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秋賞月-話家訓

中秋賞月-話家訓

賞月

中秋

話家訓

八月十五

每年中秋團圓的日子

總是盼望著能和家人團聚在皎潔的明月下

感受那份恬淡溫馨

「家」這個字對中國人來說

寄託了太深的感情

他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今夜相聚在明月下

讓我們一同來追憶中國傳統的優良家風家訓

向月祈禱

惟願家家幸福和樂

世界和平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撰寫的家訓,他的一生原本命運多舛,在雲谷禪師的教導下積功累德,成功地改造了自己的命運。他將一生的經驗寫成了《了凡四訓》這本書用以教導後世子孫,成為袁家的傳世家訓,更被後人推崇備至,日本漢學家安岡正篤先生贊其為【人生能動的偉大學問】、【治國寶典】,日本當代「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則將其視之為【奠定自己人生觀】的經典。

兒親啟

中秋佳節,兒未能歸家,甚是想念。汝可好?余不求,唯求我兒能立身行道,做一堂堂正正君子,利國利民。今書信於汝,但謹記四點,可安身立命:

1、立命之學

2、改過之法

3、遷善之方

4、謙德之效

汝將此四點銘記於心,躬行實踐,必獲其利,吾心慰矣。

立命之學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所有各種的福田,都決定在各人的心裡。福離不開心,心外沒有福田可尋,所以種福種禍,全在自己的內心。只要從心裡去求福,沒有感應不到的!

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對人和氣慈悲,一定要替人包含一切,而且要愛惜自己的精神。從前的一切,譬如昨日,已經死了;以後的一切,譬如今日,剛剛出生;能夠做到這樣,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個義理道德的生命了。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

做善事要存心真誠懇切,不可虛情假意,企圖回報。那麼就是只有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過一萬件善事了。

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就算命中應該榮華髮達,還是要常常當作不得意想。就算碰到順當吉利的時候,還是要常常當作不稱心如意來想。就算眼前有吃有穿,還是要當作缺衣少食想。就算旁人喜歡你,敬重你,還是要常常小心謹慎,做恐懼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大聲名,人人都看重,還是要常常當做卑微想。就算你學問高深,還是要常常當做粗淺想。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

講到遠,應該要想把祖先的德風,傳揚開來;講到近,應當想父母若有過失,要替他們遮蓋彌補;講到向上,應該要想報答國家的恩惠;講到對下,應該要想造一家的福;說到對外,應該要想救濟別人的急難;說到對內,應該要想預防自己的邪思和邪念。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一個人必須要每天知道自己的過失,才能天天改過,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沒過失。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不能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所以才耽擱了他們的一生。

改過之法

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

想想古時候的聖賢,和我一樣,都是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他們可以流芳百世,而我為什麼就搞得身敗名裂呢?

第二、要發畏心。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

這個世間,是無常的,我們這個血肉之身,只要一口氣喘不過來,就不是我的了;到那個時候就是想要改,也沒法子改了。

第三、鬚髮勇心。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

若是要改過,一定要起勁用力,當下就改,絕對不能夠拖延疑惑,也不可以今天等明天,一直拖下去。小的過失,像尖刺戳在肉里,要趕緊挑掉拔掉。大的過失,像毒蛇咬到手指頭一樣的厲害,要趕緊切掉手指頭,不可有絲毫的猶疑延遲的念頭

遷善之方

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

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惡。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別人得到益處,那怕是罵人,打人, 也都是善;而有益於自己的事情,那麼就是恭敬人,用禮貌待人,也都是惡。

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

一個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 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從良心上所發出來的善行,是真;只不過是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假。還有,為善不求 報答,不露痕迹,那麼所做的善事,是真;但是為著某一種目的,企圖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

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隨緣濟眾之方

第一、與人為善;看到別人有一點善心,我就幫他,使他善心增長。別人做善事,力量不夠,做不成功,我就幫他,使他做成功,這都是與 人為善。

第二、愛敬存心;對比我學問好,年紀大,輩份高的人,都應該心存敬重。而對比我年紀小,輩份低,景況窮的人,都該要心存愛護。

第三、成人之美;譬如一個人,要做件好事,尚未決定,則應該勸他盡心儘力去做。別人做善事時,遇到了阻礙;不能成功,應想方法,指 引他,勸導他使得他成功;而不可生嫉妒心去破壞他。第四、勸人為善;碰到做惡的人,要勸他做惡絕對有苦報,惡事萬萬做不得。碰到不肯為善,或只肯做些小善的人,就要勸他行善絕對有好 報,善事不但要做,而且還要做得多。做得大。

第五、救人危急;一般人大多喜歡錦上添花,而缺乏雪中送炭的精神;而當遇到他人最危險、最困難、最緊急的關頭;能及時向他伸出援手 ,拉他一把,出錢出力幫他解決危急困境,可以說是功德無量,但是不可以引以為傲!

第六、興建大利;有大利益的事情,自然要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到,一個人既然有大力量,自然應該做些大利益的事情,以利益大眾。

第七、舍財作福;『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捨不得,捨不得 ,不舍就不得。』做一分善事就會有一分福報。

第八、護持正法;各種宗教的法。宗教有正,有邪,法也有正,有邪,邪教的邪法最害人心,自然應該禁止。而具有正知正 見的佛法,是最容易勸導人心,挽回善良風俗的。若是有人破壞,一定要用全力保護維持,不可讓他破壞。

第九、敬重尊長;凡是學問深,見識好,職位高,輩份大,年紀老的人,都稱為尊長。自己都應該敬重,不可看輕他們。

第十、愛惜物命。凡是有性命的東西,雖然像螞蟻那樣小;也是有知覺的,曉得痛苦,並且也會貪生怕死。應該要哀憐它們,怎可以亂殺亂 吃呢?

謙德之效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

天的道理,不論什麼,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麼,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

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

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達,在沒有發他的福時,一定先發他的智慧,這種智慧一發,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誠實,放肆的人也就自動收斂了。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謙虛的人,肯學別人的好處,別人有善的行動,就去學他,那麼得到的善行,就沒有窮盡了。尤其是進德修業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

袁了凡先生訓子四篇,文理俱暢,豁人心目,讀之自有欣欣向榮,亟欲取法之勢,洵淑世良謨也。

印光大師開示

今年的中秋無論身在何方,不忘父母先輩的教誨,惕勵自勉,也就是對父母家人最好的懷念與感恩了。不管與家人的距離有多遠,關懷您們的心永遠不變,我用所有愛,為您們祈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福慧菜譜》第14季
是知殺生,不異殺佛
修行人外功內功皆當修
七月三十 地藏菩薩聖誕
道業資之速成,蓮台生其勝品矣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