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九州共明月——少數民族別樣的中秋節

九州共明月——少數民族別樣的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又稱「月夕」或「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就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效仿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節日。到明清時期,已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以月的圓滿象徵人的團圓,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中秋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神化與詩化:月亮節的中國傳奇

中秋節的形成雖然晚於春節和端午節,但如同春節和端午節那樣,中秋節不僅有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而且還有獨特的禮俗儀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最富有詩意,也最令人懷想。

中秋節的起源自古至今說法不一,但都離不開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收成。在農耕文明的古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日月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內容,也是古代中國人思想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繫辭上》中有「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的說法。日月這兩大天體,在古代人的思想觀念中代表著世界的兩極,「日者,陽之主也」,「月者,陰之宗也」。古時按習慣是春季二月十五最先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日晚上祭月亮。不過早先祭月是帝王禮制,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祭拜,祭月的習慣也就逐漸傳到民間。每逢中秋,民間大興祭月、拜月、賞月和玩月之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節日活動。

上古時代的祭月或拜月活動,顯然與古人對月亮的認識有關。自古以來,人們心目中的月亮是一個美好的所在。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月亮不是科學意義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義上的居所,是一個寄託了無限幻想的、詩情畫意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在中國人的語言里,很少直呼月球,而是像諸如月亮、月宮、蟾宮、嬋娟、冰鏡、玉輪、銀鉤、明弓等頗為別緻文雅的稱號,這既充分表明了中國人對月亮的美好想像,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國人對月亮的崇拜和敬愛。

月為夜明之神,與太陽同輝。但隨著天文知識的豐富、時代文化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月亮的真實面目有了比較理性的認識,其神秘和神聖的色彩逐漸消退。皇家對月神祭拜的獨佔權威早已喪失,而平民百姓賞月、觀月的風氣日趨高漲。在唐代,中秋賞月、觀月已成為文人的時尚,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為可賞可玩的宇宙奇觀,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更是尋常可見。唐朝的八月十五賞月詩共111首,出自65位詩人之手。

到了宋代,不僅延續了唐代賞月宴飲的習俗,而且還發展為全民通宵達旦的狂歡,詩詞吟詠,遠勝前朝。特別是宋詞中,寫中秋賞月的作品藝術成就斐然,在《全宋詞》中收有中秋詞210首,有「中秋」字樣的就多達178首,有「月夕」的有3首,沒有題序的中秋詞29首。其內容大多描寫月色、思鄉、思親,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樹、月宮、瓊樓等,在思想格調上清奇高曠,感悟人生,探索宇宙,謳歌月亮,真實地表達了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感激。

明清時期,歲時節俗中的情趣愈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已經減弱,而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和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祭月、拜月的風習更加普遍。

人化與物化:團圓節的民俗心理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團圓是中秋節最主要的民俗信仰,幾乎貫穿於各種節物和各項節俗活動之中。據考證,自唐朝中秋節產生後,人們就有意地將月圓與家人團圓聯繫起來。

到了明代,文獻里開始有了「團圓節」的記載。在農耕文明的時代,雖然人口遷徙和異地謀生並不是社會生活的常態,但官員的升遷、士子的趕考、軍隊的調防、商人的貿遷和遊客的羈旅,也都是難免的事情,在通訊和交通尚不發達、交流溝通還不順暢的時代,人在旅途或身在異鄉,在一年獲得收成的仲秋月明時節,睹物思人、情隨境遷,自然生髮出思鄉念舊、親人團聚的情緒。

在中國,人們總是喜歡以「花好、月圓、長壽」等來寄託幸福美好的願望。而渴望團圓幸福美滿的生活,又恰恰是中國民俗中極富民族特色和人性魅力的精粹所在,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思想智慧的組成部分。在這個意義上說,沒有這個渴望團圓的習俗,也不會有今天的文化發展和社會和諧,更不會有今天中國各民族的大團結大融合。

俗化與異化:豐收節的文化盛宴

中秋節除了拜月、賞月,以及由滿月引發的家庭團圓等與月亮有關的節俗活動外,還有一種容易忽略的慶賀豐收的習俗。八月中旬,新糧進倉,瓜果上市,敬供神靈,感謝恩賜,祈禱來年好收成,是很自然的事情。中秋節正是在這樣的節令中出現的特別節日。

人們在進行與月亮有關的中秋習俗活動的同時,也不忘給自己帶來五穀豐登的天地日月一個真誠的謝意。他們為了求得豐年的好運好收成,總是全心全意地舉行盛大的祭拜。許多地方在中秋節時,都講究享用新糧和時令瓜果,在中秋之夜做一頓非常豐盛的晚宴,以示慶賀豐收之意。有的地方用新糧和時令瓜果來祭祖或祭社,以感謝神靈恩賜佑助,祈求明年禾麥豐收。這種習俗與古代的秋收祭社習俗可謂一脈相承。

從傳統的社祭、秋收到特殊的嘗新節和果子節,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已經突破了以月亮為中心的習俗,朝著多樣化娛樂化方向發展。從最初的祭月、拜月、賞月、玩月到今天各族人民喜團圓、慶豐收的各種遊戲娛樂活動,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符號和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正如學者蕭放所言:「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經歷了文人賞月的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卻無心看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明月依舊,人心已非。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就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

鬧月跳月:各民族別樣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傳承至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是我國全民性的重大節日,不但漢族過中秋節,侗族、苗族、壯族、傣族、黎族、滿族、朝鮮族、高山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那裡也同樣盛行著祭月、拜月的風俗。

在壯族地區,中秋節的活動內容除了與漢族的中秋節相似外,還有極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動,比如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節」。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裡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個階段。中秋之日,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子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

>>>>

畲族「陪客唱歌」

畲族把八月十五這天視為走親訪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獨特習俗。中秋歌節不但要陪客唱歌,還要集中到縣城去對歌。節日這天,人們結伴來到縣城,白天訪親探友,晚上開始對歌。對歌的時候,男女各站一邊,女的還特別喜歡擠在一起,不參加唱歌的婦女,也要和歌者擠在起,以壯聲勢。高明的歌手,可以隨便轉換曲調,除了對唱,他們最愛唱的一種雙音,叫」雙條落」,是一種屬於重唱性質的歌唱形式,具有濃厚的畲族特色。

朝鮮族在中秋這天宰牛殺雞,烹煮佳肴,用新谷製作打糕和鬆餅等節日食品。當天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簫,一起合跳《農家樂舞》。

>>>>

黎族「調聲節」

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到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對歌,未婚青年趁機尋找未來的伴侶。

入夜,各個村寨彝族支系阿細人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開闊地,穿上民族服裝,激情地載歌載舞。青年男女在「跳月」中,表達愛慕之情,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彷彿月亮也聽得為之動情動容,越發顯得嫵媚皎潔,永結白頭之好。

>>>>

德昂族「串月」

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鬧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眾沐浴著如絲縷的月光,吹奏悠揚的蘆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們在「鬧月」活動中互相尋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百年之好。

>>>>

納西族「祭月」

每年的八月中秋,村村寨寨燒香供果,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清乾隆《麗江府志略》載:「八月中秋,以瓜、餅、豆角祭月」光緒《麗江府志稿》載:「節屆中秋,供木樨而拜月。」木樨,俗名桂花,四委常綠,農曆八月,桂花盛開,潔白的小花香氣盈屋,是納西族喜愛的一種名貴花木。在麗江納西族中,流傳著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樹的傳說,中秋佳節,全家人圍坐在天井裡,點上紅蠟燭,插上幾枝桂花,桌上擺滿月餅、梨、蘋果、石榴、板栗、核桃、松子、豆角,一起祭拜月亮,祀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岩尖變的。岩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里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嘗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

花腰傣「叫魂」

中秋這天,雲南紅河新平出遠門的花腰傣人都要回家團圓。每當圓月升起,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頂的平台上擺上魚、鴨肉、鵝肉、青包穀、綠豆和各類水果等獻祭月亮,祈求五穀豐登。當圓月升空,這時候村寨里會請專門的一個人點燃蠟燭和香火,對著中秋的圓月莊重地給傣鄉的月亮叫魂,主要唱詞是祈求月亮賜給傣族人民吉祥順利。這種給月亮「叫魂」的習俗,使花腰傣的中秋夜異常神秘。

白族家家戶戶均備有自製的月餅,然後邀請親友們到家中嘗月餅、觀賞月色。節日之夜,各家各戶將月餅、新鮮水果、包穀、毛角等擺在八仙桌上,以示五穀成熟、慶賀豐收之意。當月升東山時,便置席拜天地,對月磕頭。昆明附近的白族晚上要吃餌饌麵條。中秋晚上鶴慶一帶的白族還要舉行漂河燈活動,人們將特製的各形紙燈,內點蠟燭或燈火,沿河漂放,看誰的燈漂得遠,且不易滅;也有的將各種彩燈放置河兩岸,並舞耍龍燈、獅燈、白鶴燈等,煞是好看。

>>>>

布依族「偷瓜」

中秋節當天晚上,他們將偷來的老瓜用紅布包好,一路放炮到缺子女的人家。這家的主人要請他們吃酒消夜,據說這樣可以給這家人帶來子女。而被偷的人家也不會責怪偷瓜的人,反而認為這樣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好的收成。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們要下凡,把甘露灑向人間。因此,這一夜人們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在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里採摘瓜菜,而不會被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則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已婚婦女這夜也同樣可以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大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著小孩的健康(毛豆的諧音,當地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

廣西侗族「行月」

中秋節晚上,經過充分準備的蘆笙歌舞隊去鄰近的山寨賽歌,歌聲悠揚,舞姿婆娑,人群彷彿蕩漾在如水似的月光里,叫做「行月」。侗族有「賽歌求婚」習俗。中秋之夜,侗族小夥子身著節日盛裝,手持蘆笙,成群結隊踏著月光,吹奏著美妙的樂曲,跳著歡快的舞步從四面八方湧向賽歌場地,一人領歌領舞,眾人相伴相合。觀眾如雲,樂聲震耳。能歌善舞的小夥子很快就被漂亮的姑娘引到一邊,兩人對唱對舞。當一雙雙青年男女舞向山間小路後,賽歌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少,單獨離開的青年男女只有等待月老來年再拋紅線。

雲南省梁河縣一帶的阿昌族,每逢中秋都忘不了給狗飽食一頓。相傳從前稻穀皆自生自長,而且高大如芭蕉樹,人們因此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並把吃不完的稻穀都糟蹋掉了。一天,觀音娘娘見人們如此不珍惜糧食,一氣之下颳起一陣狂風,捲走了所有的穀子。不久,人們一個個餓地嗷嗷直叫,觀音聽到狗叫,想到作孽的是人不是狗,於是就朝狗叫的地方撒下一把把穀子,人們把狗攆開去搶谷種吃。一位老人勸阻了大家,並把撿到的幾粒谷種播撒在河邊的田裡,從此代代相傳,人們不僅學會了種穀子,還懂得了生活要靠辛勤勞動的道理。為了不忘過去的教訓,也為了報答狗討來谷種的恩德,八月十五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都要用新收穫的大米煮飯喂狗,而後走親訪友,歡聚娛樂。

>>>>

仡佬族中秋夜祭祖靈

仡佬族把中秋稱作「八月節」,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幾個青年把一頭頭戴大紅花的黃牛牽來,寨中最長者——「族老」開始禱告,祈求五穀豐登;樂隊奏起「八仙」曲,同時鳴粉槍、放鞭炮。然後殺牛,割下牛心,每戶一份,表示全族團結一心。隨後,「族老」還率眾捧著小豬、老雞、大鵝三牲,到菩薩樹下祭祀。禮畢,全族歡聚一堂會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戶舉行家宴後,婦女們偕兒帶女回娘家送禮;男人們串街會友,唱歌、談天。據說,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動一直延續到節日的最後一天。

>>>>

藏族「尋月」

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

赫哲族「祭月」

在我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節,人們要采葡萄、祭月。相傳是為了紀念一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邊向月亮求救。最後終於奔到了月亮上。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賓士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賓士,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天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

鄂溫克族「供月」

鄂溫克族同胞過中秋節以合家歡聚、供月為主要內容。節日期間還探親訪友,互相宴請。中秋夜晚,人們聚集於篝火旁,歡歌曼舞,直至深夜。

>>>>

土族「打月亮」

在土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人類與月亮的關係密不可分,土族將月亮與太陽並稱「日月二吉」,認為二者都是天的一部分,可見,土族人民對月亮有深厚的宗教情感。中秋之夜,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當圓月的倒影出現在盆中時,人們便不停地用小石子擊打,直把那輪圓月打得「體無完膚」。

月圓總能喚起對家人團圓的渴望,每當明月懸於中秋碧空,思緒翻湧翩躚,情感波瀾起伏,不管我們在哪裡,那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總能升騰起思鄉的寧靜與感傷。著名詩人王維寫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絕句,讓華夏民族獨特的思鄉「情節」濃縮為最純真、最本源的思親「圖騰」。從此,「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成為記憶里最美的畫卷。

圖文源自網路

歡迎分享轉發!

統籌監製:程艷 製作審校:李鵬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八月十五妙果素月天尊聖誕,中秋拜月十功德
新華社:泰山千年道觀碧霞祠取消抽籤看相贏遊客「點贊」
中秋節如何健康吃月餅
「四大天師」之道教靈寶派祖師——太極仙翁
道教的「善惡承負」觀

TAG:道行天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