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中秋節,做三件事讓家庭更圓滿!

這個中秋節,做三件事讓家庭更圓滿!

GIF/259K

今年的中秋節,十五的月亮十七圓

今年的中秋節,趕上國慶放了八天假

雖然今年的中秋節,格外特別,但如果我在此,依舊用飽含最真心的話語祝福你「中秋節快樂」也未免有失新意,因為不是所有的節日都可以用「祝快樂」一概而過的;因為中秋節,意為團圓美滿,是希望在中秋節的這一天甚至是以後的每一天都可以幸福美滿的。幾千年以來,家庭與團圓都是中秋亘古不變的主題,在中國,賞月與吃月餅已經是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那但你知道這些習俗的由來嗎?

GIF/58K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又叫做「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就有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到了明清兩朝,賞月活動仍舊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至今許多地方還留有關於拜月台的名勝古迹:獅子峰上的「拜月壇」、關漢卿的「拜月亭」、攀枝花的「望月樓」等。

除了賞月之外,人們還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思念之情。所以,在中秋節日期間有祈求團圓的民俗,宋代文豪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借月抒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情感,後世中秋節的主要民俗活動都圍繞著「團圓」這一主題來進行,故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GIF/317K

/從何時開始流行中秋節吃月餅?

月餅一詞最早出現於明代

北宋時期,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可見那時候「月餅」還被稱為「小餅」。相關記載月餅一詞最早見於明代,明《西湖遊覽志余》中說到:「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由此可見,「月餅」一詞來源於明代。

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

元末,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抗元。當時的朝廷開展大規模搜查活動,各地起義軍之間傳遞消息十分的困難。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從此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聯絡親情,貴在陪伴!

以往的中秋假期太短,回家常常不在選項當中,今年的中秋節連著國慶,對許多人來說,回家和親人相聚便成了勢在必行的一件事。那麼,回家後除了在中秋節這天和家人一起共賞明月之外,還能做些什麼來聯絡感情呢?

猜燈謎

在自家庭院里賞著月亮,猜著燈謎,趣味十足,各種燈謎類似於人生難題,一旦解出謎底,寓意著邁過人生難關,從此順風順水。

飲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

吃月餅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而吃月餅就是中秋的儀式,沒有了儀式就沒有了區分度,那中秋節也就是普通的一個假期。

||||||||/髮姐小結

古時候的南京人會留意中秋節這天的天氣,來預測元宵節的天氣。有農諺為證:「雲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燈。」大家不妨和家人一起根據中秋節這天的天氣來預測一下元宵節的天氣,謎底待到元宵節自然就會揭曉,這也不失為趣事一樁!

最後,依舊用飽含最真心的語氣祝福大家中秋節快樂,只要心中有人可思念,則為世間最大的完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髮吐槽幫 的精彩文章:

趣談中國婚姻的十種類型,你是哪一種?
拒絕假日肥,5個妙招保持好身材
一招洗掉家裡所有污漬,3分鐘家裡再無臟物
手心出汗別忽視,小心這是身體在「哭泣」
秋分後調整三個養生習慣,身輕體健一整年!

TAG:頭髮吐槽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