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舉杯邀明月」——你真的了解月亮嗎?

「舉杯邀明月」——你真的了解月亮嗎?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關於月亮,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我國古籍中就有「嫦娥奔月」、「常羲生月」等。各國都制訂周密而切實可行的探月、登月計劃。這一切探月計劃都源於一個疑問:對於月亮,我們知道多少?

中秋節的起源

現存文獻中,中秋最早出現在《周禮》中的《春官》,文中記載:「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中春」指春季的中間一個月,即農曆二月;「中秋」則指秋季的中間一個月,即農曆八月。但這只是表示日期,與節日無關。

中秋節的起源,可以說是與我國古代祭月、拜月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的祖先通過長期的生產勞動,已知秋收季節的八月中秋之夜月光分外皎潔。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知道了中秋月光特別明亮的原因:這是因為秋天風勢弱,地面又覆蓋著成熟的莊稼和綠色的植被,大氣中的沙塵、水氣和雜質較少,空氣清新,月光自然比其他時候明亮得多。再者,月亮是圍繞著地球赤道運行的,中秋正好在秋分前後,太陽直射著赤道,月亮反射出來的光就強。「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實就包含著這個道理。

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又賦予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為月宮世界描繪出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秦漢以前,中秋節俗已具雛形,其時在立秋日。魏晉時期有了以貴族和文人為主體中秋賞月的活動。至唐代,中秋賞月、玩月盛行。宋代以降,中秋節吃月餅、賞桂花、嘗鮮果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人們在八月十五夜焚香拜月,許下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以後,中秋節的風俗活動更為豐富多彩,也更具有娛樂性和群眾性。中秋節發展成為了一個親人團圓、舉國歡慶的重要節日。明清以來,中秋節成了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準備瓜果月餅,設宴供月,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中秋節很調皮,去年的陽曆日期是9月15日,而明年則是9月24日,這意味著今年的中秋節比去年晚到19天,而明年的中秋節又比今年早到10天。

同樣是中秋節,為什麼有早有晚?其所對應的陽曆日期又為何會相差這麼多天呢?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中秋節屬於中國現行農曆中的一個節日。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農曆規定間歇性的在一年中多出一個月,來做整體調解。多出來的那個月份稱為「閏月」,方法是「19年7閏」法,即每19年當中,有7年是13個月(即含有閏月),另外12年是每年12個月。

「由於我國曆法中有閏月這樣的巧妙安排,每年中秋節對應的陽曆日子,總是要麼提前11天左右,要麼推後19天左右。不只是中秋節,農曆中任何一個固定的日子,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趙之珩說,「本世紀內中秋節,從陽曆的9月7日至10月6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因此,『最早中秋』和『最晚中秋』能相差一個月。 」

為什麼月球上有那麼多「海」?

每當月圓的夜晚,我們抬頭看那一輪滿月,總是會發現「銀盤」並非是純色的,局部地區會呈大面積的暗斑,天文學家便稱之為「月海」。

直到用高性能的天文望遠鏡重新審視那一大片深灰色的地帶,才發現那實際上只是大片荒漠般的平原,看起來沒有什麼起伏,和地面的海洋類似。月海總面積約佔全月面的25%,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其中向著地球一面的有19個,包括雨海、靜海、澄海、豐富海、雲海等。月球背面還有一片區域被稱為「莫斯科海」,這是從蘇聯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月球3號」傳回的月球背面照片發現的。最大的月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比半個中國還要大些。除了「月海」外,月球表面還有一些平原被稱為「月湖」「月沼」和「月灣」等。

這些月海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月球經常會被彗星、小行星等小天體撞擊,如果撞擊的小天體不大,就只把月球表面撞得坑坑窪窪,高低不平;如果有較大的天體撞擊,則會引起月球內岩漿的大量噴發,這些岩漿覆蓋了撞擊後留下的凹地,熔岩冷卻後,就形成了月面上大面積的「月海」。

月球上的月海是一個巨大的鈦鐵礦儲存庫,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應該能夠合理地利用月球上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

月球內部據斷「水分含量驚人」

人們曾一度認為月球內部沒有水。直到2008年,科學家分析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波羅」探月任務從月球帶回的火山玻璃珠,才第一次找到了月球內部有水的證據。這種玻璃珠由月球火山噴發的岩漿迅速冷卻後形成,形如鵝卵石。

科學家後來又找到了月球內部含水的更多證據,但一直不清楚是月球內部大部分區域有水,還是只有一些「異常」的小區域富含水。

為此,布朗大學的拉爾夫·米利肯等人分析了印度「月船1號」探測器上月球礦物測繪儀的測量數據,結果在月球表面幾乎每一處火山沉積物里都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包括「阿波羅」任務中採集火山玻璃珠的那些地點。

研究人員說,這些富含水分的沉積物遍布月球表面,說明在「阿波羅」任務所獲樣本中發現水分並非偶然,可推測出月幔不只是一小部分區域富含水。不過,月球內部水的確切來源仍是個謎。

更多月亮小知識,請關注中國科技網「科普月亮」專題! http://www.stdaily.com/zhuanti01/yueliang/yueliang.s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技網視頻 的精彩文章:

被捕獲四次的引力波搶到本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平均年齡81歲,霍金再次無緣!
全方位、多視角、頂尖級科技盛宴—2017浦江創新論壇精彩亮點連連看

TAG:中國科技網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