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走尋常路的火箭助推降落,不過很少人知道它的另一用途

不走尋常路的火箭助推降落,不過很少人知道它的另一用途

給飛機安裝火箭助推器來縮短起飛距離和增大起飛重量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在二戰時期,德國的梅塞施密特Me 323重型運輸機就能在翼下安裝過氧化氫火箭住退器來提高起飛性能。

戰後,火箭助推起飛方式更是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噴氣式發動機推力普遍不足的早期年代,火箭助推器幾乎各種戰機的標準配置,不光是輕型戰鬥機,大型的轟炸機和運輸機也普遍裝備了火箭助推器。如我國的轟-5前線轟炸機(伊爾-28)就能在機身兩側安裝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來增加起飛推力。美國B-47「同溫層噴氣」戰略轟炸機能在後機身安裝18個或33個可拋棄外置火箭助推器。

GIF/3859K

一些極端重視短距起降性能的機型也裝備了火箭助推器。如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C-130中型運輸機本身已經具有優秀的短距起降能力,但為了進一步縮短起飛滑跑距離,部分C-130改型卡可在機身兩側可加掛8枚火箭助推器,大幅縮短起飛距離。時至今日,火箭助推起飛仍是美國海軍「藍天使」飛行表演隊C-130T「胖子阿爾伯特」的保留節目。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火箭助推器也能用於輔助降落。

GIF/1853K

1979年10月22日,伊朗學生突然佔領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扣留52名美國人質要求引渡巴列維。1980年4月美軍發動的營救人質的「鷹爪行動」慘敗,1架RH-53在伊朗沙漠中與滿載燃油的C-130運輸機相撞,導致8名機組人員喪生,4人受傷。這次行動證明了直升機並不適用於這種遠程救援行動,不僅飛行速度慢,在降落加油時還會產生不可預測的風險。

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C-130直飛德黑蘭把人質接走,但美國大使館附近的空曠場地只有一個足球場,而「大力神」降落需要至少914米長的跑道,而不是足球場的110米。為了研究大幅縮短C-130降落距離的可行性,美國空軍在1980年年中展開了「可信運動」行動。

在萊茵船長所著《神兵天降——美國MC-130系列特種作戰飛機》一文中這樣寫道:「美國人把希望寄托在了C-130H型運輸機上。為了第二次任務的成功,美軍徵調了3架C-130H運輸機,其中1架用於改裝試驗,另兩架用於改裝後執行作戰任務。前者被命名為XFC-130H,該機在5處不同位置加裝了30枚助推火箭以實現超短距離起飛:其中8枚朝前安裝用於降落時的緊急減速;8枚向下安裝以減少飛機降落時的下降率;8枚朝後安裝實現火箭助推起飛;4枚安裝在兩翼以幫助保持起飛時的飛機穩定;另兩枚安裝在尾部後方防止因顛簸發生的翻滾造成飛機觸地。此外,XFC-130還計劃採取一系列超短距起降措施,如在機身後部加裝一副腹鰭和兩副背鰭、採用雙縫式襟翼、加大副翼、改進整流罩、加裝用於在航空母艦上著陸的著陸尾鉤以及安裝「戰鬥爪」I上的航電設備,包括多普勒雷達、GPS導航系統、AIR-46雷達警告接收機和ALE-27干擾物布撒器。」

GIF/3360K

什麼,著艦尾鉤?你沒看錯。按照預定計劃,XFC-130H起飛後將進行五次空中加油抵達德黑蘭,降落在足球場,營救玩人質後就會飛向早已等候在波斯灣的美國航母上。C-130能上艦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早在1963年,美國海軍就使用一架KC-130F成功進行了艦載降落和起飛驗證。

再回到「可信運動」行動。

只有一架C-130H完成了上述所有內容的改裝。由於1980年10月29日的一次試飛導致一架飛機墜毀,再加上當時卡特總統競選連任落敗,軍方認為不應當在里根接任前執行重大軍事行動,改裝計劃和任務計劃突然中止了。火箭助推降落技術由於過於極端也沒有被使用在其他「大力神」飛機上。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伊朗軍隊一直升機在庫爾德人定居點墜毀,兩名飛行員遇難
中國戰艦正如同下餃子般的建造,一西方技術幫忙創造奇蹟
挑選成員比特種兵還嚴,俄羅斯一神秘部隊如同幽靈般存在
南非空軍在非洲曾經無敵般的存在,但被一國打得狼狽逃跑
對付俄羅斯的一把利劍,烏克蘭特種部隊開始全面模仿西方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