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佳/格力/美的/TCL上演「龍虎鬥」 自動化改造誰更勝一籌?

康佳/格力/美的/TCL上演「龍虎鬥」 自動化改造誰更勝一籌?

??

製造業永恆的話題是加快存貨周轉、減少庫存、提升效益,而智能製造「按需製造、柔性生產」,連接用戶、研發、供應鏈、物流資源的特性被認為能夠解決上述問題。與傳統製造相比,智能製造的實踐正在加速發生變化。

高工產研(GGII)高級分析師盧彰緣認為,機器人在家電行業的應用,近年來增長速度超過30%。美的、格力、長虹等家電巨頭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尤為迅速。

GGII調研數據顯示,家電行業的自動化率依然偏低,只有20%左右,機器人的應用大部分還停留在上下料、搬運碼垛、包裝裝配等領域,可見,家電企業的自動化改造道阻且長,同時,這也給巨頭們提供了良好的商機。

日前,高工機器人調研團隊先後走進了康佳、格力、TCL、長虹等家電巨頭企業當中,針對家電企業對於自動化升級改造方面掌握了豐富的一手資料,此舉有利於協助優質供應商與家電企業做技術對接和供應鏈導入,完善供應鏈,協助自動化升級改造。

康佳:六條自動化產線減少30多人工,人均產出提高64%

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康佳在彩色電視機、手機、數碼相機、生活電器、LED、機頂盒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年產值200億左右,彩電的年銷量在1000萬台左右。

康佳目前正在推動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彩色家電業務主要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設在廣東東莞、安徽滁州、江蘇崑山。其中,滁州基地是目前最大的基地,智能製造改造是其主要方向。

之前,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劉鳳喜出席在滁州舉辦的「彩電智能製造三年規劃」發布會上,宣布啟動傳統彩電製造向大數據時代智能製造的戰略轉型,計劃分三年時間,總投資4.52億元,用於集團和安徽康佳智能製造軟硬體的升級改造,包括集團彩電研、產、供、銷信息系統平台的構建、開發和導入,新產品開發設計、智慧工廠建設、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建設等。

可見康佳對智能製造升級改造的重視。康佳的自動化產線改造從2016年初開始,圍繞著彩電的模組和產品,目前已經做了六條自動化產線,運用了四軸與六軸機器人,主要應用在包裝和物流以及生產的搬運和物料的配送上。

據康佳副總經理鄧伯禾表示,運用了自動化產線之後,康佳的人工數量2016年較2015年減少了30多個,人均產出卻提高了64%左右。

「康佳更關注智能方案的可實施性和實施效果,我們希望能把產品工藝、智能製造、信息化整合在一起。」 鄧伯禾強調,目前彩電生產的自動化改造痛點在於雖然產線後端以及倉儲這一塊自動化程度已經很高,但整個工廠的物流自動化還面臨著很大問題。

此外,整個產線的自動化率離康佳的期望還存在一段距離,在產品背板組裝,大件的組裝,長的部件卡位的組裝,液晶面板的組裝,通用化兼容性比較高的專機的移載,名牌、條碼的貼附,打螺絲和模組製造等環節自動化程度還需提升。

鄧伯禾還指出,因為液晶面板的組合對於精度的要求比較高,涉及到光學材料和兼容性等問題,需求更為迫切。

格力:機器人本體與核心零部件均有自主研發,2017年產量目標為2000台

格力集團在收購原美凌達工廠後將其改造為機器人公司,2017年3月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目前共有生產及研發人員200人左右,致力于于本體以及系統集成的研發。

據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南水產業園負責人、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鑫介紹,格力自2012年開始進行機器人研發,經過三年的沉澱,2015年開始批量生產,當年產量達到一千餘台。2016年產量有所下滑,但也達到800餘台。

王鑫透露,目前已經接到格力內部需求1600餘台訂單,預計2017年產量將重新達到高點。「格力機器人以滿足格力集團內部需求為主,外部需求為輔。其中外部消化主要來自於一些關聯公司,如九牧集團、宜家家居、普樂美等,珠海銀隆亦有500多台的需求量。」

王鑫指出,現有的設備和廠房還未投產,因此月產量在150台左右,預計投產後產量會有更大的提升,2017年的目標是2000台。

除了本體產品從設計、下料、鑄造、機加工、組裝、檢測等環節均可自主完成之外,格力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也有自主研發。目前,減速機、控制系統和電機都在自主研發,RV減速器已經實現小批量生產。基於自主研發和生產,格力對於智能化產線的需求主要的考慮因素是產品互補以及成本控制。

美的:在KUKA的基礎之上建立更大的生態系統,面向高端製造

此前,美的提出最新戰略定位,公司將以「雙智戰略」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新產業布局」為核心詞,「科技創新」為驅動力,從家電企業蛻變成一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科技集團。

為實現此目標,美的近年來正在不斷完善其產業鏈布局。2017年1月,美的收購庫卡的交易塵埃落定,2月9日,美的再次收購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50%的股份。

庫卡幫助美的集團在機器人本體生產、工業自動化方案、系統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領域全面布局。高創則成為美的完善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產業鏈布局的有力一環,幫助美的充實在運動控制和伺服電機等專業領域上的技術儲備和產品儲備。

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現金流資源現在主要致力於消化已有的購入資產,未來希望通過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和整合實現很好的現金流貢獻,也不排除合適的併購機會,方向會是中國沒有形成產業規模的、非勞動密集的、沒有形成領軍企業的高端製造、先進位造、精密製造方面資產。

談及美的在3-5年內對工業自動化的布局,美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的計劃是在KUKA的基礎之上建立更大的生態系統。當前立足於汽車,未來會向3C等多行業拓展,並且實現軟體的綜合拓展。

TCL:空調兩器自動上線與下線機器人項目力求在七秒內完成成品

目前,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的空調製造以半自動化為主,產品以公司自主品牌為主,代加工產品為輔。公司有生產線16條,現因淡季原因開放了11條,其中焊接生產線3條全部開放。

公司從2015年開始導入機器人,目前擁有機器人四台,分別為上下料及碼垛機器人各1台,壓機機器人2台,用脹管機生產的冷凝管產能月產量達60萬排。

TCL相關負責人透露,TCL在空調生產流水線上的需求在於碼垛成品,把現有的成品空調進行碼垛入庫。此外,公司需要集成一條集信息化與自動化一體的外機總端生產線,包含檢測機器人、裝配機器人、軋機、3C等機器人。

去年,TCL已對空調兩器的自動上線與下線機器人項目立項,目前還在考慮更高效的的方案,要求7秒內能處理一件空調成品。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曾說,按照德國的標準,TCL的彩電工廠、手機工廠能達到工業2.0,他分析說,「中國製造2025」有30年的周期,目標是整個中國的工業競爭能力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中國工業能力轉型升級還處於第一階段,中國製造真正轉型升級,從製造大國變為製造強國,未來的路還有很長。

相關數據&報告

想了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同川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機器人 的精彩文章:

TAG:高工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