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中秋月圓夜,安全避孕看這裡!

中秋月圓夜,安全避孕看這裡!

中秋

快樂

最近的調查顯示,有17.4%的被訪者或其伴侶發生過非意願妊娠。有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的人工流產約有800萬~1000萬例,其中25歲以下的女性比例占近一半。這和人們對避孕不重視,對避孕措施和避孕藥不了解有直接的關係。

本報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計劃生育與生殖醫學科劉春蘭主任醫師。她呼籲人們不要把人工流產當成一件小事,育齡女性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好適合自己的避孕藥和避孕方法。

避孕措施形式多樣

劉春蘭介紹說,避孕方法有長效和短效之分。

長效的包括含銅宮內節育器、含孕激素的宮內節育系統、皮下埋植劑、輸卵管結紮等。含銅宮內節育器、含孕激素的宮內節育系統和皮下埋植劑均是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

短效的有體外排精、安全期避孕、避孕套和復方口服避孕藥等。劉春蘭提醒,體外排精或安全期避孕方法是低效不安全的避孕方法,不宜推廣。避孕套可預防性傳播性疾病,但在使用時,要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避免破裂等情況的發生。而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則被認為是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

在口服避孕藥物中還有一種緊急避孕藥,劉春蘭指出,緊急避孕藥僅用在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或避孕方法使用失敗後,必須在72小時內使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排卵,並抑制卵子和精子的結合。如果一旦卵子和精子結合,該葯對著床起不到干擾作用。

避孕藥物,包括含激素的宮內節育系統、皮下埋植劑、復方口服製劑等,它們有的是含有單一孕激素,有的是含有雌-孕激素複合製劑。

這些藥物能起到避孕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一是抑制排卵,主要通過雌孕激素的負反饋,抑制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正常排卵;二是改變宮頸黏液的物理性狀,不利於精子穿透;三是改變子宮內膜形態,使得受精卵不能著床;四是影響精子或受精卵在輸卵管內的運動,從而干擾受精卵著床。

用藥請諮詢專科醫生

劉春蘭指出,在使用避孕藥前,最好到有資質的醫療服務機構進行諮詢、檢查,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避孕方法。

她舉例說,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適合年齡在40歲以內的健康女性使用,因為一旦停葯後很快就能恢復排卵,並可受孕,而且對胎兒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但是,要做到每天堅持定時服藥,這樣才可達到避孕目的。

劉春蘭也提醒,對於服藥期間發生閉經的患者,應立即暫停用藥,並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對於長期服藥者,還要每年進行一次體檢;而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以及患有血栓性疾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臟腫瘤、肝腎病等疾病者和吸煙者,則不推薦使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以免發生危險。哺乳期女性禁止使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可選用單一的孕激素製劑,如皮下埋植劑、宮內節育系統。

對不良反應要心中有數

劉春蘭提示,在使用避孕藥具前,不但要了解其作用特點,還要對其不良反應有所認識,這樣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可以及時發現並找醫生諮詢。

劉春蘭介紹說,避孕藥具的不良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類早孕反應。服藥初期少數人出現輕度類早孕反應,如噁心、頭暈、乏力、嗜睡等,這是由於雌激素刺激胃黏膜所致。癥狀輕微不必處理,隨服藥時間延長,癥狀可減輕或消失;如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需到醫院就診,治療無效者應停葯。二是陰道不規則出血,亦稱突破性出血,多發生在漏服藥之後(少數人雖未漏服藥也可發生)。如出血明顯需要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出血時段的不同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三是對月經的影響。如按規定服藥,一般服藥後月經周期變為規則,經量減少,痛經減輕或消失。但個別人服藥後經量顯著減少甚至出現停經,停葯後大多能自然恢復月經。對停經婦女,需排除妊娠的可能。四是白帶增加。這是由於雌激素刺激宮頸管腺體所致,多為較多稀薄透明如蛋清樣白帶,不同於炎症引起的白帶增多,可不予處理。其他還可有乳房脹痛、皮膚瘙癢、色素沉著、體重增加、抑鬱、痤瘡等。如癥狀輕,不需治療,較重者應停葯,對症治療。

不過,劉春蘭指出,隨著藥物研究的不斷進步,一些不良反應較少的藥物已經出現,比如多相型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對月經周期控制較好,可降低點滴出血和閉經的發生率。

「刻板印象」已成過去

劉春蘭介紹說,目前的避孕藥相較過去已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老的避孕藥留給人們的「印象」依然影響著避孕藥的使用。

「刻板印象」一:停葯後不能馬上懷孕。以前的避孕藥是由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長效的雌激素(炔雌醚) 配伍製成的複合製劑,即長效復方口服避孕藥。服用後炔雌醚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貯存於體內脂肪中緩慢釋放。這類避孕藥雌激素長時間儲存在人體脂肪中,加之含量較高,副作用也大,不僅可引起噁心、頭暈、乏力以及血栓形成等風險,且服藥者需要停葯3~6 個月後才能懷孕。長效復方口服避孕藥現已在臨床停用,而目前使用的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停葯後很快就能恢復排卵並可受孕。

「刻板印象」二:對生育和子代有影響。研究表明,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對生育力有保護作用,可調節月經,能減少盆腔感染的發生,從而對輸卵管的功能起到保護作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本身無致畸作用,不增加胎兒先天性畸形的風險。使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期間妊娠或妊娠期間誤服了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並不增加胎兒先天性畸形的風險,不會導致新生兒畸形,不必因此去進行人工流產。

「刻板印象」三:導致腫瘤。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中的孕激素對子宮內膜有保護作用,可顯著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研究資料顯示,長期服用還可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使用情況與乳腺癌的風險關係,不同研究結論不一致,大多數研究的結論認為,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不增加或僅輕微增加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使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會增加子宮頸癌的發生風險,這是因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雌、孕激素可增加某些HPV的基因表達,並通過病毒基因組的激素應答及受體調節刺激子宮頸細胞增殖。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僅增加感染HPV的婦女發生子宮頸癌的風險,對未感染HPV的婦女並無影響。

文/《中國醫藥報》記者 楊六香

圖/趙乃育

新媒體編輯:申楊

統籌策劃:李雪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醫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醫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