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獲得過勞倫斯獎的網球運動員

曾獲得過勞倫斯獎的網球運動員

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簡稱勞倫斯獎),是國際體壇最具影響力的大獎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全球性的體育頒獎儀式,設有最佳男女運動員、最佳新人、最佳復出、最佳突破、最佳殘疾人運動員等獎項。而網球作為一項高度職業化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運動,歷來備受勞倫斯獎的青睞。勞倫斯獎從2000年誕生至今,已經舉辦了18屆,那麼,在這18屆勞倫斯獎的評選中,都有哪些網球運動員獲過獎呢?

由於勞倫斯獎基本都是在每年的上半年評選,對運動員在過去一整年的成績進行評估,所以我們不妨對獲獎運動員獲獎前一年的戰績做一番大致了解,看看獎項是否「名副其實」。

2001年第2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新人獎:薩芬(俄羅斯)

2000年,「網壇沙皇」薩芬橫空出世,當年他在美網決賽以6-4,6-3,6-3直落三盤擊敗球王桑普拉斯,奪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座大滿貫。同年他拿到了七個單打桂冠(包括美網和多倫多大師賽的冠軍),成為了繼德國名將貝克爾之後,年級最輕的世界第二。那時的薩芬,正是ATP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2.年度最佳復出運動員獎:卡普里亞蒂(美國)

對早期的卡普里亞蒂,人們一般會有兩種印象:天才少女(16歲擊敗格拉芙奧運奪金)或問題少女(因吸毒偷竊等暫別賽場)。而這個天賦異稟的網球運動員,雖然早在1996年便在風波過後復出,但一直沒有恢復狀態。2000年,她打入澳網的半決賽,年底的世界排名也升至第14位,也為2001賽季的全面爆發奠定了基礎。

2002年第3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卡普里亞蒂(美國)

這也是網球運動員首次獲得佳男、佳女的獎項。上個賽季的鋪墊,終於讓卡普里亞蒂在01賽季爆發,她先是在澳網連續擊敗塞萊斯、達文波特和辛吉斯三位名將,拿下個人第一座大滿貫,隨後又在法網連過小威和辛吉斯,並在決賽以1-6,6-4,12-10的比分艱難逆轉克里斯特爾斯,完成了一年兩奪大滿貫的壯舉。此外她在溫網和美網也都打入了四強,並成功加冕世界第一,迎來了自己的職業巔峰。

2.年度最佳復出運動員獎: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2001年溫網前,伊萬尼塞維奇的世界排名還在百名開外。在他職業生涯的高峰期,他曾三次打入溫布頓的決賽,但都遺憾落敗。然而在2001年,經歷了狀態下滑、傷病纏身的他,卻憑藉一張外卡在溫布頓的草場上上演了「外卡奇蹟」,在決賽中激戰五盤戰勝澳洲名將拉夫特,圓滿溫網,這也成為了網球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2003年第4屆勞倫斯獎

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小威廉姆斯(美國)

2002年的WTA,完全可以冠以「塞蕾娜之年」的字樣。除了因傷缺陣的澳網,小威在其餘三項大滿貫賽事中保持全勝,連續在法網、溫網和美網的決賽中擊敗姐姐大威奪冠,這樣驕人的戰績也助力小威首次登頂世界第一;除了三座大滿貫冠軍,小威同年還贏得了5個巡迴賽桂冠,其中更在邁阿密一站比賽中連續擊敗時任世界第三辛吉斯、世界第二大威和世界第一卡普折桂,成為了繼格拉芙之後又一個在同一站比賽中擊敗top3的球員。

2005年第6屆勞倫斯獎

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費德勒(瑞士)

從這一年開始,瑞士天王開啟了對勞倫斯最佳男運動員獎長達四年的「統治」,而這與他在網球場上的驕人戰績是密不可分的。2004年,費德勒一共拿下了11個冠軍,其中包括除法網以外的其餘三座大滿貫冠軍、3個大師賽冠軍以及ATP年終總決賽的冠軍,世界排名也在這一年首次來到第一位,可謂是傲視男子網壇。

2006年第7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費德勒(瑞士)

瑞士天王成功蟬聯這一獎項。2005賽季,費德勒依舊拿到了11個冠軍,並成功在溫網和美網衛冕,實現溫網三連冠和美網兩連冠的同時,在澳網和法網也都打進了四強。而費德勒在這一年的勝負場也堪稱「恐怖」——81勝4負,這一戰績,也僅次於當年麥肯羅創造的單賽季82勝3負的戰績。

2.年度最佳新人獎:納達爾(西班牙)

2005年,「紅土之王」納達爾進入了世人的視野。當年的法網半決賽,正是他淘汰了費德勒,擊碎了對手尋求全滿貫的夢想,並最終在羅蘭加洛斯加冕了人生的第一座大滿貫。當年,除了費德勒,有一個人同樣拿下了11個冠軍,那便是納達爾。網球迷們也可以預見,這個不尋常的19歲少年已然來到了男子網壇對抗的巔峰。

3.年度最佳復出運動員獎:辛吉斯(瑞士)

儘管「瑞士公主」在2006年初才正式憑藉外卡復出,但辛吉斯復出首戰便打進了四強,隨後在澳網打進八強(最終以3-6,6-2,4-6的比分三盤惜敗於克里斯特爾斯),在東京收穫亞軍(決賽被德門蒂耶娃橫掃)。憑藉復出後的穩定戰績,以及曾經的輝煌,辛吉斯剛剛復出便奪人眼球。

2007年第8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費德勒(瑞士)

費德勒不僅可以在同一站網球賽事中實現連冠,也可以在分量極重的勞倫斯男運動員獎上實現蟬聯,這也足以印證他雄厚的場內實力和巨大的場外影響力。2006年,費德勒在其參加的17項賽事中,16次殺入決賽,並拿下其中的12個冠軍,繼04賽季之後再次包攬除法網以外的所有大滿貫。這一年,他取得了92勝5負的戰神級戰績,一舉打破了麥肯羅保持多年的紀錄。

2.年度最佳新人獎:毛瑞斯莫(法國)

早在2004年便已登頂世界第一的毛瑞斯莫,因沒有大滿貫而受過諸多質疑和詬病,2006年,她終於迎來了爆發。她先是奪得了年初的澳網,然而這個冠軍因為晉級路途中有三輪對手退賽(第三輪的克拉吉塞克、半決賽的克里斯特爾斯和決賽的海寧)同樣飽受質疑,但她在當年的溫網再次勇奪大滿貫,成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儘管遺憾地未能成為年終第一,但她的06賽季已堪稱完美。

3.年度最佳復出獎:小威廉姆斯(美國)

2006年,小威因為受傷病困擾排名一度跌出前一百,年末復出參加了幾站比賽後重回百大行列。而在07年初的澳網,小威卻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種子炸彈」,她以第81位的世界排名,一路擊敗6位種子球員奪冠,決賽則以6-1,6-2橫掃頭號種子莎拉波娃,拿下個人第三座澳網的同時,也宣告了自己的回歸。

2008年第9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費德勒(瑞士)

2007賽季,費德勒在四大滿貫以及年終總決賽都闖入了決賽,並再次拿下除法網(決賽不敵納達爾)以外的三座大滿貫冠軍,在年終也成功折桂,實現澳網兩連冠、溫網五連冠以及美網四連冠的壯舉的同時,也毫無懸念的實現了勞倫斯獎四連莊的偉業,這不僅說明了他在網球界的成功,也展現了他在世界體壇的影響力。

2.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海寧(比利時)

這一年,網球運動員首次包攬了最佳男女運動員這兩項大獎。在07年初經歷離婚風波後復出的海寧,在當年參加的14項比賽中拿到了10個冠軍,其中包括法網和美網兩個大滿貫以及年終總決賽的冠軍,在法網實現三連冠,在美網則是連過威廉姆斯姐妹奪冠。整個07賽季,海寧只輸過4場球,在溫網過後更是連勝25場直至年終折桂。

2010年第11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小威廉姆斯(美國)

2009年,是小威第二次排名年終世界第一。這一年,她拿下了澳網、溫網(半決賽挽救賽點戰勝德門蒂耶娃)兩座大滿貫以及年終總決賽(半決賽挽救賽點戰勝姐姐大威)的冠軍,在法網來到八強(不敵最終冠軍庫茲涅佐娃),美網打入四強(負於最終冠軍克里斯特爾斯),堪稱當年女子網壇發揮最出色、最穩定的一個。

2.年度最佳復出獎: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

09年的北美快硬賽季,前世界第一克里斯特爾斯正式宣布復出。在復出只有短短几周而又無排名的情況下,她便一路過關斬將贏得了美網冠軍,連續擊敗大威(6-0,0-6,6-4)、李娜(6-2,6-4)、小威(6-4,7-5)和沃茲尼亞奇(7-5,6-3)等名將奪冠,成為繼同胞海寧之後又一個擊敗威廉姆斯姐妹而奪得大滿貫的網球運動員。

2011年第12屆勞倫斯獎

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納達爾(西班牙)

經歷了自09年5月以來長達11個月的冠軍荒,納達爾終於在10年的紅土賽季宣告了自己的王者歸來,連續奪得蒙特卡洛、馬德里、羅馬以及法網四座高級別紅土賽事的冠軍,其後更是連續奪得溫網和美網,將自己的大滿貫數量提升到9座的同時,也成功完成了職業全滿貫和職業金滿貫的壯舉。

2012年第13屆勞倫斯獎

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2011年,是德約科維奇的「神奇一年」,繼費納之後,他成為了又一個一年拿下三座大滿貫(除法網以外)的球員,而從年初澳網奪冠開始,一直到法網半決賽被費德勒擊敗,他取得了恐怖的43場連勝,期間拿下澳網、迪拜、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馬德里、羅馬等多站頂級賽事的冠軍,並在溫網結束後首登世界第一的寶座,可謂夢幻般的一年。

2013年第14屆勞倫斯獎

年度最佳突破獎:穆雷(英國)

不知是從何時起,穆雷成為了英國網球的希望,肩負著打破英國男網數十年大滿貫荒的重任。2012賽季,穆雷先是打入了溫網決賽,但最終負於了草地之王費德勒,可在不久之後的倫敦奧運會,他卻在同一片場地戰勝了費德勒,贏得了奧運金牌;隨後的美網決賽,他以7-6(10),7-5,2-6,3-6,6-2激戰5盤戰勝德約科維奇,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英國76年以來首個男子網球大滿貫冠軍。

2014年第15屆勞倫斯獎

年度最佳復出獎:納達爾(西班牙)

在12賽季因膝傷暫別網壇後,納達爾在13年正式回歸,這次回歸同樣有著王者歸來的氣概。在他當年參加的賽事中,他13次闖入決賽,並拿下包括法網和美網在內的十座桂冠。法網衛冕使他第二次實現四連冠的同時,8座法網獎盃也使他超越「冰公主」埃弗特,成為法網男女歷史第一人,北美快硬賽季更是連奪蒙特利爾、辛辛那提和美網冠軍,於10月重返ATP世界第一的寶座。

2015年第16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不知道,小德的這座獎盃有沒有幾分「幸運感」呢?畢竟拿過最佳男女運動員獎的球員,一般當年至少都會有兩座大滿貫入賬,小德這次卻是個例外。2014年,他在經歷了澳網衛冕失利和法網全滿貫夢碎的打擊後,終於在溫網決賽中苦戰5盤擊敗費德勒奪冠;雖然只有一個大滿貫入賬,他還是贏得了印第安、邁阿密、羅馬、巴黎以及年終總決賽的冠軍,當年也成功鎖定ATP年終世界第一。

2.特別貢獻獎:李娜(中國)

中國乃至亞洲網壇的一面旗幟——李娜,選擇了在2014年9月退役。在當年年初的澳網,她一路闖關,拿下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二座大滿貫,並於2月將自己的世界排名提升到了亞洲人從未到過的高度——第二位,儘管最終因纏綿的膝傷結束了自己的網球生涯,她還是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勞倫斯最佳女運動員獎的提名,雖然最終遺憾地未能獲獎,但作為亞洲網球的里程碑式人物、亞洲網球事業的推動者以及中國體壇的一代領軍人物,她獲得了特別貢獻獎,也可稱得上是實至名歸、分量十足。

2016年第17屆勞倫斯獎

1.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2015年,是德約科維奇又一個夢幻般的年份。這一年,他在四大滿貫賽事中全部殺入決賽,除了在法網決賽中負於瑞士名將瓦林卡以外,他在其餘三項大滿貫賽事中再次全部奪冠,儘管有未能完成全滿貫的遺憾,但德約的表現已堪稱「統治級」。而在年終總決賽以6-3,6-4的比分擊敗費德勒後,他更是實現了史無前例的總決賽四連冠,繼續盤踞著ATP世界排名的頭把交椅。

2.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小威廉姆斯(美國)

15賽季的小威廉姆斯,同樣拿下了三座大滿貫冠軍,而從2014年美網一直到2015年溫網,小威也第二次實現了跨年的「塞蕾娜全滿貫」,儘管在15年美網半決賽中1-2負於義大利老將文奇而與年度全滿貫遺憾地擦肩而過,依然無法掩蓋小威在2015賽季具備超強統治力的表現。

縱觀過去歷屆勞倫斯獎的獲獎名單,獲得過最佳男運動員獎的ATP球員共有三人:費德勒(4次,05-08)、納達爾(1次,11年)、德約科維奇(3次,12、14、15);獲得過最佳女運動員獎的WTA球員也有三人:卡普里亞蒂(1次,02年)、小威廉姆斯(3次,03、10、16)、海寧(1次,08年);共有兩次實現「帝後同心」:08年(費德勒、海寧)和16年(德約科維奇、小威)。而除了佳男佳女,獲得過其他獎項的網球運動員也不在少數,這充分反映了網球在世界體壇巨大而又廣泛的影響力。

未來,又會有哪些網球運動員獲得勞倫斯獎呢?網球場上,讓我們拭目以待!(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失憶的金魚)

網球之家平日里徵文錄用稿費最高每篇200元,這也是我們尊重寫手創作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九月徵文錄用篇數達到133篇,錄用率90%以上,網球文章徵稿如此迫切,如此真誠,因為熱愛,因為夢想。另外,最高獎金3000元的《網球讓生活更美好》有獎徵文活動9月底已經結束,評選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球之家 的精彩文章:

德約科維奇:心魔不除,難返巔峰?
女兒的新興杯之路
下肢力量是網球運動的基礎支撐
哈勒普武網再現「一輪游」,她離世界第一漸行漸遠?
網球,打球起勁需要足夠強壯的上肢力量!

TAG:網球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