網路安全

Oracle首次推出「自動型」資料庫 強化網路安全

在OpenWorld大會上, Oracle宣布推出下一代資料庫。其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Larry Ellison表示,新的資料庫可以處理為軟體自動打補丁這樣的關鍵任務。

Ellison還表示,這種自主資料庫將幫助新的網路安全技術提供自動威脅檢測和立即修復威脅的功能。這個新的資料庫和網路安全服務都是由機器學習驅動的,作為人工智慧的分支,機器學習可以讓計算機自行學習。

在舊金山舉行的OpenWorld大會周日晚間主題演講中,Ellison做了以上發布。他同時強調Oracle正在趕超雲計算領頭羊Amazon。「這是我們長久以來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Ellison喜歡將這一新的資料庫稱為「自動駕駛型資料庫」,這個名為18c Autonomous Database的資料庫可處理自動上傳和軟體打補丁這樣的任務,降低高昂的人力成本。它能夠在運行的時候自行打補丁,而不用人為地再找時間打補丁。同時,它還可以在運行的時候配置、升級和自我調節。

Ellison還承諾說,運行Oracle資料庫的成本是運行在AWS雲上的一半。Oracle將從12月開始面向數據倉庫提供這個新的資料庫,面向在線交易處理的版本預計在明年6月推出。這兩個版本都將在Oracle的公有雲和內部部署環境中提供。

此外,Ellison還為這個新的自主資料庫推出了一種新的定價模式,稱之為「自帶你的PaaS許可」,這種模式讓用戶使用這種新資料庫的成本為每月300美元,最少要配置1個OCPU(相當於1個英特爾至強處理器),1TB存儲容量。他補充說,這種定價模式不僅適用於這個資料庫,而且還適用於Oracle的中間件、PaaS和分析服務。

Ellison表示,新資料庫要比Amazon的Red Shift資料庫更具靈活性,可以快速適應工作負載而不會浪費進程中的資源。「Amazon Redshift資料庫不能自主地增加處理器數量以運行更大型的工作負載,然後釋放這些處理器資源。它只是無法自己完成這些的。」

在使用這個新模式對保險分析工作負載進行的基準測試中,Ellison對比了18c Autonomous Database和Redshift的成本和性能。Oracle不僅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工作負載(Oracle 26秒,Amazon 282秒),而且成本更低(Amazon的服務成本要比Oracle高出8.3倍)。

「如果你希望更快速地完成工作,那麼你就得願意付出更少的費用。」Ellison開玩笑說。

Ellison還強調說,這個新型資料庫的可用性更高,一年內可達到99.995%的正常運行時間,也就是每年只有30分鐘的停機時間。Amazon當然也有過類似的說法,但是Ellison說Amazon的保證「並不真實」,因為Amazon的合同中詳細列出了大量排除條件。他說:「當你因為不管任何原因宕機的時候,Amazon的擔保就不算數了。其中不包含宕機時間或者維護,或者打補丁,當然也不包含有漏洞時候的宕機時間。」

毫不意外,AWS的一位新聞發言人提出了不同的說法。「這實際上是錯誤的。使用Amazon Redshift,客戶可以隨時調整他們的集群大小,或者通過使用Redshift Spectrum地他們保存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中的數據從存儲中單獨擴展計算,僅為他們運行的請求支付費用。但是,大多數人都知道,這聽起來就像是Larry的風格,沒有事實,只有粗暴的聲明和大嗓門。」

Oracle新資料庫的自主特性,意味著額外節約的成本更難以量化了,Ellison在談到為資料庫管理員減少工作負載的時候這樣表示。「你可以把資料庫管理員的一些工作實現自動化,這樣我們會看到資料庫技能將更多地集中在模式設計、分析、為關鍵任務應用設定策略。資料庫專業人員就可以把更多時間集中在確保數據安全上。」

總的來說,發布這種自主資料庫並不讓人感到意外。Ellsion在8月的財報中就透露了隻言片語,上個月在客戶大會上發布新的雲定價模式時候再次提及。而且現在機器學習也不算是一項新的部署了,最近幾年已經滲透到從即時語音翻譯到自動駕駛汽車的方方面面。

自從2016年OpenWorld以來,Oracle一直對Amazon採取攻勢,最近在9月19日Oracle公布了一個新的雲定價計劃,給那些將資料庫遷移到雲的Oracle資料庫客戶提供一定的折扣。而這次發布的自主資料庫則是該計劃的第二部分,讓Oracle的資料庫運行在Oracle雲上要比運行在AWS雲上成本節約一半。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對Ellison的說法買單。Periscope Data是Amazon Redshift的一家頂級客戶,幫助數據科學家創建詳細的數據可視化,該公司共同創始人、首席執行官Harry Glaser表示:「Larry的自動駕駛型資料庫完全無視了這一點,企業並不是需要自主資料庫管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更好的軟體,幫助數據團隊更好地完成他們的工作——從數據分析師和工程師,到數據科學家。」

Ellison重視的機器學習,已經被很多公司使用多年了,這可能是一種機會主義。Constellation Research副總裁、首席分析師Doug Henschen表示:「有很多公司都在努力抓住機器學習/人工智慧一閃而過的機會。」

Oracle的未來主要取決於將軟體和客戶遷移到Oracle的雲中。Oracle仍然遠遠落後於AWS和微軟Azure等領頭羊,甚至是像Google Cloud Platform這樣的新星,至少在提供計算和存儲服務的基礎設施即服務層面是這樣的。「他們必須在雲中取得成功,」Henschen說。

這也是Oracle一直專註於其他雲計算「堆棧」層的原因,例如平台即服務和軟體即服務,或者在線業務應用,例如Salesforce.com和Workday提供的。Oracle的資料庫當然是成熟的PaaS服務,此外Oracle還提供了廣泛的企業資源規劃、供應鏈管理和其他核心業務軟體即服務。

Oracle還希望把自己在數據中心方面的優勢,轉變為把自己打造為那些希望在雲中計算、在數據中心內計算、或者因為遷移數據或者應用的成本、或者面對數據保存地法規限制的企業的最佳選擇。

Oracle表示,Oracle是唯一一家可以管理所謂混合雲設置的全方位技術。它還提供了硬體設備在數據中心內鏡像雲服務,此外還有軟體和雲服務,並承諾該服務可以運行在相同的內部部署或者外部部署環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OpenWorld:Oracle發布區塊鏈雲服務
OpenWorld:IT支出緊縮下雲是唯一出路
從慢批量到快文件 微軟如何吸引大眾接納Azure
PT展會議直擊:助力雲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發展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