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滿月寶寶被送上手術台切除腫瘤,結果醫生震驚並非腫瘤

剛滿月寶寶被送上手術台切除腫瘤,結果醫生震驚並非腫瘤

張先生和妻子結婚多年,經過艱辛的備孕過程,終於如願懷上了寶寶。可產檢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腹部有一個巨大的腫瘤,孩子能否正常發育,出生後能否進行手術,愈後如何?這些都成了未知數。不過最後通過醫生們的會診,專家表示可以在孩子出生後進行手術治療!

(網路配圖)

終於孩子昊昊(化名)降生了,一個月後,他的體重達到3.7公斤後被轉入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醫生決定為昊昊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據醫生介紹,術前評估手術難度較大,這個「腫瘤」與肝腎緊密毗鄰,門靜脈、下腔靜脈、腸系膜上動脈及腎蒂受壓移位,術中很容易出現大出血,一旦處理不好,不僅腸道腎臟可能受損,還有可能危及患兒生命。新生兒的腸管只有大約一毫米厚,血管更是纖細脆弱,整個手術過程的醫生團隊對每個環節都格外精心細緻,剝繭抽絲,將「腫瘤」與重要血管組織器官一點點剝離,並最終順利的從昊昊腹中取出了「腫瘤」。

(網路配圖)

但是取出後發現,這並不是醫學影像中的「腫瘤」,而是「胎中胎」,且重量已經有兩斤重。醫生都表示震驚!

「胎中胎」,是孩子的同胞「兄弟」,醫生介紹,昊昊母親懷的是雙胞胎,孿生胚胎在發育時,一個胚胎被包入另外一個胚胎之中。當包入的那個胚胎髮育成型,也就是昊昊被分娩後,被包入的胚胎存在他的腹腔中,同時隨著他一起生長,且畸形發展。

(網路配圖)

臨床調查顯示,寄生胎的發病幾率約為百萬分之一,拿出的「腫瘤」可以看到胚胎的腿和身子。目前,昊昊已經病癒出院,生長發育都比較正常。

孿生又分為真孿生與假孿生兩種。母體一次排出兩個卵細胞,受精後發育成兩個胎兒的,稱真孿生;由一個卵細胞受精後發育成兩個胎兒的,也稱真孿生。一般寄生胎髮生在真孿生胚胎中,它是由胚胎期的內細胞群分裂為兩團細胞,形成兩個發育中心。若兩個內細胞群的細胞團同樣大小,且持續上腹寄生胎正常, 便發育成雙胞胎;如果兩個細胞團一大一小,且小的發育不良,就有可能被包入另一團的內細胞群所發育的胎兒體內,成為包入性寄生胎,又稱「胎中胎」。因此, 寄生胎與寄主都是孿生的兄弟或姐妹。

最後,祝福所有的寶寶每天都是健健康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他是ICU重症的老爺爺,90歲高齡照顧寶寶受到很多人的尊重!
外國小寶寶吃酸菜的樣子,咬下一口之後表情是這樣的
適合5-6個月寶寶輔食篇:南瓜泥
兒童視頻大全: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和可愛寶寶的到來
外國爸媽當著寶寶的面撕下一張紙,結果他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