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體的病來源於體內的濕氣,如何袪濕乃重中之重

人體的病來源於體內的濕氣,如何袪濕乃重中之重

通常說的濕氣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內濕,是脾腎陽虛.外濕是指外感濕邪,因氣候潮濕,或感受霧露之邪,致令頭重,胸悶,腰酸,肢倦,關節疼痛等. 濕與寒在一起叫濕寒,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是無效的.濕氣重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也是很大的,比如:婦科炎症,水腫肥胖,長痘長疹,頭臉油膩,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倦怠乏力,胸悶腹脹,食欲不振等等.

那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昏,打不起精神,有氣無力,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看大便,一箱水沖不幹凈,還有大便粘在上面的,也說明體內有濕了.也可以看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來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狀的,如果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很多人都有,時間久了,體內的毒素積留過多,則百病叢生.

看舌苔,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健康的舌苔紅潤光澤,;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早上起來,如果舌頭兩邊有齒痕,也是濕氣的一種表現.

如何祛濕?

薏米紅豆粥.不僅美味養人,還能百病不生.在中醫里,薏米紅豆是祛濕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濕的,因為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所以煮的時候千萬不要加大米.因為大米生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黏稠,大米一熬就稠了,等於加了濕氣,那功效就全無了.所以只要紅豆和薏米先洗凈,然後泡好了,煮一個小時就可以喝了.

拔罐.拔罐祛濕法也有一定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

3.此外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緩解壓力,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祛濕最好的方法是薏米

好多人祛濕都會選擇薏米紅豆,但薏米雖然祛濕效果好,但性涼,多食不益,建議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最好是將薏米炒熟再用,大大降低它的涼性,也可加入溫性的大棗,效果會更好。

其實老中醫對濕氣的祛除有嚴密的邏輯和方法,早在東漢《傷寒論》金代《脾胃論》都有論述。正確的祛濕的方法一定會遵循這樣的原則:

【在內】健脾健胃益腎宣肺。濕氣的根源在於脾虛,雖首責脾,實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醫祛濕的時候,必然會用健脾健胃的藥材再配合利水滲濕的藥材,同時兼顧脾,肺。

【在外】針對濕氣引發的表症同時用藥,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幾天就見效,讓濕氣重的人能增強信心,長期堅持用吃下去。

薏米茶

做法:茯苓,芡實,懷菊花。甘草。紅薏米。枸杞。梔子科學配比,葯食同源,茶包實直接用水沖泡特別方便,清熱瀉火。以其養生,改善亞健康等效果贏得了養生者的青睞,原理分析,芡實主要是補脾祛濕,益腎固精,強身健體,除濕止帶。紅薏米健脾燥濕,祛濕消腫,清熱排膿美容養顏。懷菊花枸杞茯苓能可以清熱解毒祛風,清肝明目。梔子甘草可以瀉火除煩,清利濕熱,保肝利膽

功效:1、排毒美容,促進睡眠,舒緩疲勞,改善便秘,腹脹,舌苔等現象

2、清除人體雜質,改善色斑,痤瘡,體臭,口臭。

3、去除體內濕氣,活化細胞。

4、平衡人體臟器功能,血脂,血壓,血糖恢復正常。

如果堅持每天喝,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據統計,芡實祛濕茶可以防治手腳冰涼、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便秘、風濕等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濕氣重不用慌,經常吃點「它」,濕氣一掃而光,小肚子也沒有了
濕氣重百病生,泡腳時,往水裡丟一把它,排出濕毒,一身輕鬆!
簡單幾種泡腳方式,輕鬆祛除濕氣!為家人收藏!
去濕最好的不是薏米,更不是拔罐,而是它,用這種草泡腳,濕氣排
體內濕氣不除,百病纏身 一招祛濕,全家適用!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