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擊的美國 失落的民主

進擊的美國 失落的民主

序 · 關於遠山REVIEW

遠山REVIEW是遠山學社旗下的獨立文化媒體,從2017年起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華人學生運營,由CSSA UW-Madison和遠山學社進行雙平台推送。我們將致力於為麥迪遜的華語社區提供視野廣泛的文藝資訊和專業深入的文化評論。我們試圖用冷靜尖銳的視角觀察世界,專註批判和反思,審視日常的思維定勢,挑戰智識上的懶惰;同時懷抱赤子之心,對生活保持熱情和關懷,堅持理解和交流,不斷拓展共情的可能。我們希望能通過這個平台,在麥迪遜的華語社群營造一個開放多元的交流環境,振作讀者和作者對真誠寫作的信心。

撰文 何家愷

編輯 李心予

出品 遠山學社

歡迎關注遠山學社公眾號查看

今年8.12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威爾市的白人至上遊行中發生的慘劇,折射出美國在政治正確保護傘下的種種困境,社會文化領域的的價值辯論在政治正確的口號下無法展開,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僵化,導致底層民眾的反彈。(筆者在此並沒有對政治正確所包含的價值進行批判,並認為很多內容是正確且必須的,只是客觀描述在公共領域內缺乏價值辯論所造成的後果)。很遺憾的,美國社會內部的壓力並沒有通過溝通,交流等理性的方式疏導出去,而是像高壓鍋內的蒸汽一樣從保護傘的縫隙中炸裂出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美國「開國三傑」托馬斯·傑斐遜的家鄉,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爆發了10年來最大的白人至上主義遊行。遊行最終演化成暴力騷亂,引得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發聲回應。

英國《經濟學人》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最新一期雜誌便開宗明義的指出,川普的勝利是對美國最大的威脅,更是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在過去幾個世紀,那個承載啟蒙運動思想主張,代表人類進步價值方向——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美國衰落了。這種衰落不是經濟上的或是地緣政治上的,不是害怕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或是擔心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逐漸下降,而是道德和價值觀念上的。當特朗普通過操弄集體意識,製造身份對立,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罔顧事實,信口開河而選上總統時,美國不再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歷史帶著它的惡意回來複仇了

特朗普現象席捲全美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撰文指出,作為一個conservative(鑒於保守派在中文裡擁有特定的價值傾向,故直接用conservative),他認為共和黨已經不是過去所熟知的那個政黨了。共和黨的高層在面對川普的時候束手無策,只能坐視他在台上翻雲覆雨。共和黨失去了自己的方向。選民拋棄了傳統共和黨守護和珍惜的價值:有教養,正直,謙遜,重視家庭,對自由的堅持和政府權力的審慎。所有這些值得尊敬的價值隨著特朗普的當選一夕崩塌。共和黨現在更像是一個白人基督教群體的大聯盟,因循守舊,害怕競爭,只顧大肆宣洩自己的情感。

然而諷刺的是,美國民主的衰落的程中,左翼同樣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傲慢,自以為是,先入為主是當今美國許多左派的通病,他們想要讓右翼閉嘴的方式來捍衛自己認為的真理,顯而易見這樣的論證是無法令人滿意的。美國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 Harvey Mansfield 在接受 Hoover Institution 訪問時曾表示保守派比自由派更寬容,因為保守派選擇尊重自由派的存在,而自由派卻想讓保守派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當然現今所謂的右派大多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甚至愈發明顯,可見美國整體公民素養的墮落)。從尊重多元觀點的立場上,似乎 conservative 顯得比 liberal 更自由了,因為某種程度上,保守派遵循著是基於懷疑的理性,是在社會原有基礎上的不斷微小的修正,而非過分強調理性的全能地位,凌駕於社會傳統規範之外來重新設計這個世界。

當今的美國的左右兩派似乎都遺忘了民主的基本價值,一個好的公民社會是需要公民文化和公民道德加以維護的,其中包括對於不同立場的傾聽和尊重,用於發表自己經過思考後的意見,以及公民對於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核心觀念有基本的了解。在民主的基礎建設方面,美國曾經做的很不錯,難道要持續縱容豐厚的土壤不斷貧瘠,民主共和兩黨的領袖不斷為討好基本盤選民而背棄美國的建國理想嗎?近40年來的美國總統無論是共和黨里根,老布希,或者是民主黨的柯林頓,奧巴馬,拋開公共政策和意識形態的不同理解,至少當我們想起他們的時候會說他們都是高尚而正派的人。老布希在1993年總統競選失敗後留給繼任者柯林頓的親筆信,更是展現了一個合格政治家所應有的風度和胸懷。個人,黨派的利益不應該成為阻擋具有超越性的人類價值的力量。那時候政治還是它原初的意思,是公民參與公共領域內政治過程的行為,而不是現如今成為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代名詞。美國的總統也不再是純化大眾意見的領袖,反而成為隨民意起舞的小丑了。

19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是一種反體制行為,披頭士樂隊被視為當時反文化運動理想的化身。

美國民主的衰落基本可以歸咎於如今美國社會中理性地位的缺失。在今年九月的《大西洋月刊》(The Antantic)中,Kunt Anderson 發表了一篇題為「How America lost its mind」的長文,當中指出美國理性衰微的開始可以追溯到上世界60年代美國乃至世界的反文化運動,那是一個搖滾和波普藝術大行其道的年代,是全世界左翼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正如 Kunt 在他文章里說的那樣當我們整理60年代的思想遺產時,那絕對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年代,黑人民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反越戰和對於個體價值的彰顯,那段歲月孕育了無數深刻影響著當今人們思想觀念的文化社會運動,那是20世紀美國文化的又一個高峰期。可是有時候歷史的諷刺就在於,在那個瘋狂的,張揚的,充滿生氣和希望的年代裡,反理性的種子已經被種下。伴隨著全球化,互聯網科技的急速發展,反理性的幽靈在我們發現它們之前早已悄悄的從幽暗的地牢伸出雙臂,躍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了,並且龐大的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假新聞和偽事實伴隨著互聯網和搜索引擎的發展急速泛濫,谷歌,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雖然想要採取行動,也只能徒呼奈何。特朗普,白人至上,極端伊斯蘭主義每一個重大事件的背後,都有著反理性思潮的影子。牛津英語詞典更是將後真相(post truth)評選為2016年的年度辭彙,人們對於情緒和感覺的偏愛勝過對真相的追尋和探索,人們只願意相信他們相信的,再用編造,歪曲,不存在的「似實」不斷鞏固假定的真實。自柏拉圖伊始,幾千年來哲學家最為關心的「真,善,美」,在我們這個世紀早已變得可有可無,面目不清。因為在這樣一個深受後現代思潮影響強調玩耍和破壞的時代下,價值不再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的時代精神已經轉移了。只是當我們面對這樣一個混亂無序的社會時,不由自主的會追問自己到底要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中,美好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它還值得令我們追求嗎?

美國司法部長早前宣布廢除前總統奧巴馬政府期間推出的DACA(童年入境暫緩遣返)計劃,這一決定威脅到約80萬人的未來,其中許多人目前仍在就學,在美國有工作與家庭。

近日川普廢除《DACA》法案的舉動(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行動 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又是對美國夢的致命一擊,此外和金正恩的嘴炮,無知的政策和不負責任的言論,醫改法案的一意孤行,Tweet治國,Irma颶風猶如地方官員的作秀,助長極端言論的出現,擁抱死忠,對於少數的漠視凡此種種無不都是美國核心價值的墮落的最佳寫照。再伴隨著世界範圍內的保守主義,國族主義的興起,對於工具理性的過分強調,和後現代思潮影響下對於理性的否定而陷入的虛無主義。我們恐怕不僅要問美國向何處去,還需要回答這個世界會好嗎?

註:縱然美國的民主制度目前擁有各種的問題,但筆者依然認為憲政民主是可行合理的政治制度,考慮到讀者可能的比較,特此說明。

若有任何感想,意見,批評

歡迎留言給作者及遠山學社交流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想看更多

熱點新聞評論 電影推薦賞析 政治經濟文化剖析

敬請關注遠山學社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山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遠山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