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秘的樓蘭——沙漠考古

神秘的樓蘭——沙漠考古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代詩人王昌齡詩中的「樓蘭」位於我國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馬乾沙漠東部,是一座與乾枯了30多年的羅布泊大湖相伴的一座已廢棄千年的古城。事實上,樓蘭在唐代出現之前就已經消亡了。當年唐玄奘取經路過此處,也只能對著荒漠憑弔。

漫無邊際的滾滾沙丘,奇形怪狀的風蝕雅丹,堅硬鋒利的沉積鹽殼,觸目驚心的累累白骨,燥熱、嚴寒、狂風、蠻荒、恐怖、凄涼。千百年來,樓蘭這個西出陽關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國,讓人聯想到的也只有張騫出使西域、班超火燒匈奴使團、傅介子刺殺樓蘭王這些歷史故事和一些更為遙遠的傳說。

100年前,瑞典人斯文·赫定在西域的探險和現代中國人的沙漠考古驚醒了沉睡近三千多年的「樓蘭美女」,揭開了一道道樓蘭文明古老而神秘的面紗。需要指出的是,早期西方探險者對樓蘭的考古是帶有掠奪性的,今天,我們完全有能力在合理保護的情況下自行研究樓蘭文明,二者的性質截然不同。

尋找黃沙萬里中的文明

遙遠的史前和歷史時期發生的自然災害曾給人類及其生存環境帶來可怕的影響。20世紀末,從考古資料中獲取歷史上有關火山、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災害的信息漸成潮流,並促使了各種自然災害考古的形成和發展。其中,考察沙漠,尋找古代人類足跡,獲取沙漠化的信息,研究沙漠變遷與人類活動的關係,成為了沙漠考古的任務。

考古資料證明,沙漠腹地中靜默著諸多曾經有過的繁榮。在絲綢之路的故道旁,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居民中,一直流傳著關於埋藏在沙丘中古代財寶的種種傳聞和軼事。人們對絲綢之路上的聲聲駝鈴、往來各色人種商人的織錦、美玉等貨物,以及熙熙攘攘、佛塔林立的古城址非常好奇。為什麼這些曾盛載古代文明的綠洲王國一個個都消失得無蹤無影了呢?

地質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沙漠的形成同地質構造有關,是自然作用的結果。當岩石組成的山體出現裂縫、破碎後,因風化作用形成礫石和顆粒不同的沙子,在風力作用下,細沙、粉沙被吹揚起來,堆積在地面,形成沙漠。

我國北方的沙漠,基本上都是地質時期大湖大海中沉積的泥沙轉變而來的。進入歷史時期以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在原本沒有沙漠的地方,出現了大範圍的沙漠景觀,被稱作「人造沙漠」(即所謂的「沙漠化」)。這些地區最初曾是森林草地,由於古人的濫伐濫砍,使得地表土層支離破碎。在季風的作用下,露出的粉沙被四處吹揚,久而久之便形成很厚的沙層,甚至沙丘。而沙漠化現象的加劇使得人類不得不被迫遷移。

被迫遷移的古人無可奈何地留下無法攜帶的東西,如房屋、道路、村落、耕地、墓葬以及破碎的日用品,這些遺留物逐漸被流沙掩埋。因此,沙漠化地區常常藏有古代的城鎮、村落。千百年來,這些掩埋在萬里黃沙中的古代文明一直靜靜地等待著它的發現者。

古國樓蘭

「樓蘭」,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長久以來,它的立國與消亡始終是個謎。樓蘭位於新疆若羌東北部羅布泊西岸。遠在兩千多年前,這裡生長著大片鬱鬱蔥蔥的胡楊林,田地肥沃,曾是一派水鄉澤國之象。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立國的樓蘭原是一個隨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以經營粗放的農業和畜牧業為主。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關於樓蘭國的消息。此後,漢武帝不斷派使臣聯絡西域,漢使往返,要路經「當道」的樓蘭國,匈奴居間挑撥,阻斷交通。於是,樓蘭就成為西漢通往西域、控制絲綢之路的必爭之地。歷史上,漢朝與匈奴在西域的爭奪多次圍繞樓蘭而展開。公元前77年,西漢派平樂監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另立新王,改樓蘭國為鄯善國,並遷都扦泥城,漢王朝徹底控制了西域,同時,也打通了東西方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東漢時,敦煌人索勵率士兵到樓蘭興修水利,灌溉農田。魏晉時期,繼續在樓蘭地區進行屯田,並在西域長史府設主管屯田事務的官司吏,士卒則在此傳播和推廣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和鐵制農具,使樓蘭地區的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成為魏晉兩朝統治西域的前哨陣地。

自南北朝以後,隨著西域政治、軍事、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絲綢之路新線路的開拓,樓蘭作為貿易中轉站失去了它昔日的重要地位,逐漸衰落了。同時,孔雀河的改道,致使位於下游的樓蘭水源枯竭,屯田生產無法進行,西域長史府被迫遷移。樓蘭這個絲綢之路上曾繁華顯赫的重鎮,逐漸被人們所廢棄,從歷史舞台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再也沒有進入任何文獻記載。

到了唐代,唐朝大軍到達西域時曾經尋找過樓蘭,但沒有結果。1274年,大探險家馬可·波羅沿古絲綢之路東來,也沒見到樓蘭古城,看見的只有漫漫黃沙。樓蘭到底到哪裡去了呢?

樓蘭考古史話

100多年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我國新疆羅布泊探險中無意間發現了樓蘭。這座消失近2000年的古城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後的100年中,樓蘭的發現、考察、研究,一直是國內外考古、歷史、地理等諸多學科學者們關注的熱點。

1900年春,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羅布泊地區考察,他的一名中國嚮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在穿越一處沙漠時鐵鏟不慎遺失,在返回尋找鐵鏟的途中發現了一片廢墟。斯文·赫定對它進行了考古發掘,得到了一批佉盧文和漢文木簡及文書,以及一些陶片、中國古錢幣、絲綢殘片、毛織品殘片、銅裝飾品、玻璃器殘片。在研究佉盧文木簡時,斯文·赫定發現有數處提到「KRORANLA」這個地名,他認為這就是古代樓蘭的音譯。他在研究報告中提出這座古城就是古樓蘭城。古樓蘭城被發現的消息發表後,震驚了世界。

1900年至1916年,英國人馬克·奧里爾·斯坦因三次深入樓蘭古城,進行非法測量和偷竊文物的活動。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到樓蘭,發現了許多新的遺址和墓地,他將這些遺址都編了代號,其中以LA(樓蘭)為中心的一組和LK(距樓蘭城南50千米處)為中心的另一組是主要遺址集中區。他在LA遺址上發現了許多石器、青銅器和漢代絲織品、五銖錢幣與新莽時期的貨泉錢幣等文物。

1908年至1910年,由日本人桔瑞超帶領的中亞探險隊兩次到羅布泊地區進行考察。1910年在樓蘭城區和距樓蘭城南50千米處的一片遺址上(即斯坦因編號為LK的地方)進行了考古發掘。探險隊回到日本後,宣布在古樓蘭城中發現了一份李柏信件,共四張殘片,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域長史李柏寫給焉耆王的信稿。

20世紀30年代以前是樓蘭考察研究非常集中的階段,帶有十分濃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色彩。當年主要的西方列強幾乎都有人來到羅布泊,進入樓蘭古城,發掘古城附近的古墓。當年中國學者有幸進入這片地區考察的只有黃文弼、陳宗器兩人。黃文弼在樓蘭城東北發現的遺址,所獲有西漢紀年的木簡,至今仍是樓蘭研究中的珍品。陳宗器考察的自敦煌到羅布泊的路線,羅布泊湖的水文狀況都在羅布泊地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1979年至1980年,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央電視台「古代絲綢之路」電視攝製組聯合組成考察隊,考察絲綢之路和樓蘭古城。這次考察重新測定了古樓蘭城的準確地理位置,對孔雀河下游的古墓溝,以及樓蘭城區和古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各種石器、漢代錢幣、銅器、絲毛織物和東漢魏晉時期的———佉盧文簡,以及用金銀銅等製作的各類裝飾品等文物。從樓蘭遺址發掘出的文物震驚了世界,其中有珍貴的晉代手抄《戰國策》,更令人驚嘆的是,在一處樓蘭墓葬群中發掘出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經測定距今已有3000多年,乾屍衣服完整,面目清秀,定名為「樓蘭美女」。其他文物還有做工精細的漢錦,還有漢五銖錢、貴霜王國錢幣、唐代錢幣、漢文和佉盧文殘簡等。

在樓蘭城,考古學家測定了它準確的經緯位置為東經89°55′22",北緯40°29′55"。歷史上繁華一時的樓蘭,實際不過是每邊長330多米的一個小小的城垣,城牆圍成方形。城牆斷離殘破,但城內高達10米的佛塔,土垣造就的三間房,出土過大量魏晉木簡、文書的西域長史府故址,一間間以木為梁架、以紅柳作牆垣的民居,都還傲然挺立在古城之中,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自古城西北進入、東南斜出的古河道,源自孔雀河支流,這是當年樓蘭居民的生命之源,如今還依稀可辨,大略保持著當年的面目。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許多學科的研究者一批又一批地奔赴這片不見人煙的荒原進行科學考察。優秀科學家彭加木,就是在這場探察熱潮中,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目前,對樓蘭的考察有了初步結論,即這片地區曾有的繁榮、它的變遷和最後的毀滅,主要是由人為的因素造成的。

樓蘭考古已有百年歷史,但羅布泊荒原上已發現的數十處古代遺址目前真正進行過科學考察的不過幾處。我們有理由期待,羅布泊地區面臨的進一步開發以及與之伴隨的考古、歷史、地理、環境等諸多學科的考察研究,將會為樓蘭考古翻開全新的一頁。

科考探樓蘭

在新疆境內,著名的古代絲綢之路從茫茫沙漠中穿過,而絲綢之路上的眾多古城遺址,有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吸引著古今中外的探險家和考古工作者。他們的探險和考古研究,使得這一神秘地帶的少數古城顯露出廬山真面。但由於受技術和條件的限制,以前的考古研究只是對主要交通線附近的少數城址進行實地調查,或者是穿越沙漠徒步考察,沒能對古城遺址作出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

20世紀後期,日趨成熟的空間遙感考古的出現為科學地解釋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奠定了基礎。我國兩位科學家何宇華、孫永軍利用美國陸地衛星提供的衛星遙感圖像(ETM)上的信息,提出了關於樓蘭古城消失的最新見解,堰塞湖的形成阻塞了水源,造成下游乾涸。

羅布泊「大耳朵」遙感圖像

從遙感圖像揭示的地理環境可知,古孔雀河是樓蘭古城惟一的淡水源。樓蘭古城東部雖有浩瀚的羅布泊,但無法飲用,就像身處大海卻無水喝一樣。地下水無法滿足一個城市的供水以及農田灌溉的需要,並且可能因含鹽度太高而不適合飲用。水是生命之本,無水便意味著死亡,古孔雀河曾是樓蘭的生命河、母親河,可以設想,當第一個堰塞湖形成時,由於地點較近、規模較小,溢出的支流還可以勉強維持古城的供水,那麼,而當上游第二個堰塞湖形成後,大部分河水被攔截,溢出的支流向四周發散,一部分蒸發,一部分滲入地下,一部分改道從南北匯入羅布泊,使堰塞湖下游大片地區斷水,從而導致植被枯死、環境惡化,最後,人們不得不棄城而去,尋找新的家園。

曾經生機盎然的古城在風吹四起的黃沙中黯然消失。這或許就是歷史真實的一幕,或許只是一種假設。但是無論如何,曾經碧波蕩漾的羅布泊乾涸了是事實,曾經河網密布的綠洲被雅丹地貌取代了是事實。總之,環境的惡化給樓蘭帶來了災難性的命運。

2000年12月,一支由我國大氣物理、水文、地貌、考古等學科專家組成的科考隊奔赴塔里木河下游,對其環境變遷與文明興衰進行探險考察。他們藉助沙漠車的幫助,由全球定位系統(GPS)導引,用直升飛機對樓蘭地區進行航空拍攝,縱橫穿越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水資源的變化和植被的衰退情況。此外,考察隊還深入訪問當地的羅布人,了解人文變化的真貌。地面工作的重點則在「小河」地區展開,這裡曾發掘出土著名的「樓蘭美女」乾屍。

科考隊在探尋古樓蘭如何消亡之謎時,深切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專家們分析發現,水源和樹木是羅布泊荒原上綠洲能夠存在的關鍵。樓蘭古城曾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並有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樓蘭曾有積粟百萬、威服外國的壯舉,曾有挾制絲路、左右西域的輝煌,然而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水系的變化、戰爭的破壞,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最終導致樓蘭地區由綠洲變成了荒漠。

樓蘭古城復原圖

樓蘭消失之謎

公元330年以後,樓蘭古城突然消失,直至1900年樓蘭古城遺址才被發現,有關其消亡的原因和經過,沒有任何的文獻資料記載,故而引起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曾有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樓蘭的消亡原因進行解釋,有代表性的觀點概括起來有四種:

戰爭觀點說,認為樓蘭在經歷了殘酷的戰爭後被焚毀。

氣候觀點說,認為第四紀以來,塔里木盆地氣候趨於乾旱,氣候的變化導致環境改變,日益嚴重的沙漠化使得河湖乾涸、草木不生,曾經以漁牧為主、繁榮一時的古城不得不被遺棄。

河道變遷說,認為樓蘭古城位於古孔雀河下游,河流改道經常發生,對於逐水草而居的古人來說,沒水便不適合生存,最後只好放棄。

人文活動說,認為人類不合理的引水造成下遊河流改道、枯竭,過度放牧造成荒漠化,最後自食其果。

事實上,樓蘭在毀滅的過程中,可能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生態環境的破壞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樓蘭曾是個河網遍布、生機勃勃的綠洲。當時樓蘭盛行「太陽墓」,大量樹木被砍伐,使樓蘭人在不知不覺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園。

樓蘭先民種族之謎

數千年前,誰在樓蘭創立了文明、締創了繁華?他們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又是怎樣的?至今這些問題仍未得到完全解答。

有學者試圖從文字的角度尋求答案。由於樓蘭人使用中亞佉盧文作為官方文字,而本族語言卻是一種印歐語系的語言,因此,推斷這是一支印歐人部落生活在遠離歐洲的樓蘭,因而,樓蘭人是「漂泊東方的印歐人古部落」。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人屬於白邑人種的雅利安人。而據近期我國人類學家從基因學、器物學的角度所做的研究表明,樓蘭人更接近古代阿富汗人。新疆考古專家則從保存完好的樓蘭女屍淺色頭髮、眉弓發達、鼻骨挺直的形象,推斷樓蘭人明顯具有高加索人種特徵,屬於白種人,這與人類學家對墓地出土人骨進行體質人類學測量的結果完全吻合。估計漢代時期,樓蘭居民的種族構成又有了新的發展,他們與高加索人種共生,其中還有蒙古人種的存在。

毫無疑問,亞歐舊大陸上的古代居民都曾把這片並非綠草如茵的土地作為自己的駐腳點,「樓蘭人到底源於何處」?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也將永遠引人入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說物之龍哥講文物 的精彩文章:

TAG:談文說物之龍哥講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