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念奴嬌·中秋》-黃明康

《念奴嬌·中秋》-黃明康

但願人長久

天涯共明月

中秋佳節,分享一曲由黃明康老師彈唱的琴歌《念奴嬌 · 中秋》,北宋蘇東坡詞,俞伯蓀曲。

[ 宋 · 蘇軾 ]

憑高眺遠,

見長空萬里,

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

乘鸞來去,

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

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

舉懷邀月,

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

翻然歸去,

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裡,

一聲吹斷橫笛。

念奴嬌·中秋

賞 析:

古往今來,中秋之月激發過文人多少豐富的情感和無窮的想像。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中秋,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時所寫。 萬里無雲的天空,登高望月,面對廣闊的天空和皎潔的月亮,引起了無限的幻想,聯想到現實社會的醜惡及自己的不平坎坷,嚮往那虛無縹緲清靜自由的生活。這正是作者在苦悶時尋求解脫,自我寬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表現出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這首詞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大膽創造,富有浪漫主義想像,能喚起讀者的聯想,獲得豐富的美感和無窮的詩意。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上面的二維碼

你不知道掃一掃嗎?

據說關注我的人會琴藝大增哦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酌雲琴舍 的精彩文章:

TAG:成都酌雲琴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