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假日特選 瘋狂的月餅

假日特選 瘋狂的月餅

十一長假期間,「財新文化」每日特選一篇好文與您共享。

食品業的市場營銷,偷換了月餅的象徵意義,將其從原先的家庭敘事——「團圓」,轉變為社會敘事——人情。

瘋狂的月餅

朱大可

(文化學者)

中秋節跟月餅的關係,並非我們想像得那樣緊密。

就其歷史本性而言,月餅是月亮的隱喻,而月亮是女陰的象徵。在上古時期,日神和月神分別代表著男根和女陰,他們捍衛並推動了家族和民族的生殖繁衍。在中國人的詞典里,日神跟「日」(做愛)、「鳥」(男根)密不可分,月亮則跟嫦娥(女人)、花(植物的生殖器)和玉兔(性葯的製造者)緊密相關。這是農耕帝國的頭等大計,被儀式、聖壇和節日所聖化,成為古代民眾熱烈嚮往的時刻。就在「花好月圓」時分,那些夫妻或戀人們,以責任重大的家族名義進入各自的角色,奮力造人,去延續寶貴的人口香火。

這才是中秋節的真正含義,它號召人們面對造型圓滿的月亮,尋求陰陽交合之人間圓滿。無論是春節、元宵節、上巳節、端午節,還是七夕節和中秋節,其主題大致相同:都在間歇性地激勵和勸勉民眾,不要忘卻人生中最重要的生殖(生子)責任,因為它能支撐一個家族乃至民族的昌盛。正是這信念,推動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的霸主。

但在許多格調高雅的文人看來,這種實用目標是粗鄙的,需要將其充分雅化,而賦予更多關於愛情、吉祥和圓滿的精神寓意。這種文化衝動支配了中國人的節慶敘事,把人們送入幸福喜悅的時空。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夜空上最明亮的天體,成為中國人禮讚的對象,而人的最大收穫,不只是那些扁圓形的食物,更是一大堆「花好月圓」的花哨祝辭。

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夜空上最明亮的天體,成為中國人禮讚的對象。

我們已經注意到,文人的雅化運動提升了月亮節的意義,卻導致其本始語義的丟失。文人的修辭毒化了世人的頭腦,令其沉浸在「大圓滿」的生命幻覺之中。儘管每年的中秋手機簡訊都是陳詞濫調,卻依然被無休止地轉來轉去。但人們仍然渴望這種安慰劑,因為它可以製造短暫的幻覺,助人脫離令人焦慮的現實。在這個層面上,世界各地的節日,露出了相似的文化本性。

自從中國進入消費時代以來,傳統節慶都逐漸失去古意,變得無聊乏味起來。鑒於國人口唇感官的過度發達,以致所有節日都演變成美食節,導致元宵節成為湯圓節,端午節成為粽子節,中秋節淪為月餅節。9月里的超市,月餅堆積如山,包裝眼花繚亂,彷彿是一場席捲全民的糕點盛宴。

月餅的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無疑是商業謀略的結果。食品業的市場營銷,偷換了月餅的象徵意義,將其從原先的家庭敘事——「團圓」,轉變為社會敘事——人情。如今,月餅成為人情的潤滑劑,在中秋加以重申,從反面折射出人情世態的冷漠,因為它需要靠年復一年的節日加以維繫。而作為人情道具的月餅,只有一部分被直接食用,另一些則瘋狂輾轉於送禮者之間,像擊鼓傳花一樣被轉遞,直至它變質、發霉和被丟棄為止。

如今,月餅成為人情的潤滑劑,在中秋加以重申,從反面折射出人情世態的冷漠,因為它需要靠年復一年的節日加以維繫。

正因為如此,很少有人爭論月餅的口味和品質。北京的某某村月餅,其口味之劣,到了令人難以容忍的地步,卻長期佔據當地大眾消費市場,究其原委,除了市民的「感官寬容」,更是基於消費者的「滿不在乎」。比起粽子和湯圓,月餅更易於包裝、攜帶和保存,它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被吃,而在於被贈送。月餅的異化,已越出了感官的底線。

除了人情道具,月餅也是官場的行賄道具。幾年前就有報道披露,藏匿於華麗的包裝盒夾層內的轎車鑰匙,價值可以高達數十萬元。月餅是行賄經濟中最安全的載體之一,混跡於市民的人情道具之間,露出了十分無辜的嘴臉。但正是這些眾所周知的秘密,維繫著月餅市場的狂熱和繁華。

那麼,書寫在月餅上的歷史密碼究竟是什麼?月餅中被遮蔽的神話含義究竟是什麼?誰是這場語義篡改的主謀?回答這個問題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任何一項求真的答案,都會遭致自命高雅者的攻擊。

沒有人要打碎這種月亮夢境。日常生活令人焦慮,需要脆弱的夢幻加以慰藉。我們在中秋節惟一能做的,就是繼續言說那些美好的語詞,讓祝福飛翔起來,帶給人以月亮般的希望。值得慶幸的是,人們每年有12次機會,來給自己畫一個圓圓的夢餅。語詞的月亮,將永遠照耀著我們的幽暗生活,而語詞的月餅,也會長期充填那些難以餵飽的肚腹。

刊於《財新周刊》2011年第38期。

特別聲明財新文化由財新傳媒出品。財新文化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新傳媒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歡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舍了小家,中國往何處去?
伏尼契手稿已被破譯?
唐映紅:為何有越來越多新聞反轉?
蕭瀚:歷史煙塵里的風流
「雙龍捲風」:黑與白

TAG:財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