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閑話中秋節,祝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閑話中秋節,祝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閑話中秋節,祝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稱為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為「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閑話中秋節,祝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迹。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在露天擺上桌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閑話中秋節,祝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據說月餅始於元代,但在製作上,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也有「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的詩句,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很相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心情小語】那年中秋
蘇東坡經典的《明月幾時有》,且看鄧麗君、王菲以及潮劇如何演繹
中秋節與四大名著
中秋佳節|詠月古詩詞,你最欣賞哪首?
中秋佳節名詩名詞佳句,你喜歡哪一句?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