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華社高級編輯吳學蘭走進紅色熱土

新華社高級編輯吳學蘭走進紅色熱土

近日,河南廣播電視台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第二季第六站來到信陽新縣西河灣村實地拍攝,聚焦「將軍縣」留住綠水青山的脫貧故事。本次拍攝也得到了君樂寶奶粉的愛心支持,助力河南地方扶貧,打響脫貧攻堅戰。

新華社高級編輯、特約時事評論員吳學蘭擔任本期特約記者。從《脫貧大決戰》第一季在演播室擔任點評嘉賓,到這次去新縣西河灣村實地採訪,她親手製作觀音豆腐,體驗古法榨油;深刻體味了當地的民風民俗,體驗了西河灣村從貧困、落後的小山村到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旅遊景點的蛻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昔日「將軍縣」完成華麗轉變

雖然是第一次來到新縣,但是吳學蘭講起這裡並不陌生,「這兒絕對是一片紅色的熱土,這裡是著名的將軍縣,開國將軍這裡就出過43位。並且,西河灣地處大別山腹地,也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展地啊」。曾經,每每說起這些,生長在這裡的人們都會非常自豪。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當地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上千口人的村莊,最少時只有40多人留守。

遇到困難的小山村,在2013年迎來了一次機會,發生了徹底的轉變。2013年10月,新縣發起「英雄夢、新縣夢」的發展部署,傾力打造紅色歷史、綠色生態、古色鄉村三條精品旅遊線路,通過改變村容村貌發展古村落旅遊從而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看到眼前的美景,吳學蘭也不禁感慨:「這裡真美啊!」「現在每年僅十一國慶假期的前五天,村子就能接待近6萬人」,如此多的人湧進村子,盛景遠超村民們的預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蒼蒼大別山中,奔流潢河水畔;卵石鋪路,背依高山。茶葉、板栗、山野菜、野果、春筍,帶著露珠的水稻,這一切山裡人賴以生存的珍寶,在新縣新的發展思路下帶來脫貧機遇。這個擁有700多年歷史和迷人風光的中國傳統村落,告別過去,有了新的開始。

古建築村落與時尚星空帳篷 碰撞出一條脫貧新思路

西河灣村悠久的歷史讓其保留了不少明清時期的古建築。漫步古村落,吳學蘭一邊欣賞著古色古香的建築群、別具一格的「狗頭門樓」、河兩岸鬱鬱蔥蔥的百年古樹,一邊又和當地的剪紙手工藝人、炸爆米花的老兩口熱聊攀談。在走到橋頭時,吳學蘭被草坪上林立的白色建築吸引住了,工作人員告訴她,「這就是星空帳篷和集裝箱酒店,都是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的頂尖團隊設計,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

一邊是時尚的星空帳篷、精品酒店,一邊是跨越了幾百年歷史的明清古建築。吳學蘭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古代的、那些經典的東西都留下來了,現代的、時尚的東西又出現了,他們兩者之間一點都不矛盾,特別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酒吧、飯店、農家樂、青年旅社、帳篷酒店、高檔賓館,這些「時髦」均是在沒有破壞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立而成,現代與古樸相互輝映。這種經典與時尚的碰撞,正是新縣「英雄夢、新縣夢」發展部署的一種很好的實踐,不僅很好的帶動了當地旅遊業,同時也為西河灣村脫貧致富,提供了新思路。

吳學蘭探尋西河灣脫貧之路 為返鄉創業人員鼓勁加油

在節目的拍攝過程中,吳學蘭遇到了西河灣村脫貧帶頭人張思恩。2013年,新縣發起「英雄夢、新縣夢」的規劃時候,張思恩已在北京創業近20年,是兩家公司的老總。但聽說家鄉發展需要人員和資金,隨即他就決定要回來為村子做貢獻。張思恩也是第一個返鄉創業的。

村裡成立了合作社,張思恩做了董事長。修繕古民居、發展古法榨油、蓋起農家樂,拉動當地旅遊。在合作社的幫助下,目前,慕名來到西河灣旅遊的人已達到20餘萬,2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創業,並在創業中脫貧致富。對於沒有創業能力的貧困村民,合作社也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搭上西河灣巨變的列車,快速脫貧。

為了讓更多的人返鄉創業,讓西河灣徹底脫貧致富,吳學蘭也走進西河灣村百姓中,不僅了解了他們創業致富的新門路,還為返鄉創業者們鼓足了勁,「看到西灣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我心裡非常激動,也非常感謝那些創業返鄉的朋友們,同時,我們最應該感恩的就是我們的黨和政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據了解,由君樂寶奶粉愛心支持的《脫貧大決戰》第二季將於10月11日起每周三晚21:15在河南衛視播出,精彩不容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新聞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