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朝的日常生活

宋朝的日常生活

從吃飯的角度看,宋朝是個承前啟後的朝代。

宋朝以前,多數人一日兩餐;宋朝以後,一日三餐的人多起來。換句話說,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是從宋朝開始過渡的。

不過這個過渡期真是太長了。且不說絕大多數宋朝農民和窮苦市民仍然固守著一日兩餐的老傳統不放,就是到了清朝和民國,還有一些人不吃午飯,只吃早飯和晚飯。

嘉慶年間,北京有首竹枝詞形容下層旗人,其中有兩句是這樣寫的:「兩餐打發全無事,哪管午中飢與渴。」意思是有些旗人沒職事沒油水,只靠那點兒錢糧過日子,錢不夠花,只能吃早晚兩餐,中午再餓也不敢起火做飯。

進入民國,基督將軍馮玉祥割據河南,有天閑著沒事兒,「到前屯走走,問農民每天用幾頓飯,他說兩頓飯,是一頓稀飯,一頓乾飯,均是小米」(參見《馮玉祥日記》)。

抗戰時期,閻錫山在山西推行新政,整飭吏治,要求各級幹部跟農民保持同一生活水準,「飲食定量分配,一日兩餐」(參見《艱苦奮鬥的山西》)。

抗戰勝利後,成都市民分成兩派,一派每天三餐,另一派固守傳統,「上午八點前後一餐,下午三點前後一餐,天明即起,二更就睡,不吃午點,也不吃宵夜」(參見《李劼人選集》)。

以前歐洲人也是一日兩餐。早在輝煌的希臘時代,市民習慣於不吃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很像晚睡晚起的現代白領。還有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工人階級習慣於不吃午餐,只吃早餐和晚餐,很像省吃儉用的宋朝平民。

正因為宋朝平民很少吃午餐,所以宋朝的飲食行業自然而然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攤販,只賣早點。一派是食店,只賣晚餐。一派是酒樓,既賣早點,又賣晚飯,還捎帶著批發黃酒。

午飯有沒有人經營?有,但午飯在宋朝屬於「點心」,並不算正式餐飲。

北宋某些大酒樓,營業時間比較長,賣早點能一直賣到中午,「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參見《東京夢華錄》)。

西瓜東下

明朝燕王朱棣造反,先殺手下官員。他把不願意跟他造反的大小官吏叫到他的王府里開會,開完會請大家吃西瓜。正吃得高興,朱棣突然把手裡那塊西瓜往地上一摔,「啪」的一聲,血紅的瓜瓤濺得滿地都是,緊接著一群刀斧手沖了進去,把那幫官員「嘁哩咔嚓」切了西瓜,然後他才豎起「靖難」旗幟,率兵南下,把建文帝攆下寶座,自己當了皇帝(參見《野記》)。

這段故事發生在明朝,明朝是有西瓜的,如果發生在唐朝,恐怕殺官造反的領袖就只能擲杯為號,而不能再用摔西瓜這種有創意的方式呼喚刀斧手了。因為唐朝沒有西瓜。

唐朝前期,西瓜只能在西域見到。唐朝後期,西瓜開始在契丹種植。到了北宋,女真人學會了種西瓜,但是宋人還沒有學會。甭說學,連西瓜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北宋人民到了盛夏和金秋這兩個季節也吃瓜,可惜吃的不是西瓜。

北宋滅亡以後,女真人佔據中原,中原才開始種植西瓜。陸遊的老上司兼老朋友范成大出使金國,途經河南開封,寫了兩句詩:「碧蔓凌霜卧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他寫的是金國風景(當時開封屬於金國),南宋境內是不會「年來處處食西瓜」的。

宋高宗在位的時候,曾有使臣從金國帶回西瓜種並在江南試種,但是沒有普及,宋朝老百姓真正開始大規模種植西瓜是在南宋中葉。金庸武俠名著《天龍八部》里的人物應該都沒有吃過西瓜,因為他們都生活在北宋中葉,要過一個世紀以後才能跟西瓜結緣。

倒是《射鵰英雄傳》里的郭靖和黃蓉可以吃到西瓜。您知道,郭、黃二人生逢南宋中後期,西瓜無論在中原還是在江南都成了很常見的東西。金庸先生曾經讓黃蓉從牛家村的瓜農那裡買了一擔西瓜,瓜農誇口說:「我們牛家村的西瓜又甜又脆,姑娘你一嘗就知道。」這段描寫非常靠譜,假如讓北喬峰和南慕容去買西瓜,那就違背歷史了。

西瓜是從西域傳到契丹,再從契丹傳到金國,最後從金國傳到中原和江南。也許,西瓜的得名正是來源於此——西域在西邊,所以宋朝人民才給這種瓜取名叫「西瓜」。

麻辣宋朝

宋朝沒有辣椒,但是宋朝人卻喜歡吃辣。

在這片土地上,能提供辣味的食材有很多,除了辣椒,還有蔥、姜、蒜、藠頭、胡椒、辣蓼、韭菜、茱萸、芥末和芥菜疙瘩。宋朝人吃的辣,主要得自生薑、胡椒、芥末和辣菜,辣菜就是芥菜疙瘩。

《東京夢華錄》載,汴梁夜市上出售辣腳子,酒店門口還有小販托著白瓷缸子賣辣菜,這辣腳子和辣菜其實都是用芥菜疙瘩做的。把芥菜的根莖洗凈,去皮,切成條,封缸腌制半個月,起缸叫賣,是辣腳子;如果只腌制一夜,澆上醋和小磨油,就是辣菜。

《夢粱錄》上說臨安夜市上出售辣菜餅,這應該是一種帶餡兒的麵食,用芥根做餡兒。芥根很辣,所以叫辣菜餅。

宋朝食譜《吳氏中饋錄》里有一道芥辣瓜兒,做法是這樣的:把芥子碾細,放到碗里,用溫開水調勻,再用細紗過濾掉雜質,加醋調味,做成最簡易的芥末醬,拿來腌漬黃瓜。這道菜在今天叫作芥末黃瓜,很辣,很爽口。

宋朝人把爽口的辣味分成兩種,一種是芥辣,一種是姜辣。臨安早市上常有攤販叫賣姜辣羹,那是用魚頭魚尾和大量的薑末熬制的魚湯,姜辣和魚鮮相得益彰。

現在湘菜和川菜里都少不了辣味,宋朝沒有湘菜,但是已經有了川菜(北宋有三大菜系:南食、北食、川飯),那時候的川菜也很辣,而且跟現在一樣突出麻辣,因為裡面放了很多胡椒和薑末。

北宋初年,宋太宗問大臣蘇易簡:「食品稱珍,何物為最?」蘇易簡說,肥姜、蒜、韭菜切碎,搗成泥,兌上水,加胡椒,加鹽,混合均勻,是無上的美味。這個蘇易簡是四川德陽人,也許四川人偏愛麻辣的飲食習慣就是從他那裡傳下來的。

飯後怎麼刷牙

從史料上看,至少有一部分宋朝人是堅持每天刷牙的,例如寺廟裡的和尚。

和尚為什麼要刷牙?因為戒律上要求他們刷牙。唐朝時編寫的戒律寶典《百丈清規》規定,僧人早上起來一定要洗臉,洗完臉一定要刷牙。怎麼刷?「右手蘸齒葯揩左邊,左手蘸齒葯揩右邊。」所謂「齒葯」,就是牙膏。不過唐朝並沒有哪一部戒律或者法律明確規定俗家人也要刷牙,包括後來的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也沒有強迫俗家人刷牙的規定。因為僧人是佛教徒,而佛教源於古印度。古印度人很早就有刷牙的習慣,以至於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時候,捎帶著就把這個習慣變成了戒律。後來佛教傳入中國,釋迦牟尼制定的戒律自然就變成了中土僧人的生活規範。

換句話說,最早一批中國人之所以學會刷牙,正是受了佛教的影響。

古印度人刷牙的方式特別原始。他們沒有牙刷,飯後為了清新口氣,從樹上折一根細枝,扯去花葉,剝去表皮,劈成兩半,拿其中一半在牙齒上刮,刮完扔掉,再把另一半樹枝放進嘴裡,輕輕嚼一會兒,再吐出來。並不是所有的樹枝都能拿來刷牙,有些樹是有毒的,例如漆樹;有些樹被人們神化,例如菩提樹。用漆樹的枝條刷牙,容易中毒;用菩提樹的枝條刷牙,等於褻瀆了神佛。所以佛陀在傳教的時候做出規定:僧侶們不能用毒樹和神樹刷牙,最適合刷牙的樹是柳樹,因為柳樹無毒,不褻瀆神佛,口感又好,苦澀中帶著一絲清甜。所以佛陀管柳樹叫「齒木」,意思是最理想的刷牙材料。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的僧侶最初也是用樹枝來刷牙,到了唐朝,中國僧人發明了一種遠遠勝過樹枝的刷牙用品:牙香。

「牙香」是用香料和藥材合成的名貴牙膏。據宋人洪芻記載,唐朝有個大道場叫化度寺,化度寺的和尚採購了沉香、檀香、麝香和冰片,把這些香料和藥材磨成粉末,再用熬好的蜂蜜拌勻,密封到瓷罈子裡面。每天吃完齋飯以後,執事僧打開罈子,給大家各舀一點出來,放進嘴裡含一會兒,咽下去,清新口氣,還能敗火。

加工牙香的成本太高,寺院里必須特別有錢才能保證每個和尚都能用上牙香。好在唐朝帝王大多崇佛,經常給寺院撥田地,撥房產,或者直接撥付大筆香火錢,搞得大型寺院都有存款,都有佃戶。

到了北宋初年,又有聰明的僧人發明了「牙香籌」。牙香籌是牙刷和牙膏的結合品,也是用香料和藥材製成,在模具里壓一下,壓成牙刷的樣子,用小袋子裝起來,掛在腰帶上。每天早上起來和齋飯過後,從袋子里掏出牙香籌,放進嘴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擦幾遍,然後再漱口。膏狀的牙香是一次性的,而一支牙香籌卻可以刷很多次,每刷一次就用清水涮一涮,再用小袋子裝起來,留著下回再刷。

大約到了北宋中葉,刷牙的習慣已經走出寺院,普及到全社會了。宋朝人已經發明出真正的牙刷,用竹木做柄,一頭植上馬尾,蘸上青鹽和藥材製成的牙粉。

宋朝人並不管牙刷叫牙刷,而叫「刷牙」,又叫「刷牙子」。南宋吳自牧在其著作《夢粱錄》里回憶道:「獅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鋪,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鋪。」又說「諸色雜貨中有刷牙子」。說明南宋杭州已經有人專門開店賣牙刷了。

宋朝平民刷牙不像唐朝化度寺的和尚那樣,他們用不起昂貴的牙香,所以用青鹽和藥材製成的牙粉很受歡迎。牙粉是乾粉狀物品,蘸到牙刷上容易掉,於是宋朝人又發明出一種廉價的牙膏:找一捆新折的柳樹枝,剁碎扔到鍋里,添滿水,使勁熬,熬到最後,水沒了,只剩下一鍋黏稠的膠狀物,用薑汁混合一下,牙膏就成了(參見《太平聖惠方》)。

宋朝以後,中國人製作牙刷和牙膏的技術沒有出現任何改進,而且還有倒退的趨勢:野蠻的元朝新移民始終沒有學會刷牙,而明朝人和清朝人也大多使用塊狀的青鹽,像林黛玉那樣在飯後擦一擦,擦過以後還把沒用完的青鹽放到窗台上,下回接著再擦,很不衛生。

到了清末民初,中國人差不多已經完全忘了老祖宗曾經發明過牙刷和牙膏,改從歐洲進口,並認為之前的古人壓根兒就不會刷牙。蔣介石在執政以後大搞「新生活運動」,還說要擺脫「幾千年來不刷牙的陋習」,向西方人學習文明生活。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共產黨在邊區抵制洋貨,鼓勵大家開廠自製牙膏,卻沒有人會這門技術,只能用土鹽製造最簡陋的牙粉。

(摘自《宋朝飯局》,東方出版社2014年7月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與國學 的精彩文章:

孫郁:民國狂士
錢鍾書看 徐志摩、郭沫若、陳寅恪
沈從文、李敖評范曾:別人往上爬是登樓梯,他往上爬是登別人的性命
1907-1968:一個中國人橫跨3個世代的肖像記錄
明代湯顯祖行書詩卷《致常潤諸君子三十韻》

TAG:讀書與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