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中秋節丨農曆八月十五日,月光菩薩聖誕,見者消災,隨喜轉載,功德無量。

中秋節丨農曆八月十五日,月光菩薩聖誕,見者消災,隨喜轉載,功德無量。
















有求必應

師父來了

福慧雙修




2017年10月4日,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和春節、端午節一樣,是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




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在漢傳佛教中,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一天,也是月光菩薩聖誕。







月光菩薩,又稱月凈菩薩、月光遍照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藥師如來之脅侍。








《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又,月光菩薩與秘密曼陀羅中表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其形像身為白色,左手為拳,安於腰,右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為三形。








《灌頂經》云:「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凈,是二菩薩次補佛處。」月光菩薩、日光菩薩次補佛處,都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覺禪鈔》引《藥師經疏》卷一: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利樂眾生,二子也都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此外,釋迦牟尼世尊在因位時作大國王,施頭於婆羅門,即名月光菩薩,又稱為月光王。







依《修藥師儀軌布壇法》說,月光菩薩身呈白色,坐鵝座上,手持月輪。但此像與歷代相傳者頗不同,歷來所造皆為立像,月光菩薩即立於藥師如來之右側。






密教中,月光菩薩是密教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之一,又是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之一。金剛界中,月光菩薩位列微細會等第二院之西邊,身呈白色,左手握拳當腰,右手持月光形或持蓮華,華上安半月,密號清涼金剛,三昧耶形為半月形。胎藏界中,月光菩薩位於文殊院中妙吉祥之右方,妙音菩薩與無垢光菩薩之間,右拳當腰執蓮華,華上安半月,左拳當胸持合蓮華,趺坐蓮台,密號威德金剛,三昧耶形為青蓮華。







月光菩薩,又稱月神,是中國漢族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






中國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廣為流傳,《山海經》等古籍中都有類似記載。嫦娥奔月後成了月亮的主人,即成了月光菩薩。月光菩薩身著朝服,手持芴板站立於蓮花之中;宮燈高掛,桂樹郁蔥;庭柱刻有「敬天地風調雨順,賀日月國泰民安」對聯,喜悅之情躍然紙上。月光菩薩是位慈悲為懷的女神,常化為月華降到人間,遇之者即得福祿。







月光菩薩也與日光菩薩一樣,與觀世音菩薩《大悲咒》有密切關係,凡至心持誦《大悲咒》之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後,如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病痛,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明天是月光菩薩聖誕日,讓我們一起來稱念月光菩薩名號、誦《大悲咒》、吃素等,迴向法界一切眾生,祈願無有災厄,眾生安泰!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





 







榮昌盛,願親人,幸福安康,願眾生,求生凈土,阿彌陀佛!


↓↓↓

點擊「

閱讀原文

開始禮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所有一切的災難,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做一個靈魂安靜的人!
佛陀預言:未來9000年(太嚇人)!
阿彌陀佛壁紙·殊勝莊嚴!轉者可得無上功德。

TAG:佛友之家 |