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時的中秋節

兒時的中秋節

?

時間過的真快,好像春節時的鞭炮聲猶在,一家人相聚的溫馨熱鬧尚有餘溫,抬眼中秋已不期而至了。

十多天前,大街上已三三兩兩的擺上了月餅攤位,五仁、水果、蛋黃肉等等口味兒應有盡有。各式各樣鮮艷的禮品盒,一摞摞喜慶的立於街道邊或商店門外:笨雞蛋、烤鴨蛋、這種奶,那種露花枝招展,彷彿在向過路的人熱情招手:快把我提回家吧!節前幾天,路上走親訪友的人大盒小盒掛滿車子……

兒時的八月十五前後,正是農忙時節。人們起早貪黑去地里起花生,掰棒子,拾棉花。稍大一點兒的孩子也力所能及跟著幫忙,其中拾花生是我們最樂意乾的活。

大人們用鐵掀或耕犁一壟壟起花生,再彎腰一棵棵從土裡提出來排好,我們小孩子在後邊蹲著拿小鋤頭翻土,把掉進土裡的顆顆花生裝進小挎包。邊拾邊吃,邊吃邊玩,弄得滿臉是土也不怕。那時候常說的話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等一塊兒地收完了,我們也吃飽了……

村裡每家每戶都忙著收秋種麥,晨興下地去,戴月荷鋤歸。場里、院子里、房上也是棒穗兒,棉花……人們雖是早出晚歸的辛苦忙碌,可對於中秋節卻是非常期待又重視的。

那時候沒有豐富的禮品,月餅也只有五仁兒,棗泥兩種,我喜歡吃五仁裡邊的花生豆和紅綠玫瑰絲。異常火爆的大集上一般是四塊或者五塊月餅用白紙包住,最外邊斜放一小張嫦娥奔月的彩紙,拿深灰牛皮紙繩綁好呈圓筒狀提著。三十多年了,我好像又看到月餅皮的油、又聞到那熟悉的香味兒、滲透白紙飄出來……

我們這兒的風俗是在八月十五前兩天,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送十五」。八十年代的農村太窮了,母親一般只能拿兩包月餅、幾個梨、再帶上自己蒸的包子棗花捲給姥姥姥爺送去。帶的東西是簡單了點兒,可那份孝心卻是滿滿當當似圓月般的豐盈鼓漲!

父親和二叔三叔會在中秋晚上,給爺爺備好月餅買點肉,再炒倆菜下酒。母親極富儀式感地上完供,爺爺把月餅分給我和弟妹們吃。幾個小孩兒一人一小塊,一手拿著另一手接著,一點點的啃、舔,捨不得咬下去,接在手心的渣渣最後也得捂到嘴裡。

吃完月餅,坐在院子里幫大人剝棒皮。「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那個只知道吃的年齡,不懂月的美……

十五這天,母親會準備幾塊月餅,一些蘋果梨,讓我送給左鄰右舍嬸子大娘們。我愛干這差事,一溜小跑著一家家送去。在送到出門時,除了她們的誇獎,還會有不少好吃頭……中午,父親會邀請叔和鄰居好友來家裡聚會喝酒。拌兩盤花生米,炒幾個雞蛋,還有自家種的茄子青椒之類的菜,幾個人「五魁首六六六」的喝起來了!三五杯酒下肚,人人臉紅脖子粗,他們大聲聊著今年的收成、哪塊地該倒麥子了等等,桌上氣氛愈發熱烈起來……

禮尚往來,春節,中秋父親也常被朋友邀到自家吃飯喝酒。節日里的走動與相邀,讓親情、友情都更醇更厚了!

父親常常說:「我們這代人不過別的節,只過中秋節和春節,這是咱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輩輩傳下來的。你們姐妹到這倆節日,必須抽空回家團圓……」

有多少父母電話里說:過節回不來啊?沒事沒事,你忙你的,家裡活都幹完了,不用惦記。他們轉身默默收起為每個孩子準備的一堆黃豆、花生、紅棗、蘋果梨,心裡卻期盼著你進家門的腳步和那一聲「爹,娘」響起。父母不用你買什麼東西,只要你把自己帶回去,陪他們說說話就好……

那輪圓月依舊掛在天空,一如許多年前全家人圍坐著剝棒皮的夜,那般溫柔明亮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現輝民俗畫 的精彩文章:

TAG:劉現輝民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