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劇里的12道和式洋食,到底是什麼纏綿風味……

日劇里的12道和式洋食,到底是什麼纏綿風味……

楊和尚有話說 | 開欄語

我有一位日本朋友,雖然未曾謀面,卻是從人人時代就存在於我朋友圈的世外高人。我只知道他的日語名,知道他給自己取了個頗有中國味的名字叫楊軍東,並不知道他的相貌,也不知道他在北大就讀於哪個學院,甚至也不知道回到日本後他的職業。

關於這位朋友的一切,我都是通過他po在社交網路上的食物日常來想像的——他是個難得地喜歡吃大油大辣的川菜的日本人,為了去香港吃道地的早茶不吝委屈自己吃一個月的白菜炒麵,開心起來要拉著領導和同事去吃辣油滿盆的川菜,晚餐往往是就著中國新聞聯播喝啤酒,也能跟我嘮嘮熱乾麵和餃子的派別。他生活里的喜怒喪樂,都是由餐桌上的菜色直觀反映出來的。

在中日兩國的飯盆里都浸淫得久了,楊同學便產生出一種難得道地的食物文化比較視野,他的朋友圈,因此也顯得像一篇篇短小的比較文化論文。最難得的是,他的中文比我的日語好得多,能夠自由自在地用中文膜蛤,嫻熟運用拿衣服、兔森破,遣詞造句里常有驚人之語。

聽說楊同學最近在尋找平台發表自己用中文寫的美食評論文章,我便索性邀請他今後都在我這裡寫專欄,一來滿足我補充日料知識的私心,二來也是給大家解解膩。大家若有對日本飲食文化感興趣的問題,也可向楊同學提出。按照楊同學的意見,他的專欄就命名為「楊和尚有話說」,典故源自「孔和尚有話說」。

「楊和尚有話說」的第一篇大作,就是這篇關於日本洋食的科普文章,看過以後,我總算對日劇中常出現的12種煽情食物有了正確的了解……蛋包飯、漢堡肉、咖喱飯、可麗餅,那些電視劇里的主角爸媽們一出手,多麼冥頑不化的熊孩子都能吃出眼淚的食物,到底什麼來頭,又究竟味道如何?這些尋常百姓家中最常出現的,賣相併不太好的食物,到底有怎樣引得腸胃思鄉的魔力呢?來看看楊和尚怎麼說吧~

洋食已經在我們的心裡紮根下來,我們已經不覺得它們是外國料理了

有些自稱日料通的外國人經常說日料都是清淡生吃醬油味。但我們日本人的餐桌上,換句話是媽媽的味道上,他們所想像的那種典型日料並不是很多,反而日本風格的中華料理和「洋食」占著不可忽視的地盤。

洋食可以說是歐日混血的料理,就像最近央視所宣揚的中俄混血飛機一樣哈。明治維新那時代,日本社會遭到了激烈的變化,人們未知的飲食文化也一口氣闖過來了。維新之前的日本人因佛教的原因沒有吃肉類的文化,人們對美食的慾望被宗教這個手銬壓抑的局勢。那時候西方舶來的文化突然襲來島國,結果發生了很多化學反應,於是此後不長的時間內紛紛做出來了很多日式的西洋料理。

作為相當於日式洋食的飲食文化,我想舉來美國的tex-mex。從墨西哥進來美國之後再經過美國人的審味觀的熏陶。洋食已經在我們的心裡紮根下來,我們已經不覺得它們是外國料理了(不算經典的和食,但確實是日本料理,微妙的立場啊)。

一般來說,洋食的特點就是把味道改良成米飯的好朋友,甜味比較強的傾向。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只要有簡單的材料就能做到,因為明治時期和二戰前後沒有豐富的物資。

在這個意思上,日式洋食都是比較樸素的,在家也能做的東西比較多。有歷史的洋食店和真宗French或Italian餐廳的風格完全不一樣,洋食店就是令人感到懷念的那種風格。

下面我來簡單地介紹一下代表性的12個洋食!

蛋包飯(オムライス)

蛋包飯,日劇中最容易讓親子關係破冰的頭牌料理

蛋包飯能分為兩種。一個是用薄燒雞蛋捲起米飯來的類型,另一個是把西式omelette頂在米飯上的類型,吃時用小刀切開它,讓半熟雞蛋覆蓋米飯。

薄燒雞蛋的類型一般被看成更傳統更家庭的風格,而另一個被視為比較奢侈的餐廳風格。裡面的米飯一般都是用番茄醬調味的雞肉炒飯,洋蔥和番茄醬的酸甜味真的好棒哦。

咖喱飯(カレーライス)

咖喱飯與漬菜是絕配我還從來沒有想到過

咖喱飯今天被看作匹敵於壽司拉麵天婦羅的日料,你一到超市就能看到無數的咖喱塊。咖喱飯它也算是洋食吧,因為它是150年前由大英帝國海軍傳來的東西,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在也保持周五晚上吃咖喱飯的習俗。日式咖喱和原本的印度咖喱不同,用小麥粉roux來添加沾性,這樣更適合搭配日本的白米飯上。說到味道,與其說是辣味與香味,還不如說重視滋味。福神漬和藠頭漬是必須要有的小搭檔。

*咖喱烏冬面(カレーうどん)

可以在幾乎所有的烏冬/蕎麥店看到,把日式咖喱變成更為和風的一道菜。以柴魚高湯與醬油的烏冬湯汁為基礎,添加咖喱粉或咖喱塊而做的料理。高湯帶來的滋味能增強咖喱的風味。

漢堡肉(ハンバーグ)

和豆腐一樣綿軟的,日式漢堡肉

外國朋友告訴過我,日式漢堡肉和美國的完全不一樣。因為日式漢堡肉用麵粉蛋黃牛奶等各種小料來追求柔軟,肉末也碎得很細。我估計這個特徵和日本人的喜愛方向有關係。越柔軟越容易用筷子吃,而且和米飯搭配起來時的感覺更好。沙司是酸甜的味道,這樣就很好配在熱乎乎的米飯上。

*豆腐漢堡肉(豆腐ハンバーグ)

這個東西在洋食店很少看到的,可以說是一個媽媽做的菜。肉餡由一半的牛肉與一半的豆腐組成,這樣對媽媽的錢包也很友好啊。味道清淡,口感很軟綿綿喔。有時候上面放蘿蔔泥,最後澆一澆ポン酢(醬油和柑橘果汁的混合沙司)吃。4分之1西方,4分之3日本的混血兒。

Doria(ドリア)

它不是咖喱飯和漢堡肉那樣的「改良版」洋食,Doria是出生在日本的洋食。日式海鮮Cream Gratin吃起來有點甜,澆在米飯上一起吃就好好吃的。那麼,直接把Gratin放在米飯上,中間夾著番茄沙司,上面撒撒芝士,放入烤箱燒烤燒烤… 這樣【夢之組合】才是Doria哈! 薩莉亞的米蘭風Doria其實太有名了233

可樂餅(コロッケ)

你到了日本的賣肉店(不是動漫業界用語喔)就會看到這個可樂餅。它的由來應該是荷蘭和法國的cream可樂餅,不過在日本一般用土豆做的。說實話我媽媽的可樂餅很有特色,除了鹽和胡椒以外,還用糖和醬油以及微量的蛋黃醬,這樣做味道很像日料的「土豆燉牛肉」的和風味道。吃一口我媽的可樂餅,就能吞下兩碗飯了!

那不勒斯意麵(ナポリタン)

這個意麵可能是最能讓義大利人生氣的一道菜,就像我們日本人看美國人把水果放在壽司上的那種感覺吧。我聽說,二戰後沒有物資的時候,日本人看美國士兵直接把番茄醬澆在意麵上的吃法才想到的一個新興洋食。但直接用番茄醬攪拌意麵吃實在沒有功夫了。番茄醬和bacon,洋蔥以及其他蔬菜一起翻炒,番茄醬原有的酸味飛過去,而甜味香味都出來,最後成了樸素又複雜的味道。

茶色/白色燉肉(ビーフシチュー/クリームシチュー stew)

茶色或白色

都是米飯的好朋友

就像和咖喱塊一樣,日本的超市裡能找到很多燉肉塊。不管是茶色的牛肉stew還是白色的cream stew,兩者都是米飯的好朋友。我特喜歡牛肉stew,其實在很多便利店可以買到真空包裝ready meal的燉牛肉哦。

西式燴飯(ピラフ)

原來的燴飯應該是中央亞洲的料理,聽說在法國等歐洲也能吃到。我們的燴飯就是按照西方式而做的,用黃油和西式高湯煮飯。不過,有些洋食店和吃茶店的燴飯是用黃油做的炒飯,炒飯是簡易版吧。你一到超市的冷凍食品賣場,就能看到很多食品公司的冷凍燴飯,是我最愛,我常吃的冷凍食品!

油炸海鮮(シーフードフライ)

日本人出乎我意料地鍾愛油炸食物?

我們喜歡吃油炸海鮮,尤其是油炸海蝦和油炸牡蠣最有名,海鮮什麼都油炸吃!當然還不如生吃的美味嘿嘿!聽說名古屋人喜歡吃油炸海蝦哈。日本的油炸料理之特點就在於麵包粉,一粒一粒的麵包粉相對來說很粗,口感也不一樣了。Tartar沙司和熱乎乎的米飯之間的配合也非常不錯!

炸豬排(ポークカツレツ/とんかつ)

我自己也會在考試前去吃個「必勝」豬排飯

很多炸豬排的專門店裝逼作出和食店的風格。但其實它原來是西洋舶來的pork cutlet。最初和德國義大利一樣用很薄的豬肉片,但後來變成厚實的肉片。當今炸豬排還有一個特點,那就在於他的沙司(傳統的吃法就澆「多名格拉斯沙司」吃)。「炸豬排沙司」是英式辣醬油的改良版,添加甜味和粘性,並強化蔬菜的滋味,更適合和米飯一起吃的沙司。最近流行把芝麻放炸豬排沙司里,這樣就味道更為和風了。話說,日式炒麵和章魚燒的沙司也是這個「日式英式辣醬油」的味道哦。

Hayashi rice(ハヤシライス)

直接把多名格拉斯沙司搭配米飯一定會很好吃了,從這個想法而誕生的料理哈。有些洋食店的hayashi rice用番茄調味,那樣就更加fruity了啊。可能和俄羅斯的beef stroganoff有關係,不過,做hayashi rice不放sour cream的。沙司的味道每個店都不一樣,這家橫濱洋食店的吃起來甜味較弱,帶有輕微的苦澀味,很有大人向的美味!

明太子意麵(明太子スパゲッティ)

用魚蛋做的意麵。和我在上邊介紹的那不勒斯談一樣,這個也是能讓義大利人生氣的一盤吧。意麵和微辣的明太子沙司攪拌起來,最後放海苔,你可以聞到滿滿的海鮮風味哦。其實在日本有很多特色意麵料理,醬油味的和風蘑菇意麵也好,納豆意麵也好,雖然它們的人氣與知名度還不如那不勒斯談和明太子意麵。

以上的12個是我隨便想出來的代表性洋食,如果有人看這個文章有了興趣,那麼以後來日本橫濱/銀座/淺草等洋食激戰區試一試吧。

回頭想,我上面談到的炸豬排,其實很難決定如何categorize它才好,因為天婦羅也原來是葡萄牙傳來的東西上加了日式風格的東西,廣義的角度來看它也算是洋食之一。不過它好幾百年前就進來日本,所以我們日本人都把他看作已經超過「日本的料理」而達到了和食領域的料理。

我人生中最愛吃四川料理,但說到日本的飲食文化,我覺得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於柔軟性。不斷吸收全球各地的東西,我媽媽也每天給我做了很多類型的菜。我在中國的網站最想強調的是,任何人不應該把自民族優越意識帶進飲食文化這一點。一開始就瞧不起,以這樣的心態對待其他民族的美食,那肯定會感覺不到那個菜系的奧妙。至少心裡有敬意的人,即使在國外遇到不合胃口的東西也不會輕易地說「不好吃」。

有機會的話,以後想介紹一下日本的【四大體系+α】拉麵文化,飯糰文化,麵包文化等等。謝謝你讀到最後!

萌書館 一間實體書店

微信:mengbookstore

地址:武漢市沌口開發區佳和馨居小區商業街19-20#

到達方式:武漢地鐵三號線東風公司站D口出

營業時間:

周五-周日

10:00-18:00

長按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萌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