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日中秋!祝福送上!

今日中秋!祝福送上!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

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

……

今年中秋,你和家人團圓了嗎?

你還知道哪些與中秋有關的事嗎?

趕緊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GIF/692K

八月十五為什麼是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因為月餅是圓的,代表了闔家團圓!!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了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如今,中秋吃月餅更是成了很多人必選的項目,取團圓之義。

關於這種餅的來歷,說法頗多

嫦娥后羿說

傳說,嫦娥奔月後和后羿分隔兩地,月餅成了兩人寄情相思的東西。後來民間為了懷念兩人,形成了每年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

元朝紅巾軍說

元朝時期,紅巾軍首領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勝利的那天剛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而當時起義的指令,就被藏在了一種帶餡的小圓餅中。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這種小餅,以示紀念。

唐太宗討伐突厥說

唐太宗李世民為討伐北方突厥,大舉進攻數次,終於在八月十五這天得勝回朝。舉國歡慶之際,有個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進貢了一種帶餡的麵餅,太宗吃後大喜,指著明月傳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從此,有了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慣。

各地風俗習慣

拜月、賞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向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觀潮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GIF/453K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玩兔兒爺

清代宮廷,傳說中的月中玉兔被稱為「太陰君」,民間管它叫「玉兔兒爺」。兔兒爺原本是人們祭月的對象,由泥塑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從清代開始,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玩具。

除了月餅,還能吃點啥?

糍粑

八月中秋舂糍粑,糍粑是川渝地方的一種為中秋佳節製作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糯米,因為要用木棍杵打,俗稱「打糍粑」。

麥箭

山東即墨中秋節吃「麥箭」。先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大閘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這種滋味讓神往。

芋頭/芋艿

廣東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在江浙一帶,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艿,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毛豆

江浙一帶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中秋節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離」吃掉,表示永遠團圓不分離的意思。而且中秋節前後正是梨上市的季節。

團圓饃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有一種中秋節的飲食和月餅的地位可謂說是相同的,那就是團圓饃,意味著團圓。團圓饃一共有兩層,一層是頂一層是底,中間夾的是香香的芝麻,味道香,口感脆。

此刻,你在思念著誰?

無論身在何處

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看看

或者打一通電話,誠摯祝福

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阻擋回家的腳步

沒有什麼比得上與家人團聚的幸福

聊聊瑣事,話話家常

共享一桌團圓,共賞一輪明月

GIF/194K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中國新聞網」、「人民網」等,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文推薦

從錢學森、鄧稼先、吳文俊,再到黃大年,史書留名的真正巨星,是他們耗盡自己的力量,慢慢挺直了中國的脊樑!

國家的強盛、軍隊的強大,靠的不是鶯歌燕舞,靠的不是花拳繡腿!靠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靠的是無數個如黃大年一樣默默奉獻鑽研的科學家!

他們,才是中國由弱變強的堅強保障和不竭源泉!

所以,請不要等黃大年他們離去後我們才想起致敬!甚至忘了致敬!

更不要讓黃大年他們的奮鬥事迹塵封在在共和國檔案里!

★楚漢相爭:一道岔路口的選擇題

繼位四十六天後,劉邦兵臨城下,子嬰出城投降。秦代滅亡。隨後,起義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在項羽的率領下也到來了。

項羽殺掉子嬰。起義軍將領在項羽的主持下瓜分天下,各自稱王。秦代統一的疆土被分裂成十九個諸侯國。其中先入關的劉邦被封為漢王,接收了巴蜀和漢中之地,定都南鄭;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佔據了梁、楚地的九個郡。這就是楚漢相爭的起點,四年後漢王劉邦滅西楚霸王,建立了漢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地圖開疆:清代國土測繪與主權邊界的形成
這個假期你很可能又遇到這些」可怕「的人了!
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是如何走向毀滅的?
這才叫真正的接地氣:陸軍司令員致新戰友的一封信!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看中國國家歷史這場大戲!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